• 7

緩慢的痛苦凋零,外媒分析 HTC 到底是如何死亡

我是覺得HTC手機做的不錯,只是恰好搭上智慧型手機爆發的順風車,可能自己都沒想到會成為第一。
當HTC處於巔峰時,它們的行銷語竟然是Quietly Brilliant低調奢華。意思是我的東西好,不需要張揚,大家都會來買。在智慧型手機成長初期沒有錯,這時會買的大多是行家,知道誰做的手機好。然而主流的大眾市場來到時,更多人的人看的是價格、規格、廣告等。HTC在這方面不僅沒有優勢,甚至是完敗。對手積極鋪貨行銷時,HTC還在深巷子裡賣好酒。Samsung看準市場大膽布局,以量大取勝,規格漂亮。HTC還在小心翼翼、步步落後。黃金2,3年,一下就被人超車了,根本就無力追趕。
benny950 wrote:
我是覺得HTC手機做...(恕刪)


HTC做得不錯
但對手太強了
Alanrogue wrote:
公司好的時候態度傲慢...(恕刪)

這是真的,相關零件供貨行業有感
鳳凰寺 風 wrote:
2013 年,宏達電...(恕刪)

沒有對手的公司經不起競爭,htc算是眼光好,在大家沒做手機時入場,因此不管手機做得如何,都沒什麼選擇,但沒有危機意識,其他後來入場的要更加倍努力才能有一席之地,但htc卻沒有意識到狼來了,天天數鈔票,當那天數著數著發現怎麼越來越少時已經來不及了
華為經歷8國聯軍還能不死,他一年投入的研發費用不知道是htc的上百倍
想到one X我只想到三星寫手故意敲壞螢幕,然後說螢幕自爆

結果之後自己真的自爆了

Shamash wrote:
想到one X我只想...(恕刪)

說到造假
就想到之前這件事

鳳凰寺 風 wrote:
2013 年,宏達...(恕刪)


Mark
請多多點擊 Mobile01 網站內的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鳳凰寺 風 wrote:
2013 年,宏達...(恕刪)

鳳凰寺 風 wrote:
2013 年,宏達電 HTC 光行銷就砸下了 10 億美元,甚至請來鋼鐵人演員 Robert Downey, Jr. 拍廣告,算是盛極一時,但如今手機市占率僅剩下 0.05%。
《Wired UK》在採訪報導中指出,HTC 做為曾經是全球智慧型手機的龍頭企業,至今也不過數年,就陷在漫長的衰退中,儘管近年來力拚轉型,但市場卻普遍並不看好。而之所以淪落到今天這個地步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非常糟糕的商業決策與令人恐懼的企業文化所造成的。
在 2011 年,HTC 的智慧手機全球市占率曾高達 10.7%,但在採訪其前任及現任員工後發現,從把 HTC One X 機種做為美國電商巨頭 AT&T 的獨家產品後,HTC 就開始一連串的錯誤決策。當時 One X 一直被吹捧為最好的 Android 手機,但捧的越高跌的也越深,甚至導致後來營運商根本不願意賣 HTC 手機,使客戶群進一步萎縮。
當然其中 HTC 的訂價策略是很有問題的,尤其 HTC 打算深耕中國市場,但硬體售價卻遠遠高於中國同業。先不論品質,在退出中國前,HTC 舊型機種在中國賣 3,999 人民幣,然而當時小米的最新旗艦機售價也僅 2,499 元,中國消費者實在難以接受這價差,換句話說,HTC 似乎高估了其品牌價值。然而訂單越縮水,其零組件取得成本反而會越高,導致 HTC 陷入根本無法獲利的惡性循環。
當然或許這可以歸咎於中國市場的惡性競爭,但 HTC 在下決心進入中國之前,卻沒有任何這方面的準備,本身就是個錯誤。且 HTC 在中國連售後服務都做得不好,常常被用戶所詬病。在硬體性價比跟服務都不占優的情況下,就算是其他國家的死忠消費者恐怕也不太可能會去體恤廠商的經營困難,HTC 就這樣把原本的核心用戶不斷往外推,逐漸被邊緣化。
且雖然 HTC 短短 8 年就從盛勢跌落,但對其員工而言,這可能是一段漫長難挨的時間。外媒採訪認為,HTC 的企業文化可說是由恐懼及恐嚇建構而成。高層領導能力的欠缺,導致公司內部無法彼此信任。外媒形容,這段衰弱過程是漫長、緩慢和痛苦的。
也有不少意見認為,HTC 的創新似乎已與市場脫節,一位前員工指出,HTC U11 的手機邊框壓力觸控是一場豪賭。雖然 HTC 官方也為其創新辯護,這不僅是噱頭而已,Google 手機後來也採用了這樣的功能。不過真正的結果是,在 2017 年,Google 收購了 HTC 的手機設計團隊。當然這對 HTC 而言是好是壞還難說,至少這筆資金的確能美化其財報,也注入了一股活水,可以說此創新還是很有價值。
且儘管如此,目前 HTC 仍未放棄其手機業務,近期仍在台灣繼續推出新機種。但去年 U12+ 發佈時已幾乎不太引起市場注意,更有些人對 EXODUS 區塊鏈手機抱持懷疑態度。當然近期 VR 設備及 5G Hub 等新產品還是有所熱度,到底 HTC 是否能在不良企業文化及無能領導的餘燼中死灰復燃,仍然值得關注。



文章很好,

下次方便的話,

附上連結,

我們就知道是哪份雜誌發出來的訊息。

謝謝

五分奉上
請多多點擊 Mobile01 網站內的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apline.yahoo wrote:
首先原文出自這裡:編...(恕刪)


會不會又是一個出口轉內銷的案例
台灣人自己投稿
外媒?哈哈
歡迎留言,只要不謾罵攻擊,留言一律五分奉上。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