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w8788 wrote:哇勒客服還拿照片唬我說那是一圈防水橡膠條背蓋再用防水膠黏上去...(恕刪) 因為我自己拆開過蝴蝶2,這種防水都是用黏膠黏一圈來防水,出廠時黏膠全新、又很黏或許防水沒問題,用久了誰能保證黏膠不失效....因為這是沒有用螺牙來防水,根本不能做到永久防水。如果黏膠就能防水,那麼潛水艇製造商的防水做那麼辛苦幹嘛,全艦用黏膠黏一黏不就得了。所以手機廠商的防水真的是在賭人品。
有沒有人送過產品去測IP67/68 至少我送過IP67如果是版主寫得這樣 那也太弱了沒有IP67 不會有人把手機放進水裡 除非故意跳水廣告雖然下架 但是至少有人看到而買它 一堆人說水流 跳水那麼高下去 請問重力加速度要不要算進去?
midoyes wrote:apple手機有很...(恕刪) SONY測出來是手機瑕疵有給保固 要拉救援也請爬一下文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60919/777960.htm
赤心 wrote:每個防水手機都有寫...(恕刪) 防水手機會受潮!?那就是沒防水啊還是說要消費者隨身攜帶溼度計跟防潮袋(手機放裡面),用手機前先看溼度計,濕度在廠商的規範內才能拿出手機來用??只能說請樓主再試試,真不行就當作花錢買經驗,以後別再傻傻的相信廠商的話術。
看了一下結構之後,個人的想法是這樣,因為它是靠一條很細小的防水膠在做防水,並沒有什麼其它特殊的結構設計,所以基本上就是靠那小防水膠來密合上下蓋(我的鐵捲門搖控器裡的防水膠都比它粗),這種設計自然會有幾個問題.1. 怕摔跟彎曲就算它是黏著上下蓋,但被摔或彎曲,都可能導致它脫落或移位,雖然看不太出來,但些微的錯位,就會影响到氣密.上次我老婆手機掉地上,防水膠從耳機孔露出來.....2. 插槽,按鍵等位置最危險可以看到這些位置的防水膠為了讓出位置給這些"由內外露介面",該處的防水膠較"單薄",加上這些介面"震動"的較頻繁,像是插USB充動,有人插不進去就用力插,上下橋角度等,都可能讓原本就很脆弱的防水膠脫落.異物進入的風險也較大,看樓主其中一張照片就可發現,那個插槽邊有很多灰塵,該處的密合功能也會受到影响.理論上不應該會進去的,但因為外力"推"入,小石也能堆成山,不就有人分享過,插槽內有一堆棉絮.吸水過後,棉絮也會漲起來,雖然看起來不多,但氣密就可能受影響,何況這些都是最弱的部份.所以廠商也針對這點在做改善,想辨法移除這些介面,像是耳機孔不見了,充電孔也試著走向無線充電,Sim卡走向eSim,但這仍有一段路要走.3. 手機高溫高溫是老化的殺手,防水膠也不例外,所以溫度愈高的地方,防水膠老化的速度愈快.市面上的手機,"幾乎"都無法"永遠"保證以上這幾點不會影響到防水能力.它所標示的防水標準,都是新出機,防水功能未破壞的情況下.真的很在乎防水,那要找符合"軍規"的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