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e的未來與room scale的優勢

目前VR界的主要玩家大概分為

高階VR顯示器,需要高級電腦搭配
Oculus Rift還有htc vive

中階PS vr受限於ps4的效能,效果差強人意(個人體驗的印象是相當糟糕...我玩到的
是playroom...悲劇)

低階的直接使用手機驅動有samsung GearVR
(Google cardboard那種垃圾只會讓人對VR留下壞印象,扯VR產業的後腿,還有人覺得
Google很天才...)

我還沒有試過Oculus Rift CV1有試過htc vive pre(非常棒的體驗,這樣的經驗文
字真的無法傳達,第一次體會到文字的無力)
不過依照我所聽到的情報來說rift與vive的品質差不多,甚至在畫質以及重量的表線都
略為勝過vive。
但是我想虛擬實境最重要的還是沈浸感(immersion)還有snese of presnece(不會翻抱歉
在各家外媒、youtubers的評比中vive獲得壓倒性勝出的原因應該就是沈浸感的差別。


達成這樣的沈浸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精準的roomscale lighthouse定位系統了。
能夠允許使用者在一定的空間之內自由走動,對於沈浸感的影響非常大,valve與htc應該
就是深諳這一點,所以從一開始就以此為基礎進行研發。

關於VR遊戲設計的哲學,有一部影片是支援vive的一款遊戲Hover Junkers的製作者拍的

我覺得說得非常好

他說:
這部影片的名字叫作Hover Junkers是VR專屬......
這是因為Hover Junkers就是VR專屬(翻起來有點怪,不過在影片中聽起來莫名好笑...)
有許多人,總是想要把東西移植到VR世界,這根本就行不通,這根本無法展示VR的特別
之處。很多人一看到VR就說喔這酷斃了,我要用這個玩戰地風雲或是其他的FPS,不過這
些馬上讓他們玩起來不舒服,因為你還是使用鍵盤這種傳統的輸入來移動,與身體的感
受不符。
我們要做的遊戲就是真正要利用VR的特點,利用可追蹤的頭盔與控制器來做一款為vr量身
打造的遊戲。

Hover Junkers玩家是在一台懸浮的飛船上面,飛船可以在廣大的世界快速移動,而在飛
船上的移動則是在現實世界的空間中走動,因此可以依據房間的大小選擇不同大小的飛船
(最小的就是站著不動)玩家就在之間進行激烈的槍戰。
在遊戲中的蹲下,一般的FPS是ZXC control這些按鈕,在Hover Junkers中就就直接蹲
下來。在有些FPS當中可以做出手勢來跟隊友溝通(這些又要設定一堆快捷鍵),在Hover
Junkers就只要直接用控制器比出手勢就好了。
在Hover Junkers當中裝填子彈的方法...自己看影片4"30左右,有一個甩的動作。
此外還有人問我們,這個遊戲有多少的瞄準輔助,啥?什麼瞄準輔助,沒有瞄準輔助,在
遊戲當中槍械的瞄準方法,就跟現實世界的瞄準方法一模一樣,子彈沿著槍管的方向射出
,完全取決於玩家的動作。
掩護系統,例如說戰爭機器(有一個動作是進入掩護狀態),在hover junkers之中玩家
要做的就是在掩體後面蹲下來。

所以說我們設計這款遊戲,並不是說...喔...我們就做一個VR版本與一個非VR
版本,沒這麼簡單。所有的系統從一開始就是VR only

最後請你們幫助我們,如果有人沒有弄清楚,說...我要用鍵盤還有滑鼠玩這個遊戲,請
你nice的告訴他們...不不不...這行不通
----------------------------------------

我在第一次看到這個遊戲的概念時就覺得很棒,可以到處走動又可以在廣闊的世界飛行,
畢竟軟體是遷就平台研發的,所以大家很習慣的傳統遊戲方式,其實也是遷就
傳統的鍵盤滑鼠搖桿所研發,硬要轉去VR只會讓人覺得綁手綁腳。

這也就說明了valve, htc要把控制器還有能夠支援整個房間的light house系統作為標準
配備出售的理由。有些人說Oculus Rift只要加一些感應器,也能做到roomscale VR但是
軟體的開發者就很難去為非標準配備的硬體製作軟體,這也是微軟要把kinect作為標配
的原因(不過敗得很慘,vive不要步入後塵啊)

在這裡我在分享一個充分利用room scale的遊戲叫作budget cuts是一款間諜遊戲,短距
離的精細角色移動是使用身體,長距離的移動則是使用一把能夠瞬間移動的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7dVaembmgc 遊玩影片 超歡樂
這款遊戲的開發者也打算要製作Oculus Rift還有PS VR版本,不過馬上就遇到嚴重的問題
開發者他們說他們會勉力一試,不過做出來的一定是閹割版,想要有完整的體驗一定要
vive。

