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台灣製造 賣台灣是真的賣比較貴 還是無法便宜?

稅的部分有道理,但

鵝竿將 wrote:
關稅:電子零件產品進口 (包含原物料)


既然不管內外銷都是MIT
這項變因就不應該算在內
外銷機還不是先進口原料再組裝外銷
進口關稅都包括在成本內了
既然稅金沒辦法解決

還是趕快加入狐狸康想推動的國內各廠家一條龍的產線吧
盡量都用國內的面板、cpu、記憶體等
壓低成本賣國內國外都賺更多啊!!!
no
鵝竿將 wrote:
是真的賣比較貴 還是...(恕刪)

鵝竿將 wrote:
是真的賣比較貴 還是無法便宜?

很多人在吵的
為什麼同樣的國產貨會比國外還貴?

難到省下過鹹水的運費還比較貴?
國產廠商黑心只賺台灣人的錢
好貨都外銷 B貨都內銷等

先不論這些 先來看看 創造同樣產品
台灣硬是比國外貴的原罪在哪?

第1點 叫做 {關稅}
別以為台灣加入WTO降關稅巴拉巴拉的政府的鬼話
首先 電子零件產品進口 (包含原物料)
先收你40%的關稅
雖然 高通 的CPU是由偉大的台積電生產
問題是紅茶店假如要買高通CUP是要跟誰買勒?
當然還是跟高通 不可能直接跟台G店購買
然後高通有因為台灣生產就給台灣優惠價嗎?

你想太多了!!沒加個兩成賣就給你就該偷笑了!!
沒事再來給你個斷貨 好讓他繼續喊價

由於太多零組件都必須仰賴進口
(主機板?GUP?RAM?電池?貴金屬?)
你想想一支手機有多少零件必須仰賴進口?
每進口一樣零件 就是40% 再40% 再40%
還沒賣成本就先拉快一半起來 要便宜怎麼可能?

當然政府為了提升台灣產品競爭力
台灣另外有外銷優惠的稅法
進口零組件如果做外銷產品是不收關稅的
所以台灣消費者先被扒第一層皮


不針對htc或者任何商品
您知道為什麼有「台灣組裝」的產品嗎?
知道這些關稅是有辦法「規避」的嗎?
我不知道htc或者任何產品是否有用任何方法去規避這一部分稅款
但我可以保證、只要是生意人、一定就會設法以「品項名稱」或者其他方式來節省關稅
台灣商人什麼不會、合法避稅最行
只要接觸過貿易的人就知道了
倘若40%的稅金真的給他所有零件都這樣課走
那真的可以照原價賣的商品都是佛心虧錢賣了
因為3C商品的毛利大都是50%上下



鵝竿將 wrote:第2點 叫做 {貨物稅}
台灣貨物買賣有所謂的貨物稅
電子產品都會被課所謂貨物稅
從10%~20%都有
(不過我查詢不到手持電話課稅%數 有賴鄉民們提供)
取其中間值 假設課15%
你買一支手機2萬元(不含營業稅)
其中有
20000-(20000/1.15)=20000-17391 =2609元
必須是繳交給政府的
當然羊毛出在羊身上
這些錢當然找消費者支付!!

A~但是請看看貨物稅法規
第3條(免稅)

  應稅貨物有左列情形之一者,免徵貨物稅:
  一、用作製造另一應稅貨物之原料者。
  二、運銷國外者。
  三、參加展覽,並不出售者。
  四、捐贈勞軍者。
  五、經國防部核定直接供軍用之貨物。
  前項免稅辦法,由財政部定之。

沒有錯 外銷貨物是不用收取貨物稅的
所以台灣消費者再被扒一層皮

第3點 叫做 {營業稅}
只要有交易行為 並且開立發票
就得收5%的營業所得稅

這邊大家應該都比較知道 就不多提拉!!...


