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One採用40美元的鋁合金機殼,如改用三星S4那種薄塑膠殼可以再便宜多少呢?

喇叭洪 wrote:
今日鋁 現貨 189...(恕刪)

你說的沒錯...

塑膠部份,若是單純以前面提的單純射出卻是不是S4手機殼的完成型...
其實我在隔壁串也曾經提過,S4手機殼看起來並不是單層塑膠完成...
本串提的模糊地帶是"塑膠射出單一材質的成形",因為S4看似內部有花紋,外面則有包覆透明層,中間還有三星標誌,這三個部份應該是S4手機殼的所涵蓋的...

至於上面還有版友提到的塑膠射出製程和成本是針對單一成形,這部份我提到就算是台幣1元,基於產量、員工、塑料等,1元台幣成交並非不行,這部份只能算花紋的那層罷了...
但是外面包覆透明層(類似保護),目前暫定比照NOTE2,也不貴,而中間三星標誌並沒有突出觸感,應該是夾在兩層之間,如果是夾在中間,材質就不需要用到多好,因為只能看不能摸也不怕掉,即使將這邊成本算算,就算估個10元也算很貴了,而這樣說的價格,並非製造成本價,而是"塑膠廠能交給三星的價格",更何況我也列出了"製程、產量、員工做工等成本",而且是台灣廠商的議價範圍...

其實前面有人硬扯蝴蝶機也是塑膠進來,其實HTC在手機殼有個地方比較費工,就是標誌"hTC"...
塑膠機身的蝴蝶機,標誌hTC是另外電鍍的(我不懂怎樣鍍),但我只知道那是另外做的,台灣也有些電鍍小標示的工廠,這個做工材料是很便宜,因為只有標示,但是產量比起塑膠是低很多的,整體上這標示成本甚至不比單純一體成形低(不太清楚),S4是夾層的標示不太可能電鍍,ONE則是一體成形...
S4周遭不鏽鋼圈則不是我懂得部份,但可分開做總是比較便宜...

很多產品,做工比材料貴並不意外,塑膠部份我連塑膠廠大約能提出的射出機、射出機價格、開模、產量、粗估手機殼重量能用到的材料亮、人工(1人能管幾台射出機)都有提出...
我所提的10元"並非毛料價格",是"連工帶料",手機殼的電池承座是算進去的...
因為產量是關鍵點,產量影響價格是很重要的一環,所以我也好奇ONE的金屬機身"連工帶料"粗估範圍是在哪?其實你提的CNC並沒有提到產量做工(不是問幾絲,那部份規格我不懂)這部分,你提的目前看起來僅在物料成本,不是完工交給HTC的成交價...

askeir7 wrote:
單純的熱壓塑膠射出是...(恕刪)
我不會用金屬殼 因為金屬是熱的良導體 冬天時 赤腳分別踏在鐵板跟塑膠板上 哪個比較舒服 這才叫做人性化

shaoelm wrote:
我不會用金屬殼 因為...(恕刪)

我不會用塑膠殼 因為塑膠是熱的不良導體 夏天時 赤腳分別踏在沁涼鐵板跟悶熱塑膠板上 哪個比較舒爽 這才叫做人性化

喇叭洪 wrote:
首先鋁合金其實不貴,...(恕刪)




我去門市摸過應該制造流程是:

擠型廠出料.裁切.模具冷鍛成型.治具NC多軸穿孔滾邊細加工.拉線髮絲處理.陽極處理

40美元 只能說聽聽就好 這種加工報價會被打槍的!

becool996 wrote:
夏天時 赤腳分別踏在沁涼鐵板跟悶熱塑膠板上 哪個比較舒爽 這才叫做人性化

夏天的時候赤腳踩在鐵板上
或者是
冬天的時候赤腳踩在鐵板上
應該都是非常非常快樂的舉動
這個讚...

金屬殼質感是真的比較好啦
對散熱也好,冬天的時候應該還挺溫暖的
塑膠殼是真的容易刮來刮去
KM (D7D + 24-105 F3.5-4.5) + Sigma(30F1.4 + 70F2.8 Macro + 28-200F3.5-5.6)

becool996 wrote:
16G定價19900...(恕刪)


本人從有智慧型手機以來,從不看新上市的手機(都是買二手的),這次就是去了一趟大潤發看了new one的實機,那金屬機身的手感,加上zoe的功能,讓我著了迷,才願意無視其價格日也等夜也等,苦苦等著"新一"的到來,因此若是改塑膠殼,或許我這陣子就不會渡過苦苦等待的日子了
塑膠的成本真的很低,以前可以換殼的時代
一個4~5百。。真的暴利
現在手機殼大都用PC或PC/ABS的材質下去做的
原料一公斤不會超過100
加上成本一支手機殼要多少
保守說就20元以內吧
所以金屬殼是真的C/P值比塑膠殼高太多了
我的感動機也算1/3金屬殼
質感真的好很多
花點時間就能看到有水準的見解,很開心。對沒營養的內容,已經學會自動跳過,沒感覺了。

長見識了,謝謝!

zeus2747 wrote:
就小弟的淺見...基本上以外型來看,肯定是一塊適當裁切呎吋鋁合金下去CNC铣床切削。
至於鋁合金的等級,小弟淺見並非多高檔的鋁合金(跟我每天摸的7075鋁合金與鈦合金比的話),本身材料價位並不高。
但就加工方式來看,如果以小弟公司計價來看,以三軸加工機加工,每小時量產工錢約在300台幣。如果是以公司五軸加工機來計價,每小時是1200以上,視加工的難易度價位也有所不同。
但看過加工的影片及通路展示機把玩,小弟的淺見認為是以三軸加工機處理,遇到側面再以架立牆方式加工,當然這樣會消耗更多的加工工時。
樓上有人說沖床等等莫名其妙的方式,我只能說太神了。不會有工程師傻到壓出型的產品還需要再拿"球刀"出來做曲面精修,除非他本身就是一個擠型件。這不只消耗成本,甚至是增加製作工程和耗時的做法。
小弟有去把玩過展示機,我相信能做這樣的產品良率又高的公司計價肯定不低。畢竟我發現每隻手機外殼的公差都在3絲內。但就工時上,以這樣一個機殼小弟經驗告訴我,是絕對高成本的做法。
NC加工完還要在經過打磨,瀝程,固熔,冷凍,上漆,等等...繁雜的程序。前前後後的成本是相當可觀的,就以一個小小的鋁件來說啦。
但一個殼到底實際成本在哪,小弟資歷甚淺,且與小弟加工產品性質不同,我就無法衡量出實際成本了。
只能說當我看到那段影片時,我還蠻感動的,比起我每天做的都是飛機零件來說,我多麼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做生活上常見的產品。畢竟做的飛機零件都是外銷代工,沒有一樣跟我生活上有任何關係,多無趣。(恕刪)
個人認為,HTC 的財報,與未來一季的預估,給樓主一個完美的答案了,賣越多,賠越多......

iitsunny Chen wrote:
個人認為,HTC 的...(恕刪)


去年的HTC在消費者信心和品牌形象失了很多分
如果以HTC是用承擔部分虧損來換取品牌形象及消費者信心重建
只要是還在可承擔的合理虧損範圍
這點損失比較起來其實是划算的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