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公司靠綁約、賺通話費,手機是工具。
HTC手機賣越多越賺錢,電信公司是工具。
工具啊!就是工具..在商言商..
中華電信制定價格策略的人搞不清楚,反而替HTC把客戶推出去買空機….
買空機的人多,中華電信少賺綁約客戶,市占率也受影響,以後大批議價手機的空間降低,利潤也降低。
怎麼想,都覺得中華電信很笨。
反觀HTC,不管是空機或綁約,HTC都賺錢。
因為買空機增加,我覺得HTC坐享漁翁之利:
(1). 讓實體通路(例如蔡家XX)有賺錢機會,增加銷售,綁住實體通路。
(2). 告訴電信業者,我HTC非吳下阿蒙,以後賣我的手機要排隊,營造 “商業談判不對等” 的開始。
(3). 在電信業者跟通路商,HTC跟Apple是同Level的,從品牌地位下手。這可從啥 ”…Apple killer”來呼應。
(4). 藉機抬高電信業者購機成本,再轉嫁成本給客戶,增加HTC在電信業者的銷售利潤。
(5). 利用態勢,返回議價面板零件供應商的成本及交期;我想韓國已看到HTC的企圖心,所以才不供貨給HTC。(雖然韓國原本就是先顧他們國內業者)
(6). 等面板零件供應商優先供貨,量大價格降後,改個面板,又推出新手機,利潤更好。
HTC都是贏家。
中華電信呢?我想不出他到底"增加"賺到什麼?就是鎖住那些原本沒有無限上網的客戶嗎?
放棄客戶、放棄佔有率、放棄消費者心中的印象…
真是X…
如果其他家電信業者:
(1) 反其道而行,犧牲利潤,比先前iphone更殺的價格,利用HD的氣勢,賺2年綁約客戶,提升市占率,數字告訴HTC市占率增加有多少,做為未來議價空間。
(2) 告訴iphone及其他品牌,經我手中的手機就是賣得好,跟其他品牌談時,自然形成不對等談判地位。
講難聽一點,電信業者就算把手機價格賣爛了!也是商業手段之一,就算手機業者恨它,但是又愛又恨,因為我手機的量就是大嘛,不然你要怎樣…
說不定其他兩家台灣大哥大跟遠傳,提供的價格會吸引客戶大搬家也說不定。
如果他們推出綁約2年每月1349,價格0元,加8G記憶卡 (跟iphone專案價格跟32G差價比較),請問你會在4,990跟0元中選誰?
是說IP4的進貨成本比HD的進貨成本低嗎?
還是說用IP4的用戶會讓中華比較有賺頭(例如有比較高的機率使用加值功能)?
還是蘋果逼中華這麼做不然不讓他賣?
中華為什麼會這樣做?
有沒有哪位大大能夠揣測的為小弟解釋一下?
我不懂行銷,以普通的消費者來看這個方案只會感覺划不來,中華應該沒有必要讓消費者覺得划不來吧?
還是HTC拜託中華賣,中華不想賣所以亂賣?
小弟我真的想不通,拜託各位大大開釋一下.............謝謝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