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tac wrote:
這倒是願聞其詳所謂I...(恕刪)
需要更多微調的反而是android的app,而不是iOS的app
iOS的app依照Apple的規範,有太多地方綁死,你只能照作
相對來說,有穩定的優點,開發者也比較能專注在他要做的功能
但是,某些應用上,講白一點,老子(Apple)不給你的,你就是不能做
關於自由度,我不清楚你對自由度的定義是什麼,但就一般人可以作到、可以感受到的
最直接就是「桌布」「佈景主題」「鈴聲」「圖示」「操作」等等
請問一下,iOS的有什麼自由度?
是,可以換桌布,但圖案來源必須透過iTune
是,可以換鈴聲,一樣,透過iTune
佈景?
圖示?
操作?
連輸入法都不能換
相對Android,不但各家都有不同的launcher,還有一堆第三方launcher
看你是想要左滑、右滑,上滑、下滑來翻閱程式集,桌面要不要放程式集,還是放一堆小工具,漂亮的桌面佈景,絢麗的操作模式,有很多可以選擇
iOS做得到嗎?可以,請JB
相當於root過的android,自由度更大,還可以整個rom換掉,而iOS可以嗎?
所以,你要請問其他人iOS自由度哪裡比較小,我還想問問老兄您,iOS的自由度在哪裡?
對一般使用者來說,我還真看不到iOS的自由度在哪裡,我只看到「照著Apple的規範走」而已
說到iCloud,沒錯,Apple整合的還不錯,不過話說回來,Apple就是一把抓阿,他要做的功能,別人還不准做,全部綁著iTune/AppStore/iOS一起,還做不好,那真的不要混了
相對android確實在這方面就差了,光是應用程式的資料無法備份,就不太方便
敗家真是無底洞阿~
馬克蘇 wrote:
需要更多微調的反而是...(恕刪)
依過往專案經驗
同一專案
IOS版通常要花比ANDROID的更長時程
ANDROID一些通用LIB大概一掛就上了
沒有ANDROID的LIB頂多用LINUX的JNI掛上去也行
不太需要考慮系統資源的問題
IOS本身機制問題、PRIVATE API不能用問題
很多IOS本身沒有的東西
我們只能從LINUX上找SOURCE CODE從新調整
讓XCODE 可以COMPLIE的過去
這還只是第一步
IOS本身SAND BOX的機制
又必需在有限的資源裡去做調整
加上ANDROID反正做完就上架
IOS送審前還要花很多時間做詳測
沒人希望送審時閃退
一來一往又好幾個禮拜去了
這就是我說的需要較多的微調
桌布?不用一定要ITUNE吧?
只能圖片能放進去就OK了
鈴聲也不一定要ITUNE
只是他的格式不一樣
記得好像一定要AAC和MR4
而且桌布鈴聲也有不少APP可以更改
不曉得有什麼限制讓人不能更改
這有影響到自由度?
而桌布/鈴聲要放進IDEVICE裡
除了可換卡之外
來源不就很網路或是接電腦
要接電腦ANDROID就得裝HTC SYNC或是SAMSUNG KIES
IOS就裝ITUNES
不是一樣嗎?
而我的IDEVICE
除了升級外
根本不用ITUNES
不知道是從哪裡來的觀念
IDEVICE一定要用ITUNES?
但ITUNES有一樣是其他廠商比不上的
就是ITUNES很少很少聽過連不上手機的
但所有ANDROID陣營的手機管理程式/驅動程式
都還滿常聽到連不上自家手機的
圖示換的人更少了
還真不知有人將"更改圖示"
視為重要功能指標
佈景主題?
怎麼改就是那個樣子
IOS的樣子可以改出什麼不一樣的主題?
而ANDROID各家所謂的"主題"
還不是就是顏色改一改而已
而真要換完全不一樣的外觀
就要換UI/LAUNCHER
但換完了等於跑兩個UI在系統裡
一個是手機商的 一個是新裝的UI
這樣有比較好?
桌面小工具等
這都是系統特性
但和所謂"自由度"沒什麼大關係吧
桌布/鈴聲/布景
這些都是IOS上的外顯特色
有人覺得好 有人覺得不好
但都和自由度沒什麼關係
很少聽過什麼功能是IOS沒JB做不到
而ANDROID沒ROOT做的到的
別說瀏覽資料夾喔
IOS的APP就是沙箱特性
除了APPLE出的程式
沒人的APP可以看到別人的APP的資料夾
但是裝個ITOOLS
從電腦上可以看到整台IDEVICE的資料夾
輸入法前面早就說了
像我是用嘸蝦米的
所以IOS我一直打不習慣
可是SENSE主打的就是注音輸入法
要用其他的輸入法
SENSE也沒什麼用處了
所以SENSE對我也沒用處
真的不要以訛傳訛
不要再聽說了
真的花點時間去看看 去用用IOS
可以接受不能插卡/不能換電池
又不喜歡大螢幕
對一般使用者來說
IOS絕對是比ANDROID更好的選擇
vistac wrote:
依過往專案經驗同一專...(恕刪)
所以隨便弄一弄,就可以產生一個android app,就可以上架,然後都不用在各家手機上測試?
