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

畫素競爭下的真相 ---- 1/3 吋 CCD CMOS 作成 400萬畫素 是否是正確選擇


bv2fb wrote:
一:HTC 在歷史上...(恕刪)


真是專業 讓我上了一課!!!
elb wrote:
建議樓主不要再執著在像素與像元的名詞上..(恕刪)


296樓 elb 寫的文章我讀過後覺得這才是真正的專家寫的,內容敘述我完全同意。
讀者可以相信且接納其觀念。也請 elb 有空多教我們一些。

我只是閒來無事打打字,防止自己得老年癡呆症。只求真理,對任何觀念都無執著。
只要是能說服我的,我一定會接受。像 elb 這種文字,是我最感激的。

只是我一時也不知我要改寫哪一段,才可洗刷執著之名。


Evilcat! wrote:
我想樓主的論點裡有個...(恕刪)
就是把4個畫元當一個畫素但沒有考慮到overlap的部分.


一圖道破

精湛
所以半年後, 當hTC又出了下一代的旗艦機

相機八百萬畫素, 1/3" sensor, 卻能在低光源的環境下跟one抗衡

這時, 是打現在吹噓畫素不重要的臉, 還是說因為這樣只能限制在四百萬??

別傻了, 畫素多寡不重要, 就不會演進到目前單眼大都以兩千萬畫素為主

另外, 降噪的技術也在進步

今年買的d5200兩千萬畫素單眼, 在低光源下完敗我四年前買的d40x 一千兩百萬畫素單眼

不是hTC辦不到, 別家公司就要跟進

其實手機要求輕薄的前提下, 不是這麼容易可以塞下大size的CCD或cmos

因此在追求高解析度的情形下, sensor每顆pixel的受光量當然越來越低

例如:畫素5百萬的受光量>8百萬的受光量>1千3百萬的受光量

當受光量越低的時候, 轉換成電的訊號強度也就越弱, 訊號與雜訊的比例(SNR)就越低

所以高畫素的sensor在本身受光量就較少的情況下, 又碰到低光源的環境, 照片所呈現出來的畫質就不好(雜訊多)

HTC如此反其道而行, 將解析度降到4百萬, 在低光源的環境下可以使畫質變好

但相對的也會犧牲掉相片的細節, 我想可能是因為設計師覺得手機的相片不太會用大螢幕來投影所致

不過, 其實若濾雜訊(降噪)的功能做得好的話, 其實魚與熊掌也是可以兼得的

也就是說可以將高畫素的解析度塞在一顆小sensor上面

這也就是說為什麼單眼相機每年畫素都在增加,而可用iso的區域也越來越高

因此在sony或者samsung推出一千三百萬畫素的手機的同時(倘若sensor size與八百萬畫素相同不變)

也象徵降噪的技術也要跟著進步, 不然拍出來的畫質便會比八百萬還要差(雜訊變多)

所以說願意端出牛肉的公司, 除了把畫素提高之外, 也要搭配sensor size變大

另外得在降噪的技術下足功夫, 這才能是消費者魚與熊掌兼得的福音



bv2fb wrote:
296樓 elb 寫...(恕刪)


其實我覺得Evilcat!大寫的最正確......

D->A 與 A->D是不一樣的,不然ADC就不會比DAC難做多了。

Evilcat! wrote:
接收光與放射光的畫元不能這樣類比.

原因在於LCD的顯示方式是把數位資料轉成一個個獨立的畫素讓人眼接收.
而Sensor的過程是把類比的自然光轉成數位資料.

LCD中的單一畫元不能同時表現兩種資料(給左邊畫素用與給右邊畫素用)
所以LCD中多以RGB直接代表一個畫素而不會共用畫元.

sensor上接收的是自然光的連續訊號.
所以在顏色上共用畫元是可以產生有意義的結果.

就像是許多串流是採用YUV422, 雖然顏色的資料比較少.
但透過配合高一點的亮度解析力, 也沒有人會刻意去說1080p其實是720p
大推 好文
bv2fb wrote:
一:HTC 在歷史上...(恕刪)

jeffe wrote:
感覺得你說法不太正確...(恕刪)


由維基的資料來看:
http://en.wikipedia.org/wiki/Pixel

Pixel:
一個像素通常被視為"影像的最小的完整採樣" 意思是,要經過多少個R、G、B的組合(我們稱之為三元組、採樣點、或其他您高興的稱呼)

Subpixels / Pixel element:
單一個R、G、B輝度量測單元

看了這麼多層樓的觀點,太難的小弟不懂,但是原樓主提出的觀點在於

" 現在宣示的XXXXX畫素,指的究竟是真實的Pixel 或是 Subpixels /Pixel element ??"

由Pixel的定義來看,我們要先瞭解的是需要多少個Subpixels/Pixel element才夠夠達到"完整採樣",在這個前提下,常見的Bayer filter pattern需要四個Subpixels,而Fuji的X3 需要三層


因此當廠商宣佈的是"Subpixels"數量時:
Bayer filter pattern需除以四(2*G+B+R)才是真正能完成一個取樣的"Pixel"
Fuji的X3 想當然耳當然是除以三

***這時候請不要把LCD的多色Filter系統混進來看,這樣沒有意義...(如:Nouvoyance的RGBW、Sharp的RGBY、EPSON的R,YG,EG,B...etc)對這些MPC((Multi-Primary Color)系統,他們要提昇的是色域,雖然理論上CCD/CMOS也可以用這些方式取樣,但需要的subpixels會多上許多***

我想樓主的除以多少這就是這原因,其他的太口水了....

還有混色的方法實在是太多了,請記得不管CCD/COMS只認識光的輝度,也就是只認黑白灰,而且是透過Color filter後的變化,其他的一切都是演算出來的,透過RGB 0~255間的變化去混色產生一個接近實際色彩的Pixel來組成畫面

所以啦,綜合上面所述,對我們實際user而言,我要的就是一個可以實際產生功效的Pixel數目而不是負責達成這功能subpixels數目,而後者對半導體廠的技術宣示才是最重要的>>我可以在多少面積上塞入多少電晶體,而且可以work。嗯...扯遠了,剛過完年~ 討論不需要這麼大火氣啦~~

好吧... 小弟認真了... 繼續值班=.="
----
對CCD/CMOS有興趣的可以把這篇看完...
http://www.360doc.com/userhome.aspx?userid=55615&cid=11



看到這篇文~讓我來01不枉此行~不然都是一堆砲文~~
讓我跪一下~~


有個問題想請教:
這串中多篇皆提到Bayer需插補
可是若視A、B、C皆為有效像素
有效像素就是有效像素,何來插補一說?
謝謝
qbuostk wrote:

有個問題想請教:
這串中多篇皆提到Bayer需插補
可是若視A、B、C皆為有效像素
有效像素就是有效像素,何來插補一說?
謝謝


2X4,bayer輸出就是8個像素
並非你畫的ABC三畫素,這樣。
  • 7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