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

[徹底研究]5吋FHD的逆襲,論IGZO面板的優勢與挑戰


delykimo wrote:
2.TFT會漏電, 因此再一個frame的時間後, 既使下個畫面這個pixel亮度一樣

仍需要再次寫入, 讓pixel保持一樣的電位

當TFT從a-Si換成IGZO的時候, 因為漏電量下降了

所以不需要每隔1/60秒, 就需再次寫入電位
)



這就是我所謂雞同鴨講的地方,所以我懶的再跟您說原因,繼然您都說漏電有差了,您自己也解釋清楚了,沒想到還能硬凹說不是漏電的原因

當初我想版上終於有一個有實務經驗的大大可以講解的更清楚,雖然這位大大文章中不乏言之有物的言論,但是有錯的地方還是一路硬凹,說不過其它版友不是無視關鍵問題,要不就扯是機密不能說。

而且自負是面板界相關人士,動不動就考別人亮度之類的,要不然就說什麼IPS噱頭啦,那麼多人IPS做的要死的被說成這樣情何以堪?

我想我不是那種自己錯說錯就不改的人,我第一篇講AMOLED的文章被很多專業大大指出很多的問題,只要是合情合理,我都會改正,但講這個漏電不影響耗電的,真的是在硬凹。

我真的很不認同台灣有這樣的面板人存在,但看得出來這位大大還是有專業存在的,繼然如此,您也可以發一篇文章讓大家看一看。看起來我這邊不適合您,那麼就慢走不送了....

對不起,我從來沒那麼做過,但真的看不下去了......
lls613 wrote:
想請問一下樓主,IG...(恕刪)


這個問題,我自己也懷疑過,因為我最初發的文章是寫「降低為1/5~1/10」,但是事實上連sharp自己展示的試做機好像也沒這麼威,所以後來我有去找資料,sharp似乎有兩套說法,有點語焉不詳。事實上看到上面展示的實機,至少總合耗電有降25%左右,故我改為「降低1/5~1/10」,這樣保守一點比較好。
發文者自刪!發文者自刪!發文者自刪!

extremboy wrote:
----------...(恕刪)


多謝分享
extremboy wrote:
這就是我所謂雞同鴨講...
而且自負是面板界相關人士,動不動就考別人亮度之類的,要不然就說什麼IPS噱頭啦,那麼多人IPS做的要死的被說成這樣情何以堪?
我想我不是那種自己錯說錯就不改的人,我第一篇講AMOLED的文章被很多專業大大指出很多的問題,只要是合情合理,我都會改正,但講這個漏電不影響耗電的,真的是在硬凹。(恕刪)


這很平常
因公司一大
分工很細
不是很多人都懂全部
量過看過其他部門的東西就以為很了解
其實大家都只懂一部份罷了

端個面板人出來不能代表什麼都懂
若要翻翻名片
自己的碩博學弟在AUO/TSMC/ITRI的一堆
有的在TSMC幹了快十年
搞20nm/14nm這種前瞻製程的一堆
AUO的AC技術處搞研發的碩博也有認識
也不覺得他們對於整體技術有很強的概念

因分工太細了~

港梯的在中部某大封裝廠當處長
我也開玩笑說他只會喝酒,什麼都不行...
雖然他也是搞技術出身的...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delykimo wrote:
2.TFT會漏電, 因此再一個frame的時間後, 既使下個畫面這個pixel亮度一樣

仍需要再次寫入, 讓pixel保持一樣的電位

這個地方有點不對
通常就算是一樣的畫面
下一個 frame 還是會做極性反轉
通 5V 的會變通 -5V
extremboy wrote:
我不是HTC的員工,所以我不清楚這次5吋FHD面板到底是用哪家面板廠的產品,但極有可能是使用IGZO或是CGS型的面板,主要供應商很有可能是Sharp,但不論如何,我這篇文章要討論的是IGZO面板技術。會也加入一些CGS技術的資訊,是否大家先仔細了解這些技術的特性之後,再做評論,要不然論譠都淪為口水戰了。這篇文章,我會引用Sharp提供的IGZO技術資料,供大家參考。

就我今天白日夢聽到的
這面板台灣某家有出貨...
夢境中聽到的
事實也不好查證

Weiter5494 wrote:
Sharp所謂消費電...(恕刪)


嗯,這麼一說那麼就合理了,謝謝大大

rogerkuo2001.tw wrote:
這很平常因公司一大分...(恕刪)


嗯,的確是如此,我個人是有很多不懂的地方
但這位仁兄雖然懂的蠻多的,但是是很局限一小部分的
他一來討論串的時後,就先直接嗆說「你是面板業的嗎」,好像只有業界人士才能發言似的
但當時我還是很客氣的請教他有什麼理論,可以拿出來分享,但實際上,他也說不清楚,一直拿他「實務上測量的結論」來說,但事實上,連最基本的電子學常識都不懂。

我是不是面板業的不重要,也不是說拿網路上面的技術資料講就不行,就要否定對方。畢竟也是人家辛辛苦苦整理出來的。我看到歐美還有日本,甚至是大陸針對這部分細節的技術文章,在網路上都有,但就是台灣並沒有人分享,所以我才會想要整理一下,給大家不同的觀點來看這事,不是一直在吐口水。

另外,我整理的方式的出發點,是要儘可能的「以一般大眾都看的懂」的方式來寫文,我不可能用很深奧的學問來做說明,中間的舉例,比如說什麼「液晶彈簧論」啦,都是做深入淺出的方式來講,要是以專業的面板人來看的話,會是認為是錯的(其實我本來以為這會是最被攻擊的點啦,沒想到結果會是漏電),若要再挑一點,把我這篇當論文來看的話,那我可能會被指導教授說整篇都錯的吧。但那不是我要的,所以我的寫法會是儘量要求簡單厄要。

漏電這部分也是一樣,我的理論很簡單,若他說的是對的,那麼真的用不到IGZO,也不需要CGS,用現有的LTPS都可以比IGZO還要省電了。重點還是在IGZO的off性能大於上述兩種技術才是關鍵,他自己自開的另一篇文也承認這這件事,但我不懂為何還要硬凹IGZO在負電壓驅動漏電小不是關鍵呢?

就如同大大所說的,現在科技業分工很細,這個部門懂的,其他部門可能不懂,如同IPS這件事也是這樣,我並不相信他了解IPS技術只是他RD這邊說了算。工廠端這邊生產性的問題RD是絕對不可能了解的那麼清楚的。工廠端的痛苦他絕對不會比我更清楚,所以說他一句噱頭的論調我不能茍同。我不能接受他這種「以RD角度看世界」還有動不動就嗆人的方式,太自負也太不夠客觀了點。

最後,我先前說我不認為IGZO大型化未來有發展性這點,是我搞錯了,這邊先致歉。

extremboy wrote:
嗯,的確是如此,我個...(恕刪)



其實樓主的文不全然是對的,另一位也是!只是看的點不同,結論論也當然不同!
樓主說的應該只適用於靜態,但觀看影片或是動態,對於驅動電流應該是差異不大,
但對於背光的省電性,應該是有幫助的!所以整體還是省電的,很久沒碰這一塊了,有錯請指正,謝謝
  • 3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