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牌的都一樣
IPX5也就防潑水
想要防運動流的汗(鹽分腐蝕)跟浸水及水蒸氣
這都是天方夜譚
我也有類似前面樓層的大哥講的情形發生
使用Seiko 可淺水100m的石英錶
這等級絕對比IPX8還高
想說可以帶去洗澡 (小時候傻傻)
結果不到一年就看到表面中間開始有水霧
還好是趁早拿去修不然應該也是沒多久就掰掰
還被錶行老闆笑
這IP就僅僅是防止意外用的
把它當萬能那還真是想太多....
不過會不會壞也是有運氣成分啦~_~
我的S2有一次當隨身聽帶去跑半馬忘了裝夾鏈袋就直接放口袋
到終點全身濕才發現沒裝袋
拆開背蓋裡面都蒸氣凝結的小水珠
想說A害 差點哭哭~
幸好沒短路
馬上拔電池回家
再拆開用酒精擦過及擺防潮箱一天
所幸到現在也是頭好壯壯 LOL
這真的只能講運氣運氣
我是從事跟防撥水塗料相當的工作
之前有研究過防水機構的相關組成
雖然沒有很深入,但還是提出來討論一下....
簡單來說可分成三個架構
1.機構防水 : 最外部的機構設計+防水膠條,用來隔離絕大部分的水(氣)進入
2.防水塗料 : 抵禦水氣進入後凝結而成的水滴,但任何膠材都有所謂的透濕度(克/米平方x24Hr)
受限於手機越做越薄,能夠支撐的時間也越短,通常都會以氟系材料來維持薄度與性能的平衡
3.負壓結構 : 讓進入的水氣能夠迅速被帶出,降低防水塗層的負擔
以目前的手機越做越薄的趨勢來看,要同時塞入這三個機構在技術上已經是相當困難,
成本的考量又是另外一個要考慮到的問題
加上也已經有進水斷電的設計的話
完成前兩項的其中一件其實就已經可以滿足絕大多數人的需求
但如果有人可以在掉進馬桶後過半個小時才撈起來就另當別論了
水氣的驅除是小事,防止硫化氣體的侵入(溫泉,汽機車排放的廢氣等)
前面有人提到把手機帶到溫泉區直接使用
以現在的3C防水標準來說都只是自殺的行為喔...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