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對於目前狀況的感想

習慣就好就是有人喜歡抹黑 ..

這兩天看文章都有種錯...

這樣每天鬥來鬥去有意義 ?
一種米養百樣人,光一篇文章解讀方式就真的有落差,然後也引出一堆人的憤怒反擊

互相攻擊嘴炮,說真的大家壓力都好大喔,一篇文就可以戰成這樣難怪人家說內鬥內行

台灣人真的很善良從眾性又高又容易被人牽著走(我承認我自己有時候也會)還不自知,



要是我說樓主他的意思是:

1.看到跟三星有關的文章就劈頭狂罵

2.H粉的不理性留言讓其他人對該品牌越來越反感


但用另外的一個角度去想

如果今天(引用上面)罵的人(1.)及發言反感(2.)的人都是***工讀生***

那三星的黑暗行銷術真的成功了


我怕上面用代入解釋不清楚

1.看到跟三星有關的文章就劈頭狂罵

2.H粉的不理性留言讓其他人對該品牌越來越反感

假設上面都 是 工 讀 生



我只能跟樓主說,三星的行銷真的成功了,也看了許多文章只看表面而見不到裡層的人



有時候,跳脫出來會看的很清楚!

我用htc one x我也不喜歡三星這支大野獸跟韓國運動上面的作風,

如果要標記的話我應該是h粉!大概是吧...

你又說我愛國嗎?的確,我愛這塊土地,愛為這塊土地付出及打拼認真的人民!

但我不會去攻擊拿三星的朋友(除非為了三星攻擊自己國家的產品及人民)

也不會去糟踏熱愛這塊土地為它付出的人民!

本來看戲好好的,真是的幹麻要自找麻煩攪和在這個爛局裡,因為版上不理智的人實在太多.

想太多了,這種節骨眼,只有本土愛國主義才推的動。
廠商都是以靜制動,HTC 跟 Samsung 都是一樣。
J.Roger wrote:
我怕上面用代入解釋不清楚

1.看到跟三星有關的文章就劈頭狂罵

2.H粉的不理性留言讓其他人對該品牌越來越反感

假設上面都 是 工 讀 生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或人生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最簡單的抹黑方式就是假裝是對方的粉絲
然後胡搞瞎搞到處開砲....
所以罵最大聲的也不見得就是真正的粉絲...有可能是臥底...

mpqzzpqm wrote:
最簡單的抹黑方式就是...(恕刪)




應該也有了 好怕喔
親愛的樓主大大

請問

如果我也想要在網路

一方面散布負面惡意攻擊行銷文

另一方面又要寫三星-極品-有縫-懸浮中猴-S4行銷文

或是

幫三星寫感性理性知性的漂白白文章

應該跟

哪一位三星鵬泰海南雞飯有限公司的主管聯絡????

寫完之後應該跟 哪一位韓國三星主子邀功領賞呢?????
aurora23714 wrote:
我絕得版主發這篇文章...(恕刪)


同意+1 新註冊會員還會跟人長篇大論?
那麼的有感而發?
還會回文辯論?


你好像有困難!
假鬼假怪
你該問問始作俑者是誰?台灣人不是吃飽閒閒去樹立敵人的。



使用病毒行銷詆毀對手的時候,千萬要記得切換帳號再來發言,這樣才不會被抓包,不然很糗地
潛水很久了,算一算我有htc one x 1隻、one s 1隻、flyer 1台、三星note 10.1 1台,連htc media link我都有買,這還不包括已退役的wildfire s、desire s,買三星平板是因為實用性戰勝個人喜好,我也不覺得我是所謂的htc粉,因為我沒有興趣把一隻1、2萬的手機當作我生命中很重要的東西值得大書特書,純粹只是用習慣罷了,但用了這麼多的htc產品一直很納悶,mobile 01常常都有htc 哪裡爛,哪裡有瑕疵,哪裡又怎樣的文章,又都在首頁或熱門討論,多到我都覺得很奇怪,手機不是可以拿來正常使用就好的嗎,他不過就是一個工具、一台可替換的機器,怎麼會有正常人每天、時常樂此不彼的發文討論、批評、攻擊,好像手機是生命中的一切,它有一點不如己意就像世界末日般的瘋狂抱怨,去修或換不就好了嗎,事實上很多問題可能10個裡面我有1個的機率都不太高,包含我周邊使用的人也不太遇到有問題的,其實有沒有工讀生的事情潛水久了心裡也有一些定見,但現在總算是有一個比較具體的證據了,黑心廠商固然可惡,但更可悲的是明知自己在用下三濫手段但依然幫助他們奧步成功並試圖去操弄人心的人,我也是開公司的,淺見認為各行各業都好,用實力光明正大地贏過競爭對手才是真正的成就,常常在玩陰的使用一些奧步打擊競爭對手早晚會有報應的。

齁齁齁阿輝 wrote:
台灣電子業這麼慘跟牠脫離不了關係你知道嘛!!??


我也是電子業的 台灣電子業慘 我覺得不能一昧的怪別人吧
我們因該先檢討自己 在說別人哪裡不好吧
我們台灣有沒有研發的能力 我想因該是有吧
但為啥都處於代工的處境 為啥部研發新的技術
或是打造自己品牌 施振榮先生的微笑曲線 技術品牌都在最高兩端
因為公司大多看到自己的利益
代工 利益本來就是來的最快 但技術永遠都在人家手上
台灣並不是沒有能力研發新技術 只是不想投資在這裡
人家可以輕易地打趴你 但你要有不被別人打趴的本錢
有了技術和品牌 我想被打趴的機會就小很多了
所以 別一昧的怪別人 先想想我們到底可以做到怎樣的程度吧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