我是沒作過手機app開發,幾乎每一家跨平台的公司,都會說寫android app比較麻煩,怎麼都跟你講的完全不同
至於自由度,你自己看看你寫的東西,一堆都需要iTune,一堆都是特殊格式(Apple開發或專屬的格式),請問這個是「自由」嗎?
android手機與電腦溝通需要什麼?你跟本不知道,我直接告訴你,只需要andorid driver,根本不需要任何第三方程式,三星與HTC提供的工具,只是提高他們產品的附加價值,並不是「必需品」
你自己都說了,圖片、鈴聲,需要透過iTune或網路才能放到手機上,才能設定成桌布,格式還有限制
這叫自由?還真自由阿
android手機,不用第三方軟體,看是放卡片、直接接電腦、透過網路、藍芽,圖片影像聲音通通都可以放進去,就跟一般電腦使用檔案一樣,要當桌布、鈴聲,就是直接選用,無論jpg、png、bmp、mp3、m4a、midi......絕大多數通用格式都可以用
自由度沒有差?虧你說得出來
而說到主題,拜託一下,「IOS的樣子可以改出什麼不一樣的主題?」這樣你可以說得出來,只能說被Apple奴役之後,大腦麻痺了吧
主題只是換個顏色?姑且說是,但iOS沒JB就是做不到,這樣可以自High的說自由度高,還真服了你
換Launcher這下變成跑兩個UI,變成沒比較好?總比你不能換的好,不是嗎!
桌面小工具,是系統的一個特色沒錯,嚴格說跟自由度是沒多大關係,但對整個使用者的外觀感覺,提供了更多的選擇,至少在畫面上有更豐富的變化,這也是我提出來的原因
講到這邊,你到底比較的是HTC Sense跟iOS還是Android跟iOS?
難道有HTC sense就不能裝別的輸入法?所以算Android自由度跟iOS一樣?
拜託一下,有這樣比的喔?真是不懂你的邏輯
不用叫我去用用iOS,我家人有一台iPhone 5,一台iPhone 3GS,我還給我老媽買一台iPad
我自己的One跟老婆用的One X都不能插卡不能換電池
從來就沒有覺得iOS有哪邊有比Android「自由」
是沒錯,iPhone、iPad在使用的體驗上有很多地方不錯,但對我來說也僅僅是膚淺的「不錯」而已
對不想花腦筋,沒有自己想法的人來說,他是一個好選擇,因為Apple幫你做好,幫你想好,你就是照著用而已,但是對於其他人來說,優點缺點都有不少
敗家真是無底洞阿~
vistac wrote:
依過往專案經驗
同一...(恕刪)
馬克蘇 wrote:
所以隨便弄一弄,就可...(恕刪)
"自由度" 這個名詞 是我在這篇的個人感想中想出的"名詞",我也沒想到會在iOS方面引起筆戰。
我本也不想再多做回覆,但看到這裡,又不襟手癢起來....
其實我的觀點很簡單,就在前兩行,其他的都只是請vistac 兄思考點而已
-----------------------------
對開發者的限制少,相對對使用者的選擇就大
對開發者的限制多,優點是幫使用者過濾好軟體,但是否也可以變相為打擊對手的工具?
-----------------------------
iOS 是很好的OS,順不是很大的優點嗎?
(1) 有關Flash 的問題,無關Adobe 要不要放棄Mobile 的Flash 持續開發。
就以本人來說,我有時會想要用PC模式瀏覽網頁,網頁中很多Flash 是無法單獨跳出來看的。但我就是想看Flash ,除非所有的網頁都沒有flash,不然我還覺得的不自在。
Android 也知道Flash 的loading重,但Android沒限制使用者去用,雖然在256 MB RAM 的Android 手機上會常看到當機,但現在用1G Ram 的手機看還頗OK,這樣的進步不是很好嗎?
以此現象可知:
(A)Android 的態度是改善硬體及軟體功能彌補此AP的"吃資源"。
(B)但iOS 的態度是直接封殺此軟體。然後"教育"(或是限制)使用者不需要(或不要)用此軟體。
但無奈此(Flash)軟體早已經是主流,使用者通常不會想去一個的網頁後只能得到一半資訊吧?
限制不用不就是不自由嗎?
另外,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好像iOS 幾乎封殺大部分的Adobe 軟體。
(2) 有關MP3 及itune 馬克蘇兄似乎已講出我提出的思考點。
(3) 有關刷機的部分,抱歉本人無心但挖了一個坑讓vistac大大 跳下去
既然 vistac 兄說本人這種"不懂軟體但愛玩刷機"的人算是"使用者";且之前又說IOS 除了對"開發者"不太方便,不認為IOS對"使用者"有"不自由",那很抱歉本人就只能代表這種純正的"使用者"表達對IOS 的感想: IOS 還真的不是那麼自由。
本人以前喜歡在手機上搞怪,可以變化出很多可能性,應該很少有"使用者"有能耐在ios上作如此大變化吧!
(4) 對於Apple Map 我想 vistac 兄已經有思考到,所以不用多解釋了。
本人再次強調,無論是iOS 或Android 上都有一定的價值。用了Android手機不代表不想用iPad,我本人是希望兩大OS能繼續好好活下去。 我已不想也不會再多做辯論....總之謝謝vistac 及 馬克蘇 大大的腦力激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