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為什麼是4XX萬素??

想當年...
最先放棄追求畫素的是單眼相機~
因為當新款APS片幅畫素越做越高 卻也贏不了老全幅機的質感時,
很多人開始了解到畫素不等於畫值。

再來DC們也慢慢覺醒,在被一些類單眼打趴後,開始追求片福大小,也放棄了單一追求畫素~~
讓喜歡拍照的人 開始慢慢認識: "什麼叫做畫素不等於畫值"。

這樣的現象 今天終於到了手機上,
是手機相機展新的一頁,對於相機愛好者而言是令人感動的一刻,
NOKIA 與 新一的相機或許現階段還有很多改進的空間,
但是他領導手機群們近入拍照的新領域,
就像當年的單眼與DC走過的路一樣,
有手機的人也將開始覺醒 也將慢慢認識到畫素不等於畫值。


400萬夠不夠?
依照目前的技術來說
400萬是該片幅大小的上限了!!
比照現階段APS片幅固定在約1800萬畫素左右(CANON),
面積換算成HTC的 1/3' (* 3層) 感光面積
400萬畫素已經高出不少了~~
再增加畫素將會對於現階段畫值有很大的挑戰~~
並且會面零另一個問題"電子雜訊"

所以相信不是他故意不給,是他還不能給。
這問題沒啥好吵的
大家吵來吵去,還不是繞在畫素、片幅
但是,大家都只談到決定最後影象的一小部分
沒錯,畫素、片幅只是決定最後影象的一「小」部分

從光進入手機(相機)感光,一直到成相、成為圖檔
決定最後影象的,怎麼會只有畫素、片幅而已
舉凡鏡頭、光學路徑設計、ccd、處理器、軟體…全部都決定影像
要拍出好影像,以上缺一不可

我個人以為,htc的縮小畫素、加大片幅的設計
其實對於夜拍比較有利,尤其是雜訊
至於光線充足的地方,是不是較飽和、銳利,這點有待實測

再說,手機拍出來的圖檔都是jpg吧
也就是說是經過壓縮的
所以,手機內部處理影象的處理器及軟體也很重要啊
因為,要把光的訊號轉成jpg咩
這兩者沒搞好,測光、白平衡不準;照片被壓縮的銳利度不足…
如此,有再強的片幅、鏡頭也沒用啊

再提一個,手機都是數位變焦吧
數位變焦是處理器及軟體解算出來的吧
如果這兩者不行,你說咧…

我說這麼多,都是就事論事喔
我可沒說htc好不好喔
反正,大家買來用了就知道了咩
東西都還沒拿到手,你怎麼有辦法知道好不好?!

可小果 wrote:
覺得四百萬畫素就夠的人,
請一人一封信告訴HTC請他別在提高畫素,
萬一之後又提高了,請大聲砲他,


我就是覺得四百萬像素就夠的人,不過我沒有無聊到去寫信給 htc
我有一台老相機, Nikon D2X, 配上傻瓜鏡頭 35mmF1.8

我用這台拍我的小寶貝歡樂照,畫素都開在中等或是小(6M/3M pixel左右),因為我知道這些都是生活照,我只會在螢幕前觀賞,我沒有放大照片檢查毛細孔的習慣,用高畫素只是增加縮圖的麻煩而已。

我衷心希望有個手機能夠提供比較大尺寸的 sensor, 和比較低的畫素(去邊後還有 1920x1080 以上就可以了,三百萬到四百萬畫素應該是最佳選擇),配上大光圈和高品質鏡頭,確保每個畫素都有最大的進光量,讓我可以輕鬆的用很高的成功率拍到很不錯的相片然後上傳到網站上與朋友分享。

雖然這樣子的手機拍照能力還是遠遠比不上我那台老磚塊 D2X, 不過相信有這麼一隻手機,我的老磚塊出動的頻率就可以降低很多了。

至於那些標榜上千萬像素的手機,你覺得那些手上有中高階DC甚或單眼相機的用戶,在需要高畫素的場合,會考慮使用手機來拍嗎?那麼小的 sensor 搞出來的千萬畫素能拿出見人嗎?

雖然 New One 很吸引我,不過很遺憾的是我才剛換手機(Xperia),大概無緣買這台了。也衷心希望 htc 秉持這個初衷,下一代的手機也保持這個特色,我綁約到期換手機時一定會捧場的!





