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曾是死忠HTC粉 , 但也跟大多數失望的 HTC 粉一樣 , 在 Sensation 那個時候選擇離開.
一路從 HTC G1 - HTC Hero - HTC Desire - HTC Desire HD - HTC Evo 3D - HTC Desire X - HTC Sensation XE
後來一路跳到 Samsung S3 - Samsung Note 3 - Sony Z3 - LG G3 - Sony Z4 - Sony Z5 Premium
原本在 Sony Z5 Premium 之後打算換成 Sony XZ Premium ( 因為真的外觀設計好美 , Sony的工業設計真的沒話說 )
還好 835 產能不足 , 因此 XZ Premium 延後推出 , 此時 U11 出來了 !!!!!
我的天 ~~~ 那個背面有夠漂亮的 ! 而且這次價格跟規格真的沒話說 , 照相也是目前評比第一名.
二話不說 , 預購當天守在電腦前 , 開放預購直接下訂了 !
真心希望這次HTC 能夠慢慢逐漸的重返榮耀 !
在我個人下決定入之前考慮了10天(趕5月底前的2折配件包優惠)
一方面也在觀察論壇中有沒有很無法令人接受的問題發生
幸好的是問題不大
個人非完美主義者
早先U11發表會的時候還不以為意
但其規格與價格都還挺對得起這一支手機
也只是一個小猜測
不請明星代言/直接砍三千回會消費者這一招
是要看這一支能不能帶動HTC營收了
買單的原因無他
規格都對得起旗艦機的基本要求
1.防水---只當他生活防水沒什麼的問題---很多他牌旗艦都以經在主打防水
2.拍照---有優有劣,只有個人感覺,可滿足生活拍照需求了,對我來說很OK
3.高通835核心---現下最高規CPU,不再是用次旗艦的物料了,不錯
4.電力---雖未增加容量,3000毫安培是標配,但電力持久明顯有改善,不錯
5.記憶體--4G/6G,也有旗艦機的設定
6.容量--64G/128G ,滿足多數人的生活需求
7.外觀--不具三下巴的罵名,有改善,可惜螢幕的容佔率仍稍為高一些,爽牌確實做得比較好
8.指紋--旗艦標配
9.虹膜辨識---可惜沒有,也無彷,有指紋很好用
10.QC3.0快充---別太慢就好,續航力已經可以了
11.玩遊戲---這兩天玩很夯的天x2-x命---標準配置微熱,無鈍挫感,與前支手機比好很多(A牌第一代ZxxM)
12.手機殼周邊---希望各大廠能研發配合這支好看/好用的殼---目前可用的比較少了點
13.UI---相較之下A牌做得很好,比較全面性,但佔空間也稍微多了點,希望與A牌學習看齊
14.按壓操作---還沒深入研究
綜合以上觀點
與當代現下(2017/6/17)與市面旗艦機相比
沒有輸人家多少的地方,也沒有贏別人太多的地方
唯一優勢---價格吸引人
小結,值得入手的手機,與HTC UU比起來,這支更值得拿
這時間點缺貨潮,恐怕要到8~9月才有機會緩解了
但拜託一下........別在10月或年底時說要出U11+版本的
機海策略消費者是不會買單的
蘋果牌很簡單,就是當代一種專心出兩款,搞好相容性/穩定性
這樣研發資源才不會浪費掉---以上
第一隻安卓手機是S牌的Note2 因為用Win CE系統的i8000無法支援3G通信
之後想試試蘋果系統及為了還苟延殘喘的listpro有買過iPhone4S來配公司的門號 但實在很難適應蘋果封閉的系統
接下來又買了2隻G pro2給家人用
等4G出來 自己再購入LG G4, 雖然可以換電池 但是G4的耗電量實在太凶了 別人一顆電池可以撐完的時間 G4要用掉3顆 就在這時看中了U11
規格和價格都是HTC少見的很有誠意 三下巴也改善成實用的實體鍵 我買手機沒有品牌情結 東西好就買 U11就前鏡頭跟電池電量較美中不足 應用上相簿跟輸入法比較差 但有辦法取代 所以近日就入手了。
手機很輕薄 但是也很滑 新機就摔了兩次 還好都沒損傷 握感沒G4好握 穿上空壓殼寬度有點難掌握 重量也有感變重了 想說還好當初因怕尿屏跟電力持久度好像沒U11好才沒買+ 不然重心更偏上更難握。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