這兩樣稅款的討論也有問題
因為到國外上市,國外也視國家與地區的差別,會課這兩項稅款
這拿來加入討論不太對

其他下面的文,就恕不討論
畢竟就價格上的基數已經與實際有出入
確實、許多從商的朋友抱怨台灣的稅款項目太多
這些也必然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只不過真的這些稅課到他們非賣如此昂貴不可嗎?真的沒辦法給台灣消費者更優惠的價格嗎?
視商品情況不同、有些是沒辦法、有些還是有辦法可以賣更便宜
那能賣便宜的為什麼不賣?
原因很簡單、許多廠商的定價策略為「固定的毛利比率」
換句話說、一樣商品他的毛利、公司就是要50%、那就是不論在哪賣、都要成本x1.5
之後再視情況調整售價(促銷活動等)
然而、許多人認為「台灣生產製造的商品、希望能賣台灣便宜一點」
多數是希望在這「比率」上可以降低、以提供便宜的產品給消費者
至於能不能做?誰該做?誰要做?
都不討論了
以免又陷入永無止盡的攻訐批判
十萬銷量跟百萬銷量其實不重要

看看別的廠商是怎樣分配的
販賣手機的企業並不只是唯一獨佔
難道台灣手機市場對別的品牌而言就不是一個小市場
所以所有手機都應該對台灣特別高價?事實上不是如此吧

十萬百萬這種差距以市場世界扁平化來說
其最終面對的願意賣的邊際成本
這個邊際成本(產,運,保)對原廠來說
很難懷疑會有地區上的差異

合理的推測是所謂這個成本差異並不來自製作成品必須存在
而是在銷售通路
大家都知道直銷的理念吧
只要銷售通路多一層
每個轉手都要添加各自成本(獲益)
當然這個轉手過程裡是所謂的養活多少人,創造多少就業機會的關鍵
但事實上對整個經濟體系來說
是無效益的損失,只會把市場越做越小

當一件產品以透過對消費者(實質願意並花錢人)的消費者剩餘剝削
就只會走向一個終點,低度均衡
反正會買的盤子(品牌忠實擁護者)就是那些
那就提高到願意買的最高極限價
同時也不打算增加市場讓更多人購買並享有.
(這就是廠商所謂市場很小的理論)

那原廠有辦法制衡嗎多的是,但會去做嗎?
做了不賺錢還會被罵的事,要是你做不做?
當義工還被罵會爽的話,這種人該用啥形容詞形容
除了賤還真的想不到更貼切的.
市場就是環境就是那隻看不見的手,而這支手我們都有一份貢獻.只要你有做交易.

ps.支持喜歡的廠商的好方法不是叫別人買(每個人的手機偏好,需求並不一致)
而是直接贈與或賣便宜一點,價格的魔力對所有人倒是很一致的.
大家快樂嗎?
快樂不是因為擁有的多 而是因為計較的少


管妹勿刪
我沒有文不對題喔

鵝竿將 wrote:
是真的賣比較貴 還是...(恕刪)


所以MIT比進口的還貴,那乾脆買進口的好了~~~
樓主的文章功課做得很詳細,但是小弟提出不同的見解~~

依據文章來說,這些只能說成本不可能降低而已,那理論上來說在台灣生產的HTC成本應該都是一樣,但是出口到國外,本來就還有關稅的問題。
以下是我淺略知道售價的結構

台灣售價的算法

台灣製造的成本 + 管銷費用 + 貨物稅 + 營業稅 + 利潤 = 售價

國外售價的算法

台灣製造的成本 + 管銷費用 + 關稅 + 營業稅 + 利潤 = 售價

以上我小弟自己淺薄的知識所知道的售價計算方式,以一個"台灣製造"的大前提下怎麼看,國外的售價原本就應該取決於關稅及當地的營業稅問題。

HTC ONE X 大陸售價約2500元人民幣 台灣售價約18000元新台幣

大陸的關稅約為17%,營業稅為5% , 這樣比起來為何大陸買比較便宜??

我只能說~~是因為賣太貴,當地負擔不起,基於市場策略,所以要稍微調降利潤。

台灣人可以接受這個價格,所以基於市場策略,可以維持利潤。

所以小弟淺見認為,稅務不是問題,重點是市場策略跟利潤

人生在世五十年 與天長地久相較 如夢又似幻一般

kaiserevin wrote:
台灣製造真的比較貴...(恕刪)

雖然我也是用HTC台灣真的比較貴+1
所以我不買HTC頭批出來的手機因為幾個月後就會跌價了!
只有蝴蝶機例外但是想買卻買不到
1月底因為等不到改買HTC ONE X 32G才15K有找
這價錢才算是CP值高的HTC!!!
做人好難~做好人更難!

鵝竿將 wrote:
是真的賣比較貴 還是...(恕刪)


台灣..台灣...萬萬稅...

‧°∴°☆﹒°☆﹒﹒‧°∴°﹒☆°∴°☆﹒﹒. °.﹒‧°∴°☆‧°∴°﹒☆ ☆°.﹒‧°∴°☆°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