現在手機照相功能幾乎是必備的

看了很多人對於畫素與畫質的迷思與誤解,我想在這提供一些想法給大家參考

本身玩攝影超過 10 年,從早期的傳統底片到現在的數位單眼,在攝影上燒到掉不少錢
現在從事的研究也常接觸到超過 2000萬的影像設備,對影像的了解絕對稱不上專業
但還懂得一點皮毛,以下如果有任何謬論還請專業人士以與指教

這裡不談顏色,這太復雜也很主觀
(其實有科學的量測工具,但我想一般民眾只考慮發色是不是自己喜歡的)
這裡只談畫質好壞

相片的畫質好壞大至可分為

1. 解析度
2. 影像純淨度

先來談談照片的解析度

解析度有科學的定義,基本上就是辨別兩點距離的能力,比如說當兩點距離小於 0.1mm,
大部分的人都只會把他當成一點,那大部分的人眼睛的解析度便是 >0.1mm
當然科學上或業界上不會如此表示,單位有很多,lp/mm 是常用的單位
意思是 1mm 的距離裡可辨認幾條線,以上面的例子,一般人眼睛的解析度是 <10 lp/mm

知道解析度科學上而非主觀的定義後,我們再來討論影響解析度的因素

影響照片解析度大至有以下幾點

a. 鏡頭
b. 感光物件解析力 (底片是底片銀鹽的大小及均質度,數位則是畫素)
c. 感光物件大小 (底片、CCD 或 CMOS 的片幅大小)
d. 觀賞或成像方式
e. 數位廠商後處理的能力 (影響很大,但無客觀數據及資料比較,在此不談)

a.鏡頭

決定照片解析度,鏡頭的好壞占了一半以上的因素
鏡頭本身的解析力是絕對值,同一顆鏡頭用不同的感光元件,相片呈現解析度或許不同
但鏡頭解析力不變

b. 感光物件解析力


感光物件解析力本身也是絕對值,不會因鏡頭改變
以數位來說,基本上感光元件的解析力與像素的平方根呈正比,同樣大小的感光元件
800萬畫素大概解析力會是 200萬的 2倍,但感光元件的製程會影響解析力


以 Nikon D5200 ,2400萬畫素的單眼而言,他解析力理論質為 4000LPH,
但實際測出來約為 2800LPH
http://www.dpreview.com/previews/nikon-d5200/12

與 1800萬畫素的 Canon 600D 實測值 2500LPH 相去不遠
http://www.dpreview.com/reviews/canoneos600d/11

影響的因素很多,其中當畫素越高,單位感光元件的體積越小,電路產生的Gap 在其中占
的比例也會變高

當然有很多的方式可以改進,如 Canon 的設計,可有效的降低 Gap 的影響
http://www.dpreview.com/reviews/CanonEOS50D/images/features/mlenses.jpg
還有 Sony 的 Exmor RS 背照式感光元件

但這些都是由 RGB 三色原於同一平面所構成的影像,其解像力是遠低於由三層感光層所
構成的 foveon x3




鏡頭與感光物件解析力常用的表示單位不同,這裡我用100當作最高解析力

當鏡頭解析力為 100,而感光物件為 50 時,你所得到的影像解析度只會有50
相反,當鏡頭為 50,而感光物件為 100 時,你所得到的影像解析度也只會有50

所以高畫素 = 高影像解析度嗎?? 不!! 如果你用了爛鏡頭,給你1兆畫素的感光元件,
你拍出來的效果也遠低於別人 30萬畫素拍出來的


c、d 影響的因素則更多人忽略了

c. 感光物件大小

玩攝影的人常追求大的感光元件不是沒有原因的,而原因也不只於追求影像的純淨度

拍婚紗在底片時代沒人在用 135底片(傳統大眾用底片,也是今數位單眼的全片幅)
大家都用 120底片,但在商攝,抱歉你如果"只"用 120 底片,你大概很難找到工作

雖然現在基於成本考量,婚攝早已大都用全片幅數位單眼(甚至有些平價婚攝只用 APS單眼)
但一台要價二、三十萬的最高階全片幅數位單眼,依然打不進商攝市場,在這領域,
用百萬等級的數位機背才接的到單

因為感光元件越小,對鏡頭解析力的要求也會越高,以數位而言,同樣是800萬的 CMOS
手機大多是用 1/3 吋,對比近幾年很紅的 M4/3 類單,兩 piexl之間的距離相差4倍
這使的在同樣的條件下,手機對鏡頭解析力要求高過於 M4/3 類單的4倍

也就是說,如果你類單最後要得到影像解析度為 50的影像,鏡頭解像力只需 50
而手機卻要有一顆解像力高到破表的 200 才能達成!!!

相反的,如果你手機有一顆完美的鏡頭,解像力100,要得到同樣的效果,M4/3 類單
確只需要 50萬畫素便可達到相同效果

你覺得你的手機有顆完美解像力的鏡頭嗎?

d. 觀賞或成像方式

當你有100分的影像,但卻只用50分的播放器播放,會有100分的效果嗎?
當你拍出1000萬的完美影像,用1080P 的播放器播放,永遠只有 200萬的效果
有人說 1000萬的影像縮成 200萬,效果會比 200萬的影像,直接用1080P 的播放器播放效果好
這是完全錯誤的! 如果你200萬的影像也是完美的影像,用1080P 的播放器播放出來會跟
1000萬的完美影像一模一樣!

