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ny419 wrote:
先不管成相原理為何
至少對照片(畫面)本身而言
畫素越多 = 越細膩的畫質
也正因為如此
各家廠商, 才會去強調, 自家螢幕的解析度 .... dpi有多高
UltraPixel 可以降躁, 避免畫質失真
但.... 這功能在低光原處, 才顯現的出價值
在光線充足的地方照相, 400萬畫素就是不如1300萬畫素
還是, 以上的理解, 都不正確?
確實不一定成正比
目前市面上的初階單眼相機, 即使使用像素低的CCD sensor, 一樣可以打趴手機相機的道理一樣
但一般相機的優勢來源是較佳的光學鏡頭
一般CCD sensor一樣的都是採用Bayer Filter的架構
(可參考http://en.wikipedia.org/wiki/Bayer_filter)
這類的CCD sensor先天就有色偏與與銳利度差的特性
如果都大家都是採用這類CCD, 那能比的就是像素數與CCD控制晶片的整體能力
例如目前公認照相較佳的iPhone, 並沒有Android旗艦機的高像素數, 但憑藉著高性能的CCD控制晶片
就將像素數所造成的差異給補上, 所以像素數並非相機好壞的唯一考量
至於UltraPixel雖然不是外傳的三層式的架構, 但因為一個pixel面積較大, 除入光量大外,
在一個Pixel鋪上RGB的Filter, 至少可以解決色差的問題, 至於銳利度的問題仍需靠後製晶片處理
, 就跟一般手機相機一樣...所以畫素並非相機好壞的絕對標準....
如果單看畫素數就認定相機的好壞, 就跟處理器只看工作頻率一樣, 都不是絕對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