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HTC可以好好思考,其實他款式真的不用出多,其實很多買手機很少人去了解什麼國際機阿,什麼客製機阿,像今年M9上市一個月後推M9+,多少人會了解M9+是大陸的客制機回台灣賣,很多人會認為是M9升級版。
其實以前我就有感覺,BOOMSOUND幹嘛從高接到低階手機都有雙喇叭,幹嘛都有點兩下開啟螢幕,....等等功能。這邏輯跟你蝴蝶有防水也是它的特色,不用高到低階都防水吧
HTC系列真的讓人模不著頭緒,現在一堆ONE系列 M9,M9+,E9,E9+,A9,ME,
BUTTERFLY1代的時候賣得不錯,之後還有什麼鳳蝶機等,還好BUTTERFLY2跟3沒有什麼衍生
DESIRE系列只有一款搞不太懂,EYE,它跟蝴蝶機2規格差不多,還更薄,5.2吋。
款式真的不用出那麼多,模局也不用開那麼多,工程師也不會那麼累,還可以都顧好。
我想法是希望明年
ONE:ONE M10,ONE A10,ONE MAX(金屬系列)
BUTTERFLY4,BUTTERFLY MAX(塑膠系列)
DESIRE:客製機都用這名稱吧...
只希望HTC加油,品質也要加油,A9大家評價看起來不錯,希望之後繼續進步,希望不要每次哪一個手機賣得不錯,下一代就反而沒什麼...,不要再跟M8到M9一樣沒什麼驚喜的地方。
2015/10/26-------------------------------------推文--------------------------------------------------
dickensking wrote:
台灣的企業本來對於市場的地位總是搞不太清楚
又放不下客製機的誘惑
有待過電子品牌公司的朋友應該都有所體會
hTC的手機用來用去
Android的世界裡
個人還是覺得hTC作的最成熟
但hTC已時不我與
高階形象已不再
更沒有品牌可以從高階一路作到低階全吃
要嘛拚毛利
要嘛拚量
hTC沒有硬體關鍵技術
從前自豪的Sense介面現在反而燙手
同樣的功能不給低階機種說不過去
沒有差異高階機種又高階不起來
所以在個人看 其實也沒什麼定位 系列 命名好玩
手機市場已經飽和
硬體效能也已過剩
景氣不好,智慧型應用大家也玩得差不多
好好守住 中階到低階市場
好好磨利相機模組
平平大家買的到硬體
偏偏只有你能把畫質調到最好
才是你的真功夫...(恕刪)
abc1226 wrote:
看來你也對台灣電子業有深入觀察,
其實這跟台灣公司政治文化有關,
外商電子公司架構是比較扁平的,
所以可以一個產品好幾千個人共同開發,
台灣則是各擁山頭,每個山頭都自認產品會大賣,結果常常發生自己打自己產品。
其實看紅茶一年要推幾支手機,就大概猜得到公司內有幾個山頭。...(恕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