影像輸出的方式還有洗成照片,基於一般人的需求,8*10 吋的照片大概會是可能會洗出來的最大尺寸了
為了要獲得好的品質,300dpi 是需要的,而就算要以 300dpi 洗8*12 吋的照片也只需要
8*300*10*300= 720萬畫素,再再說明手機的畫素之戰(其實一般數位相機也是),只是商
人的宣傳噱頭罷了

而且比起要擔心你每一張手機拍的相片能不能洗成 8*10 吋的照片,擔心手機感光元件尺
寸過小,且品質參差不齊的鏡頭能不能撐得起超過 720萬畫素還比較實際一點

事實上手機前鏡頭拍出的照片差,也和畫素完全無關,前鏡頭品質普遍不良,還有搭配更
悲劇更小的感光元件,才是真正元凶!



影像純淨度

撇除抹的誇張的後處理,對於數位而言影像的純淨度在於訊號/雜訊比(S/N)的好壞
S/N 與單位感光元件進光量有關,雖然背照式感光或 canon 前透鏡的改進,都會增加進光量
但都比不上加大單位感光面積大小來的大

大家推崇的手機相機王者 Nokia 808 PureView 優勢從來不是在那 4100萬畫素的噱頭,
而是他那比大部分 DC 都還大的 1/1.2 吋感光元件(一般手機的6.25倍)
感光元件大的好處,我上面已經有說明,加上使用蔡司認證的鏡頭使他的照片解析度遠高於一般手機

但事實上我覺得他最失敗的就是他那高達 4100萬畫素的選擇!
就算是全片幅的單眼,也沒幾隻鏡頭能通過 4100萬畫素的考驗

相反的,在這小感光元件塞進 4100萬畫素,使他單位感光面積幾乎與一般800萬畫素的手
機相同,造成他悲劇的夜拍


加大單位感光面積除了目前已經應用到極限的製程,只有兩種方法
加大感光元件尺寸,或是縮小畫素

至於畫素要縮到多少? 從觀賞方式再加上鏡頭解像力回推便可知道答案,多的都是幫記憶體找市場的菩薩



最後來聊一下許多人關心的放大截圖問題

職業攝影師幾乎很少在放大截圖,除了新聞記者,有也只是很小比例的裁剪
除了本身的構圖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影像品質的維護

小比例裁剪不是大家關心的重點,當主體過小時,放大兩倍的裁剪是常有的事,我想很多
人還常超過兩倍裁剪

裁剪第一個影響的是影像解析度,兩倍裁剪和使用小四倍的感光元件相同
會使其對於鏡頭解析力的要求提高一倍

放大裁剪也會影響影像純淨度,雖然放大後 S/N 不會變大,但波峰不變,波幅確變大了
,雜訊的粒子感變粗,影像也會變粗糙


原本就已經不好的影像,經過超過兩倍的放大裁切,我想那影像品質已經不是悲劇能形容的...



所以你真的需要手機相機有如此高的畫素嗎??
還是你只是另一個被廠商催眠的受害者?
如果想要一邊錄影一邊數位變焦,400萬畫素的那台就不要考慮。


在相機版,有段時閒一直討論APS-C需不需要24MP這麽高像素塞進小小的感光元件。當然這是有它的優缺點~不過手機不比單眼,把13MP塞進更小的sensor但受光量不足隨時都會變成悲劇除非能剋服光的因素但終不成一直拉大光圈~

把手機的感光元件增大讓我感到非常的意外,以後照相手機的發展變得無限可能~成像有可能會取得更好的提升。

我不能說4MP+Ultrapixel能滿足所有人,但絕對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HTC ONE雖然只有 400 萬像,卻是完全不同的 UltraPixel 鏡頭,與其他1000萬以上機種之實際拍攝效果比較還是要真實測試後才知道。
faraintw wrote:

大家推崇的手機相機王者 Nokia 808 PureView 優勢從來不是在那 4100萬畫素的噱頭,
而是他那比大部分 DC 都還大的 1/1.2 吋感光元件(一般手機的6.25倍)
感光元件大的好處,我上面已經有說明,加上使用蔡司認證的鏡頭使他的照片解析度遠高於一般手機

但事實上我覺得他最失敗的就是他那高達 4100萬畫素的選擇!
就算是全片幅的單眼,也沒幾隻鏡頭能通過 4100萬畫素的考驗

相反的,在這小感光元件塞進 4100萬畫素,使他單位感光面積幾乎與一般800萬畫素的手
機相同,造成他悲劇的夜拍
(恕刪)


Nokia 808 PureView 夜拍根本不會悲劇
Nokia 808 PureView 大問題是夜拍的對焦[每次都給你紅框除非到創意去調對焦]
以上內容由各造字機構提供為純屬隨機拼湊性質,僅作參考,使用者應明瞭其參考性,審慎考量本身之機率風險,使用者若依本資料抒發生任何狀況須自行負責.
會影響照片品質的因素很多很多
不能單憑畫素多少來判斷

直接拿圖檔來比才是真的~
畫素只是照片尺寸比較大張而已XDDDD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