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5/18更新】Desire螢幕假象,chankc不說真相(Desire事件懶人包)

JasonQ wrote:
色偏 or 過飽和的...(恕刪)


的確是人眼可以接受,至少小弟還可以接受,

不過能接受還是無法代表同等,因為同等就不需要用能接受來形容了不是嗎?

邏輯上還是不能等同於480*800

不過可不可以號稱,當然可以,

很多女生不也都號稱165實際160,反正有人會信就好。

在商業界 "號稱" 的手法可多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早期AMD打INTEL的CPU時,

所標示的規格是以類似效能的INTEL時脈做標示,

實際時脈卻低於該時脈,當然時脈並不絕對代表效能(現在普遍人都認同)

但當時由於INTEL的洗腦可是多數人奉為圭臬,

AMD不得不跟進。

而現在AMOLED也只是以類似TFT的解析度標示,效能好像也差不多,

但小弟只是想表達差不多不代表等於。
不做不死
max80686 wrote:
的確是人眼可以接受,...(恕刪)


不對喔 ~

VESA Standard早就規範了何謂Resolution ~~


之所以用B/W 是因為杜絕爭議 --> 否則, 16.7M colors VS 262K colors 或是 B/W display VS. 16 colors Display 要如何用Resolution 來比較?

您所列出的照片, 都只是Sub-pixel的不同排列方式, 每種方式都有優缺點, 每家的技術專利也都不同, 但是並不是代表所謂的Resolution (解析度)的差異喔 ~



小弟很疑惑的一點, 明明就有VESA Standard做為規範, 全球VESA Display製造商也都遵循這樣的規範, 為何這位大大仍要用自己的標準來定義呢?
JasonQ wrote:
不對喔 ~VESA ...(恕刪)

參考這

is simply the physical number of columns and rows of pixels creating the display (e.g., 1920×1200).

if the screen is 10 inches high, then the horizontal resolution is measured across a square 10 inches wide. This is typically stated as “xxx lines horizontal resolution

這能說明什麼? 單位距離內所能形成的點數? 您確定AMOLED單位距離內形成的實際點數與TFT相當?

只要由subpixel的放大與錯位可以組合出較高的解析度,那為何TFT不採用此一技術,

而要採用傳統的排列方式來增加成本與降低良率?

如果您懂請明說不要再打啞謎。

若您有相關資料也請不吝分享給小弟,好糾正在下錯誤的觀念。


之所以用B/W 是因為杜絕爭議 --> 否則, 16.7M colors VS 262K colors 或是 B/W display VS. 16 colors Display 要如何用Resolution 來比較?


colors是色階與解析無關

黑白電視 與 16色 要比較解析度很簡單, 如上述文中所提到單位距離內所能呈現的點數,

只不過黑白電視只是單點明暗變化,彩色電視以3subpixels做變化模擬色階,當然可以比較解析度。


您所列出的照片, 都只是Sub-pixel的不同排列方式, 每種方式都有優缺點, 每家的技術專利也都不同, 但是並不是代表所謂的Resolution (解析度)的差異喔 ~


當然是不同的排列方式,小弟是強調其共通點在於沒有share subpixel 給兩個 pixel 的例子。

小弟很疑惑的一點, 明明就有VESA Standard做為規範, 全球VESA Display製造商也都遵循這樣的規範, 為何這位大大仍要用自己的標準來定義呢?


您真懂規範怎麼會提出上述的質疑?
不做不死
JasonQ wrote:
不對喔 ~

VESA Standard早就規範了何謂Resolution ...(恕刪)


Jason兄一直提到VESA Standard.
我經不住好奇的查了一下.但因需要Charging或account.

可否請Jason兄PO出VESA Standard對於Resolution的Identification.

謝謝你.
Kaku0110 wrote:
Jason兄一直提到...(恕刪)


看了您的文章,不禁反省是不是由於語文的緣故才會與J兄雞同鴨講?
不做不死
max80686 wrote:
參考這is simp...(恕刪)


http://www.nouvoyance.com/files/pdf/measuring-pentile-display-resolution-vesa-standards.pdf

第七頁開始, 有引用VESA規範 ~

補充說明一下: VESA本來有提供Free Standard, 但是後來要收費才能看規範 ~


To. Kaku0110大大

確實要收費, 但是網路上可以搜尋到其他人引用的規格
max80686 wrote:
參考這is simp...(恕刪)


"colors是色階與解析無關

黑白電視 與 16色 要比較解析度很簡單, 如上述文中所提到單位距離內所能呈現的點數,

只不過黑白電視只是單點明暗變化,彩色電視以3subpixels做變化模擬色階,當然可以比較解析度。"


當你選擇用對Samsung OLED的R+G+B做為Resolution的最小單位的同時, 不就把色彩表現能力當成評量Resolution的依據?
在這樣的情況下, 以相同的標準, 要如何比較B/W Display VS Color TFT ?


Resolution所代表的是畫面的細緻程度, 當您納入了色彩表現能力來做評量, 不就是把兩項數據合一, 一並比較?


補充說明:

您所引用的Wiki資料, 只代表單位面積內的點數, Wiki中並沒有告訴您這點數是要用Black or White or Color來定義 ~

"if the screen is 10 inches high, then the horizontal resolution is measured across a square 10 inches wide. This is typically stated as “xxx lines horizontal resolution"

PS. 這篇我也查過, 後來找到VESA Standard以後, 才解除我的疑問 ~


max80686 wrote:

只要由subpixel的放大與錯位可以組合出較高的解析度,那為何TFT不採用此一技術,

is s...(恕刪)


這個我想應該是那個Pixel 排列的專利公司
已經被SDI買走了,之前友達跟華映都有拿到授權
但是被買走,我就不知道後續了

另外就是這個技術不見得一定可以Cost Reduction唷
因為在光罩設計,就要重新排,
另外就是在驅動上還要花心思, IC要另外花錢
以這樣的話,花這個功,不見得有報酬的情況下
沒有人會貿然導入!
JasonQ wrote:
"colors是色階...(恕刪)


感謝您分享的文章還需要點時間消化,

不過嚴格定義的解析度與細膩度間的微妙變化,小弟未能明瞭,

若您願意也可做個詳細典的解釋。

依小弟初步感想 該篇文章只代表其測定的規範,

如同耳機出廠都有標示斜坡失真度是一樣的意思,

但是否經由機器判讀出來失真度較低的音響或耳機就能擁要較佳的聲音表現,大家都知道不盡相同。

AMOLED的作法的確是可以較低點數達到該文規範的解析度,

但這充其量不過是欺騙測定儀的方法,

與增強回授以降低失真率雷同,雖然測定數字會較優,但實際感觀上卻是降低的,

小弟並不拘泥於解析度此一被定義的名詞,(要說小弟固執也可以)

而只是單就人類感官為出發點去表達,所以將解析度一詞改為細膩度!!

AMOLED固然能達到機器判讀的解析度,但實際上優劣則不可只由規範判定,

充其量規格只是讓說明書好看點。

在此也統一更正小弟前幾篇文章解析度一詞,為細膩度。




不做不死
hungfu wrote:
這個我想應該是那個P...(恕刪)


貿然導入倒不至於,但至少也可以進個實驗階段,

有專利也不會成為廠商賺錢的絆腳石,不然怎麼會有告來告去的戲碼上演,

商人為了利益,專利可以只是參考。
不做不死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