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vive根本沒有用,雖然說產品本身出於創新,可是軟體沒有第三方開發廠大力支持根本也只是曇花一現,跨越到虛擬娛樂領域所走的路會跟家用電視遊樂器一樣,當年的SEGA可不是因為音速小子不好玩而倒掉,而是沒有充足的第三方遊戲,valve本身只有一款大作,戰慄時空,其餘的營收是靠steam,並不覺得單單聽到一家valve願意合作值得開心,反而是埋下燒錢的隱憂。回到現實面,該設備推出後的第一款相應軟體叫什麼? 都講不出來啊,後續開發成本廠商們受不受的了?都是個問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b3eKXV8Ims創新之路 - 周永明哎~~聽著他講述htc成立以來碰到的點點滴滴,當初還沒有公司在做智慧型手機的時候,他和他的團隊就一直想把電腦放進手機裡,經過了三年半的努力,燒掉了千萬美金。周永明說,那時西門子公司也在做與他們相似的東西,只是htc設計的ic,cost是他們的2/3,體積是他們的一半,後來西門子就放棄了。影片裡,周永明是驕傲的。也曾看過其他的影片,當時正處於sense要邁向第二代的時候,周永明說,一般的廠商,做的是應用程式導向,你會看到他們很重視app,把它們放在桌面(應該是暗指當時的iphone),我們的目標是,一種完全從使用者為出發的導向,使用者只要一打開手機,就可以在桌面上看到相簿裡的照片,看到行事曆,想聽音樂音樂播放器就在桌面上,可以透過按鈕開啟網路,不需要再開啟設定去找。的確,這就是htc早期的dna,他們因為與別的產品不同,他們比其他產品優秀,所以才能在市場佔有一席之地。想當初,由於周永明帶領的團隊所堅持,當時的sense的功能才能一次比一次強大,介面越來越華麗美觀,直接影響了整個安卓生態的發展。那時的周永明口中的htc是有理念,是有目標的,所以sense4以前的東西,到現在來看,依然讓許東人認為是經典。現在的htc特典已經不明顯了,有種回不去的感覺,曾經堅持的使用者體驗還剩多少呢?感覺只剩下,對於死亡的掙扎,以及一些近視病的偏執。不過總的來說,還是有些骨氣。casper31912345 wrote:沒錯~他真的不適合...(恕刪)
hank77880 wrote:公司沒人才了...(恕刪) 台灣科技業的第一觀念就是拉台清交學生,誰知道這麼多高材生集合起來反而是死腦筋老外徵才著重在綜合特質每個單位都能有從不同角度探討產品的機會,台灣徵才的模式停滯不前還停留在4.5年級生那模式永遠都是老鳥說的算,一切都不要想太多,傻傻跟著做就對了。要知道想把時尚跟科技結合可不是一群傻傻寫程式的人就能做到的,HTC缺乏的是藝術性人才。
qdd3388 wrote:HTC研發部門要重新整理 ...是必然的事情...一年來倒底做了什麼鬼。...(恕刪) 每年都做相同的東西, 換換硬體, 沒什麼創新可言.倒不如把黑莓買下來, 搶佔商用市場.或者做家用/商用基地台, 把手機當分機使用. 或者當無線電使用.
tocj wrote:每年都做相同的東西...(恕刪) 把黑莓買下來更慘,首先黑莓自己包袱也非常沉重,買下來後也要看HTC的整併實力,過去beats也被他玩爛過阿,老虎被養得跟病貓一樣,有時候不見得併購就會更好。
Y0880Y wrote:高材生集合起來反而是死腦筋...(恕刪) 台北的電子業都是如此. 這不是高材生的問題. 你想做公司還不給你做.首先, 要市場反應很好. 這時候CEO就會給你半年時間完成.其次, 高層很會數字管理, 但未必有敏銳的市場嗅覺.最後, 中高層一旦失敗, 連位置都不見, 誰敢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