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菲爾 wrote:
又。企業規模當然是主要原因。
只要你錢夠多,就肯定可以撐到營利的時候。
台灣有個俗語,叫做戲棚下站久就是你的。
對於電子業這種以規模取勝的產業,這是非常好的寫照。
看看蘋果、MS、GOOGLE、AMAZON、BZ等,哪個不是以規模取勝?哪個不是現金為王?
說啥內容、專利、技術、管理,那都是唬人的。那都是事後以成敗論英雄時候找出來的原因。
規模夠大,自然現金流多。
現金夠多,就可以把規模撐大。
差別僅僅是在於中間浪費多少錢的問題。
錢浪費少,叫做管理良善,快狠準。
錢浪費多,叫做臥薪嘗膽,十年磨刃。
或許有人看了不爽,但是以我看來,這才是真理。
那你要不要問一下,紅色字部份的公司是剛成立就有極度龐大的資本嗎?
要不要去研究一下蘋果公司的奮鬥史?要不要去想一下Google剛開始成立的宗旨以及後來的轉變?
企業規模和資本當然可以視為企業的優勢,不過也僅止於優勢而已,如何運用優勢創造更多優勢才是你現在看到的,但你沒注意到上述企業在取得龐大資金之前做過了哪些努力及付出才獲取了今日的資產及成就。
內容、專利、技術、管理是在成功之前就有在做的,只是人是一種標竿動物,會有人去研究這些企業成功的秘訣及原因,然後分析之後就會得到你所說的內容、專利、技術及管理這些層面的與眾不同之處。
所謂的真理不是只看到後端人家有錢去砸人買技術,而是要連同一開始怎麼在被人砸的社會中攫取資金及技術的奮鬥史一併考量。
另外別把規模想的太偉大,偉大的Nokia還曾經是世界上手機界龍頭...你要說Nokia資本和規模不夠大嗎?你現在敢講Nokia是以規模取勝嗎?
規模,只是讓你能吃老本吃得久一點而已,沒辦法用資本創造更多資本,早晚還是會把家敗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