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老實說,我還是認為 HTC 這次在介面上的改變是「為改變而改變」,並非 Sense 一開始那種以「人」為中心的思考邏輯:
先從解鎖畫面開始:我記得「以前的 Sense」在你聽音樂的時候會自動把音樂控制器放在解鎖畫面上,讓手機自然而然成為一部貼心的 MP3 播放器。現在呢?是啊!你可以選擇「音樂」的主題,沒聽音樂時放在那裡礙眼,沒放時聽音樂又不順手。以前那種會自動幫你把情境選好的 Sense 精神到哪裡去了?
再來還是解鎖畫面:譬如要使用相機(目前最重要最主要的手機應用,也是 HTC 的強打),下面一排小小的圖示,得小心點看到點選到拉上去才行,這有比 Google 公版的解鎖畫面:直接閉著眼睛點選後看要拉上或拉下進入相機或解鎖要方便嗎?哪種方式才真正能「單手+無腦+無眼」操作?光開個相機就這樣有壓力不便民,這真的是「以人為本」嗎?這是不是「為改變而改變」?
說到「最近使用應用程式」(機器人手機的多工精神),我想樓主也已經點出一些問題了,不過有機會或許可以看看小米的介面,簡簡單單、清清楚楚,要鎖定、要點選、要切換、要全部清除,一概在彈指之間,甚至連系統資源目前的使用狀態也是清楚明白(使用顏色來提示或警告),這部份我不認為 HTC 有何創意或作為。
通知列上的開關已經算得上是「普世價值」了,如今 Sense 5 竟然自宮拿掉,簡直是匪夷所思。想想,上班回到家,打開手機看新聞或漫畫,突然想到應該切換成家裡的 WiFi,接下來就是一番手忙腳亂了... 這每一支山寨手機都有的衛生紙功能,在 Sense 5 上卻被拿掉,所為何由?我實在想不出個道理來...
桌面與程式集的設計哲學與使用方式樓主已經講得很清楚了。有人會覺得這是一種「新意」(新一嘛!),我倒認為 HTC 犯了微軟同樣的錯:「為改變而改變」。機器人手機之所以比唉俸好用,也是機器人手機的最大特色,就是在程式集與程式之間多加了一個主畫面,可以使用各種不同的小工具來客製自己的使用環境。如今 Sense 5 想要融合這二者的使用習慣,其結果是把二者之間的界線搞得更模糊,上不上下不下,自宮掉原本好用大方的小工具群不說,使用時得總是得想想我究竟在哪裡?在首頁?在程式集?在主頁?再來是要點下面的主按鈕?還是左右滑?還是?這真的有比較人性嗎?為了一個 BlinkFeed,使用者就得把之前所有的習慣與介面全打掉重學嗎?這就好像微軟 Windows 8 硬逼使用者要同時吞下桌面與 Metro 一樣的粗魯,連給個 Start Button 也不可得的自大。HTC 至少可以保留讓人選擇要 BlinkFeed 介面,或者是傳統 Sense 介面的權利,而不是硬要使用者吞下這個要新不新、要好用又不太好用的新介面吧!?
我強迫自己使用 Sense 一陣子以後,還是忍痛(想使用 BlinkFeed)把 Sense 5 給換掉了... 諷刺的是,我最後「變臉」的樣子卻是第一代 Sense 的模樣...
現在除了偶而會想念一下 BlinkFeed 以外,我覺得沒有 Sense 5 的新一好用極了!喇叭超棒、相機超神(相簿可以多重選擇嗎?照片總不真的要人一張一張地刪吧!?)、設計做工超優!不過在使用介面(Sense 5)上,我個人認為已經失去當年 Sense 「以人為本」的精神。可惜了,真可惜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