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實在做產品與其搞一堆華而不實的功能和誇大不實的宣傳,倒不如把經費放在產品上,消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好的產品會怕人家不買帳?2. 重視顧客的心聲早期我在用hTC手機時,對他們的維修態度感到非常滿意;無論是到府收件或是網路客服,讓我感受到滿滿的誠意。3. 紮實的教育訓練我對hTC感到失望是在new one的紫光事件時候,當維修人員告訴我一切正常,紫光是因為「紫外線鏡頭」造成的,我覺得這太誇張了...4. 硬體選擇要平衡我總共用過4支hTC的手機(將近8年的時間啊),從感動機開始到M9,感覺hTC的硬體都不上不下的... 比鏡頭比音效都沒自己的特色,連最自豪的sense還常常當掉...5. 對台灣市場的態度要改變一下這個我想不必多言,單純政策上的問題吧。我愛支持國貨,但前提是國貨也要愛我們才行。
你都認為台灣人故意惡意中傷htc,不願意挺自家品牌,那htc還是趕快收掉算了,因為你這樣說表示台灣人都很討厭htc,這麼顧人怨的公司還有存在的必要嗎?Mongogoro wrote:確實是台灣人自己不...(恕刪)
HTC不是打算要賣給Google了嗎?? XDDD回歸正題1.HTC先搞清楚自己產品的定位到底在哪裡之前搞機海戰術結果同一年度 一堆自家手機定位重疊自己人打自己人定位重疊也就算了 還一堆半殘中階機常常這隻有A卻沒B.有B卻沒C同時滿足ABC的 只有旗艦機出一隻同時有ABC的中階機很難嗎?其他家做得到 HTC卻不行(不要叫我實際舉例.要我舉例分析.請付我鐘點費)2.你真的有在注意智慧型手機發展的歷史就會發現HTC很多設計.功能都是第一個or第二個使用的但HTC卻常常把之前手機大受好評的設計.功能拔掉隔一.兩代後再拿回來用然後被說是抄襲某某品牌3.不要在清庫存了去年出了一堆S400的庫存還賣得比其他家的S410貴現在還拿去年發表的A9s(P10)出來賣但至少A9s價格還可以希望不會再看到用P10的手機4.產品良率部分和元件供應鏈部分這不用我多說什麼吧!?從早期的旗艦機到現在的U11有很多代都有產品良率的問題(手機過熱.螢幕黃斑.相機紫光.間隙公差..等)元件供應鏈也不穩定.拿不到較新的元件5.廣告行銷策略這更不需要我多說了相信大家都可以看到之前有多失敗
i'm the one wrote:如果真的換掉了然後下...(恕刪) 要如何重返榮耀,我覺得先看一下第二季財報,看得懂的就知道要如何做了現在還在扯什麼寫手,什麼台灣人不支持都是假的,只是為失敗找藉口,只是為了找下台階而已!對事情沒有任何幫助!更有人說要提告,如果對方只是一般消費者酸民,不但無法得到什麼賠償,甚至落得財團欺壓百姓的惡名,對企業形象不但沒加分,反而更給人坐實中國企業欺負台灣人的惡質口實!拜託你們看清楚現在的政治氛圍,ok?更糟糕的是假設法院判酸民所說有所依據不就變成法院認證?搞訴訟這條路除了一時爽到激情的粉絲外對hTC半點好處都沒有!要重返榮耀,先砍一半人員吧Sony之所以能賺錢,他們手機部門員工僅有5000多人,本身僅專注於研發與行銷,生產製造全部委外!看看hTC的營業費用支出……還不講短期85億債務,180億應付款120億其他應付支出,150億的庫存…再不裁員,別說重返榮耀,明年就差不多可以收了…要救hTC,先裁1半員工…專注在研發與行銷,製造單位裁撤由專業代工廠如緯創、富士康代工因為他們有足夠量能去壓低成本而鴻海更有行銷通路,可彌補目前hTC無力維持線下通路的窘境每年只針對中高規市場推出3到4款手機因為透過裁員與委外生產,營業成本降低非常多,有利制定更具競爭力的價格雖不可能再挑戰前10大地位,但至少可以與sony一樣,維持一定的市場,至少維持現有年銷量1000萬支左右,就可以充分保持獲利以下轉貼部分htc財報,有興趣的可以去htc官網投資人專區觀看完整報告
聖神山 wrote:要如何重返榮耀,我...(恕刪) 看什麼財報???現在的手機已經走到飽和狀態..與NB/PC的需求一樣.與電視機一樣的境界...除了照相功能的演變.還會造成換機的需求以外其他就跟電視冰箱一樣.走入衰退及平穩期財報再好.業績再增長100%也激不起波瀾了.裁掉80%員工也沒差..它本來就高比例的採用派遣工.以規避退休金及加薪真的不要再做夢了..大勢已去.賣個好價錢.搞不好拿這些餘錢加上它手上六百多億現金.再去開發未來商品才是真王道威盛不是小蝦米要告贏大鯨魚嗎??告贏又如何??趨勢不再.自己又打壞名聲.卻一直做夢又有何用??如果拿手中餘錢去做"台灣特斯拉"必定能起死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