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為什麼手機需要一前一後2個發聲裝置?

zerotime wrote:
為什麼會拿到耳邊呢?...(恕刪)

之前因為工作的關係, 電話使用量非常大
常有遇到我按撥號了拿到耳邊, 但是來電剛好早一些, 就...

不過既然手機已經長這樣了...就想辦法克服吧
換不會擋到喇叭的車架..耳機孔接擴音喇叭...藍牙耳機...換手機...

Kevincat wrote:
我有一點蠻好奇的,三...(恕刪)

只是要通話中,就不會使用喇叭的音量,
應該這樣講啦~
i908聽筒跟喇叭發聲孔雖然是同一個,(聽筒與喇叭音量獨立調整)
但是通話中使用聽筒的音量就是跟一般電話的聽筒音量一樣,
不會像喇叭一樣大聲,調再大聲都一樣,
但是,如果開啟免持通話,或是導航、看電影,
同一個發聲孔就可以發出外放喇叭的音量,
因為是在正面,所以聲音通常不用調到最大聲就很清楚~

DesireZ什麼都好,就是喇叭的位置很匪夷所思,
PDA好幾年來的設計都是這樣~
以前手機不一定有光學感應器,
而現在連掛斷鍵都可以拿掉了,
還多了重力感應,
通話時就只當聽筒,避免傷害聽覺,
不當聽筒時,就是喇叭的音量,而且在正面,
聽音樂、看電影、導航甚至影像電話不都會讓聲音比較好嗎?

有使用i900的朋友說可以增強BASS,好吧~
這算是喇叭開在後面的好處之一啦~~
但是這樣BASS比較好,阿高頻不就會比較弱嗎?
高頻應該有指向性吧?
zerotime wrote:
為什麼DesireZ喇叭是朝後面發聲呢?
方向不對,也會被車架擋住,
並且,一般人手機放桌上應該是螢幕朝上的比較多吧?
這樣喇叭發聲方向也不對,造成音量必須調得比較大,
當然更容易破音啦~~
難道有什麼原因必須設計成2個發聲裝置,一前一後才行嗎?
(恕刪)


這不是DesireZ才這樣設計的,很早以前手機就這樣設計的,SE/諾基亞/moto....

應該只有韓國手機才是如此設計在同一個......

如果你分得清楚啥叫聽筒,啥叫喇叭,就很好理解,

前面聽筒負責電話接聽及按鍵聲...功率小的function,

那後面喇叭當然就負責功率大的音樂,擴音...等等...

試想如果將喇叭跟聽筒設計成一塊,那整個手機當然就相對來說比較耗電,

聽音樂跟聽電話使用的聲音功率.....哪個耗電?(不考慮講電話信號的消耗功率)

還有你希望你在講電話,旁邊的人也聽到對方的聲音嗎????隱私會有問題...(講祕密的時候)

所以說免持聽筒就使把發聲的地方從聽筒變成喇叭...

當然,設計在一塊也不能說有問題.....用起來不爽.....

我的車架就不會擋到喇叭.....換個車架吧..


八月二十 wrote:
簡單一句話如果你當初...(恕刪)

講我護航HTC 對我來說太沉重了,
目前市面上的手機很多都是speaker 跟 receiver 分開設計,那我應該是為這樣設計的手機護航吧
而舉小朋友的例子是因為這樣的case是我最 care 的!!
我現在用HTC desire 之前用 Nokia 5800,喇叭哪一隻好?我想比都不用比吧!!Desire 直接投降!
midoyes wrote:
這不是Desire...(恕刪)

其實我覺得耗電量差不了多少說~~
但如果真要比的話,
應該設計在一起比較省電吧,
通話時,都小聲,差不多,(設計在一起並不是只能擴音通話的)
擴音時,朝後發聲的需要靠反射回來,如果要取得相同的聆聽音量,
不是比正面發聲需要更大功率去推單體嗎?

車架推薦一下吧~~感謝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