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手機鏡頭有要一億畫素以上嗎?

畫素高有他的好處,優勢很多
但難以調教是他最大的問題
畢竟108mp就是12mp的九倍資料量
Dxo 只測自動模式,對手動攝影的人來說,參考價值很有限。
現在很多家手機廠都有推出專業模式,怎麼不用專業模式測?
用相同(或接近)的設定去比較,才算客觀吧。

Dxo 測某米新旗艦機的夜拍人像,用不同設定值的照片,放在一起比較,然後評價某米跟某為的表現。https://www.dxomark.com/cn/xiaomi-mi-10-pro-camera-review/
下載原圖,看詳細資訊,某為ISO2500跟某米ISO1606放在一起比較,能有啥比較價值? 我還真的不知道。

沒意義吧。
自滿的杯子,無法裝水 ; 自滿的腦袋,塞不下知識。
還相信DXO測手機客觀?我就簡單講一個例子…i11的超廣角畫質差變形大人盡皆知,但是分數還高於目前手機唯一有畫質可言的超廣角也就是Mate30那顆(P40超廣角同一顆)呢…i11更高分的理由是什麼?因為i11更廣,就這樣
如果你堅持超廣角除了廣什麼都不重要,行,LG從G5就有i11這種超廣角了,請問DXO給G5的超廣角幾分?那如果你是一個畫質控,我相信你會毫不猶豫的選擇Mate30那個超廣角,但是它的分數就硬是比i11還要低,只因為不夠廣…你要說他們公正嚴謹?行,請當作世界上除了iPhone沒有別的手機
再者,為什麼說他們是為iPhone量身訂做?當年Pixel3的Nightsight模式從此改寫手機拍照的概念,他們也是直接無視不列入評分啊…到底會有誰、買了Pixel3、然後死都不用Nightsight、就只因為如同DXO說的一樣不會自動啟動就當做沒看到啦
他們測相機時非常嚴謹的控制變因,就為了測得CMOS本身的實力,這點確實令人讚賞…但是測手機時他們完全沒有打算這麼做,每家的自動演算法都有不同風格的演繹,比如三星的銳化、重口HDR或是小米的強壓高光的等等…這些每家的自動演算法,標準是什麼?DXO的標準就是跟iPhone一樣,只按快門,其他什麼都不調(又讓我想到錄影預設4K跟預設1080P分數不一樣的笑話),唯一的標準就是沒有標準…
要這樣測我OK,反正現代人本來就是求快求懶,手機這種東西想拍什麼按了就跑也沒啥毛病…但是你打分數出來,還排高低,這我就覺得不行…如同小米10Pro比同家CC9高分但是我更喜歡CC9的調整方式而無法接受小米10Pro,DXO如果做法不變,分數不能參考的實例以後只會更多,即使看細項分數也是一樣
roland49841 wrote:
會把分數當成成像素質(恕刪)


國外媒體都打臉Dxo
可以為了特定廠牌更改給分方式
可以等特定廠牌給分
可以給特定廠牌未上市手機先給分
必須要照他們的諮詢改進方式給分(諮詢要收錢)
外國科技媒體批評 DxOMark 「變相賣分」

這麼不公正的網站還在扯什麼細項參數
很多不懂的被Dxo的美化照片給搞笨了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wVgxhqfgI-7BXm0a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wVgxhqfgI-7BXm0a
這要問
平時會想要把手機鏡頭當顯微鏡嗎
我自己是不需要拉
featheringer wrote:
還相信DXO測手機客(恕刪)

說真的
我身邊絕大多數人就真的沒用過iPhone夜景模式

另外我認同auto測試這點
要為95%的使用者測試
而非5%的那個小群眾

我就是5%那邊的
kenpiken wrote:
最近出來的消息好像都(恕刪)

不會想要這雞肋的功能,
除非他是至少APS-C以上的感光元件尺寸,
就還稍微有點可期待的價值,
現階段可能增加微距、10x甚至15x望遠,
或是紅外線熱成像(測體溫、夜視、漏水抓漏、電路除錯...)等應用工具,
應該會比一億畫素但油畫畫質的鏡頭來得有吸引力。
小晨勃道尼 wrote:
說真的我身邊絕大多數...(恕刪)

iPhone的市場真的蠻特別的…我身邊也好幾位買了iPhone卻完全不知道也不在意手上的機子到底有什麼規格與功能,往往都還要我這個從沒用過iPhone的人來提點
不過這也再一次驗證我說的,要看DXO可以,請無視iPhone以外的手機…因為Android的市場扣除長輩或小孩,只有極少數的人會像那些拿iPhone的一樣完全不做功課也完全不在意規格與功能,至少我身邊的人都是如此…尤其中國牌的愛用者,精得跟猴子一樣,線上熱門手機的規格表與價格帶那是一個倒背如流
Chardman wrote:
不會想要這雞肋的功能...(恕刪)

在手機病態的空間限制之下,長焦鏡其實跟高畫素大片幅CMOS一樣,過了一個甜蜜點之後效果與實用性就直線下降…在手機這麼小的空間內要塞更長的焦段,片幅一路砍是必須的,畫質自然就拉不上來…更別提長焦鏡之所以長焦,就是光學上必須要有更長的光路,華為用反射鏡多重反射延長光路是一個理論上非常好的解決方案,但實際上不存在反射率100%的鏡面,手機這種大量量產而且汰換速度如此高的產品,廠商願意付出多少成本提升反射率?到頭來,給出來的仍然是一張張的油畫…
至於熱成像相機,很有意思的觀點,但日常生活會用到的機會少之又少…然後我印象中熱成像相機很貴的,也是動不動就萬起跳的東西,手機加這個我覺得不妥
個人認為,目前最有需要的東西應該是提升TOF鏡頭的解析度,或者2顆以上的TOF…目前單TOF對於模擬景深的效果依然不夠好,成果還是破綻百出,完全沒玩過相機的人都不一定騙得過…但是2顆以上或者更高解析度的TOF,應該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或者大幅提升成功率…吧
kenpiken wrote:
最近出來的消息好像都...(恕刪)


大家討論了一堆
然後與HTC 一點關係都沒有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