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nerv wrote:
看到許多網友對於產地標示與其零件來源甚至勞工福利似乎頗有研究~
問一個笨問題~
中國製造的商品裡面台灣勞工獲利的百分比是否有可能比台灣製造的多?(恕刪)
大部分的情形是"會"。因為老闆和高階主管在大陸設廠成本低更好賺,又大老闆和高階主管也算台灣勞工。
又大陸製造成本比台灣低廉,可以有更多資源砸在台灣做研發或是通路的擴展,最後再將旗艦產品定位於100%本國研發組裝製造。這方面美國的New Balance就很經典,在大陸有加工代工廠,但在美國還是有整條產線的製鞋工廠。
又台灣只剩下組裝與包裝等後續程序大多是由政府開放的低工資外勞包辦,會排擠到台灣的低階勞工工作機會。有些又是以領取政府補助方式扶持建教生進入工廠工作,也是會排擠到一些台灣勞工的就業...
台灣製有很多種,但只有在台灣製造附加價值高的東西才算有助益。但是現在的情形是附加價值高的東西不做或是丟給外面的作,像LUXGEN這方面就好一些。
所以有些MIT和MIC大同小異。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