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因是整理的架構每個廠商每個軟體設計都不同,
誰吃飽那麼閒,換個軟體就要把成千上萬個影音檔又改成新軟體的架構?
玩一次通常就受夠了。
還是自己樹狀目錄分類最實用,目前主流或二線OS沒有哪個平台不是樹狀結構的。
智能手機也是一樣的道理,
還是直接USB連線拷貝,其他的直接同步google或wlm比較實際。
放在好幾億美金的計算中心,也比放在家中五萬塊台幣不到的破電腦上安全。

推薦大家一套叫做 SyncBack 的玩意,軟體也便宜(SE版應該家用很夠, Free版能力差距太大),
這是一套可以圖形化設計資料存取行為的軟體,
幾乎你能想像得到的同步、異步和備份行為,都可以利用他的圖形化介面設計好排程來跑。
HTCSync、itune這類玩具還是早早扔了吧。
每次新認識的朋友看到我的備份方式如此智能,下巴都快合不攏~

xiaoyu wrote:
SyncBack確實...(恕刪)
何不反過來想,自訂List還不簡單,獨立一個目錄,把要聽的音樂直接拷貝過去,現在硬碟如此不值錢!
搞MP3 TAG喔~我還有一卡車APE/FLAC,連bin/cue都有
...一堆格式都不一樣,這樣搞會死人。更何況這些玩意這些啥itune,htcsync等等也通通不認得。
air sync是更簡單了點沒錯,但是勤勞點,
接在Android上架設Ftp server,理論上也可以不用插USB利用SyncBack同步。
我說理論上是因為我也懶得架設,理由就是手機順便要充電,
既然都要順便充電,Air Sync優勢就不大了。
雲端不是100%可靠沒錯,
廠商也從來沒說100%,是99.99999...%(不是我唬爛,你可以研究一些廠商對雲計算可靠度的結論),
但絕對比你家電腦可靠一百萬倍以上,
他一個區域天災了,還有別的國家可以當mirror,我想絕大多數人沒這種等級備援吧,
還是不放心,你還可以多放幾朵雲。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