即使我相信大部分的遊戲會遷就於Oculus的固定位置以求可以支援兩者,不過在遊戲之外
的vr應用恐怕rift只有被碾壓的份。
目前已經有實際展示的應用有虛擬看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M8PFKjjMeQ
虛擬看車 可以把頭塞到引擎裡面XD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vQS8ImnSsw
還有外科醫生能夠透過虛擬實境來觀察病人的立體掃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q8mBArrpPs
htc還去找長庚還有台大談醫學教育
http://news.ltn.com.tw/news/business/breakingnews/1544201
此外大家如果有去體驗過Aperture robot repai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4zr5Eq_F5g
就會知道這在機械教育,解剖學教育的潛力。
此外3D小畫家tiltbrush也足以展示在美術與設計的潛力,基本上有許多藝術家,畫家就
很被能夠在空間中作畫感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g_kNGPgFI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Sbkn6mCfXE
此外還有Unreal Engine4 的編輯器VR版本 他們覺得這種方式很棒
甚至希望Windows也能有VR版本(更多資訊在三月的遊戲開發者大會發表 GDC)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KO9fEjNiio
上面的全部的應用只有一個共通點,就是沒有Room scale VR根本行不通,要用Rift來製
作效果一定會打折,那又何必用rift呢,對於專業的應用這些VR硬體花費大概只是零頭吧?

說到定價vive不但比rift多太多可能性,還有綁控制器一起賣,代表所有支援vive的軟體
都會支援vive控制器。rift卻沒有,且只便宜200美金,而且兩隻xboxone控制器都要100
美金了,我不太相信到時候Oculus Touch會低於100美金,如果要送到台灣...至少再加50
戰力就輸了vive一截。

此外有人提到vive的軟體支援較少,話說回來Oculus都已經好幾年了,大家本來都是為
Rift在製作軟體,突然殺出一個vive,應該是去年MWC發表的,今年的MWC才剛結束,也就
是說vive在大家聽到這個名字到今天才剛滿一年而已,這樣的情況是完全合理的。
我是希望Valve能夠放大招,給vive一個killer app啦XD

我認為room scale是任何專業應用的基礎,vive在這一塊的褲子是穩妥多了
最後分享一篇我覺得寫得不錯的文章
https://community.htc.com/tw/chat.php?mod=viewthread&tid=47612
引述:未來我們的世界會因虛擬實境有所不同,
未來有一整個世代的成長,可能都有所不同。
更加善感、包容、同時敏感、同時偉大。

未來,我們醒著作夢。

2016-02-28 2:22 發佈
沒記錯的話
htc之前好像發出了7000套的開發版給各開發商
其中只要有1成在1-2年有成功開發出產品
那就有將近700套的VR軟體
其中只要有1趴是算大作
7套應該就很夠玩了
評論感覺有點太偏HTC這方,不夠中立

njbvkl234 wrote:
有些人說Oculus Rift只要加一些感應器,也能做到roomscale VR但是
軟體的開發者就很難去為非標準配備的硬體製作軟體
Oculus Rift今年Q3也將推出Oculus Touch遊戲控制器,屆時會多付一個偵測鏡頭
Oculus Room Scale對開發者而言,並不需要因為增加了一個鏡頭就需要修改程式

至於為何Oculus Touch未列入第一批上市配備中
是因為某些消費者不希望綁定,讓他們多花錢
同時Oculus也正好希望有更多時間能夠優化Oculus Touch
因次才決定延後上市

雖然現階段Oculus Rift也可以走動,但範圍的確沒HTC Vive廣
等Oculus Touch上市後,就會解決這個問題

然而HTC Vive也不是沒有缺點
建議將缺點一併點出,以免讓人感覺偏頗
只是建議
我說過在品質,畫質,重量的表現都是Rift稍佳。
oculus touch也許做的也更好一點。
要說vive的明顯缺點大概就是要拖一條長長的電線,不過如果rift也不能避免就是。

此外rift的核心還是以固定式為主,因為我在文章中提到的budget cuts製作團隊就有寫信跟oculus反應他們開發上的困難,oculus方面的回答是請儘量設計成可以固定位置遊玩,因此vive與oculus兩者在DNA中就有差異。

此外,我在體驗過vive之後完全偏心vive啊,完全不中立
以下純屬個人心得:
我體驗過 PS VR, Oculus DK2, Gear VR, Cardboard, VIVE 這幾款 VR 裝置, 其中感受跟樓主差不多, PS VR 畫質讓人不敢恭維, 還有對眼鏡者不友善, 體驗時還需要用手扶著不然焦距就會跑掉, Oculus DK2 我覺得視角比 VIVE 小, 畫質也比較差, 但是太容易頭暈了, Gear VR 比 Cardboard 視角大但是我還是覺得太小, 手機VR遊戲效能將是問題, VIVE 上述這些問題都沒有, 但是要說缺點就是線的問題太容易絆倒, VIVE 估計還有一個問題存在就是HTC售後服務, 對它們家的服務實在沒什麼信心(從我的 M9+ 來看).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