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新增實拍PK-HTC One M9 到手之小開箱


HTC One M9終於順利的在3/21正式開賣了,雖然比原先預訂的日子晚幾天,但是還好也沒拖太久,搶到了2015年度首支正式鋪貨的一線旗艦手機。蛋蛋也在第一時間順利入手,希望可以再深入的把玩,感受HTC One M9的進化以及魅力。


 


先講在前,這不是完整的市售版(盒裝還是有點不同),但軟體硬體都已經是市售版了。HTC新手機通常都會附多一層保護膜,上面強調M9的幾個主要特色,像是新版Sense介面,2千萬畫素主相機,前鏡頭是HTC獨自開發的UltraPixel相機,還有就是BoomSound前置立體聲雙喇叭



 


保護膜背後有貼心的教學,如何將記憶卡槽跟nano SIM卡取出



 


隨附的配件有充電器,傳輸線,耳道式耳機


 


 


充電器還是附5V 1.5A的規格,坦白說有點小失望,因為M9本身是支援快充的,HTC自己也有推出快充充電器 (很低調就是了:LEO大大的詳細開箱),而ASUS最近ZenFone 2在6990這價位就附上快充的充電器,2萬塊的M9卻沒有附有點遺憾


  


 


每次入手新機後都一定會先貼保護貼求安心,目前已經有最新的M9康寧玻璃保護貼了,0.3mm超級薄


 


康寧玻璃保護貼的抗刮性是我個人一直都非常喜愛跟信任的,因為我平常其實沒有太多的時間跑保護貼店家,自己網購DIY保護貼我試過但有夠醜,與其貼一般的保護貼但是2個月就要去換一次(刮傷滿滿),我還是選擇比較抗刮,同時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的康寧保護貼



 


盒裝有提醒,雖然是康寧,但還是會產生刮傷的,就像我手上也有很多支大猩猩玻璃的手機裸機使用也是一樣一堆刮傷,但是如果有貼保護貼的話,就換一張保護貼就好



 


就是這個薄薄的一片啦,準備貼上以前,師傅會先用膠帶清灰塵



 


再來小心的貼上...



 


完成後會再多做一些壓擠的動作將膠痕消除



 


雷射切割出BoomSound喇叭孔的保護貼真的是超貼心的



 


這樣正面就完全不需要擔心刮傷了



 


下面也給它貼上



 


也有隨附前鏡頭跟後鏡頭的保護貼,有些人會擔心貼上以後影響拍照的效果,我是覺得影響不大,但是要不要用就看每個人的選擇嘍



 


完工!



 


果然0.3mm超薄,從側面看幾乎感覺不太出來厚度的差異



 


正面是可以看出一點點的玻璃保護貼的厚度



 


一般保護貼的疏水疏油優點,在康寧玻璃保護貼也沒有少



 


上方的喇叭孔保護貼特寫



 


下方的喇叭孔保護貼特寫


  


 


貼完保護貼後,可以比較放心的來深度把玩了。HTC One M9正面的外觀,坦白說的確變化是不大,不過那是乍看啦,其實這次M9在正面有數樣進化。過去M8跟M7獲得了不少獎項,而HTC的設計團隊也因此有不少壓力,要如何再更上一層樓?



 


HTC追求One旗艦手機系列給人帶來的是一種奢華的質感,因此打造了全球首見的雙色金屬手機,靈感源自珠寶以及手錶的設計,把原本平凡的金屬,經過數種加工,呈現出一種令人驚豔的視覺跟手感。雙色金屬主要是視覺的享受,而手感呢,本來就有相當質感的金屬,我之前使用M8的經驗一直覺得M8特別滑手,而這一代的M9在邊框的切割分明,讓掌握度大大的提升



 


整個M9的機身透過70道工藝,300分鐘的琢磨才完成,M9的外觀完整度的確更高,擺在M8旁邊,可以看出M9的正面機身是一體成型的,而不像之前M8的從上下BoomSound的線條並沒有延伸到機身旁邊,而這樣的機構設計對螢幕的保護是有一定的幫助的,線條的完整線也比較好看



 


機身右側,很開心的終於



 


我們仔細一點看,金色的邊框都是髮絲紋處理,電源鍵也特別做了同心圓紋路,讓使用者可以在不看的情況上,透過觸覺來辨識電源鍵的位置



 


底下micro USB孔跟耳機孔特寫



 


上方仍然維持跟M8一樣的設計,讓智慧搖控功能可以順利的操作,手機頂端是唯一沒有採用金屬的部位



 


One M9延伸上一代M8的髮絲紋設計,在西班牙時我聽M9的設計師有特別強調金屬髮絲紋是一個非常堅苦的工藝,因為髮絲紋處理是無法掩蓋任何機身上的外觀瑕疵,像是其他它手機用金屬機身可能最後採用的是噴霧的處理,過程可以遮掩製程中的外觀瑕疵。M9這次還特別做了機身的防刮跟防腐蝕的強化,這點我是蠻期待日後的驗證,因為我M8就因為裸機使用累積不少細紋刮傷



 


在鏡頭的部份是M9最大的提升變化。外觀變成方型鏡頭,鏡頭玻璃採用高檔的藍寶石玻璃,擁有業界最高的抗刮特質



 


HTC其實在M7開始以前就已經擅長使用金屬機身,只是M7開始才特別去強調跟配置引人注目的外觀,金屬跟天線干擾一直都是互斥的原素,不過HTC在收訊的狀況就我使用M8跟4G的情況一直是表現不錯的手機,而且天線跟金屬的融合外觀,至今仍然是我認為處理的最漂亮的廠商



 


左為M8 (Harman/Kardon版),中間為M9,右邊為M7



 


看完了外觀,我們來看一下這次M9上市搭載的軟體是目前最新的android 5.0.2棒棒糖,Sense 7.0版本


 


 


在喚醒的待解鎖畫面,可以看到Sense 7的風格改為扁平化,簡潔有力,而android 5.0的系統有一個非常有感的功能就是會在喚醒手機時顯示預估充電的時間,這個時候我接的是一個1A的充電器,估計充寶還需要1小時44分鐘



 


接上了9V 1.67A的快充,可以看到M9的充電時間馬上縮減為46分鐘,有效率多了



 


Sense 7的介面在首頁就馬上有感了,首頁視覺明亮,簡約,桌面上的APP的採用情境式的,可以依照使用者個環境去改變,符合當下使用需求。自行下載的APP會自動分類到桌面上的下載資料夾,是一個還蠻人性化的小貼心設計



 


招牌的BlinkFeed功能還是一樣保留著,不過不再是預設的首頁了,若想要切換,可兩指在桌面上往內縮,手動指定BlinkFeed做首頁



 


內建APP一覽,HTC會依照你的SIM卡來判斷你使用哪家電信,然後主動下載該電信的加值服務APP,我是手動都把他們移除掉了,所以以下軟體都是內建的,值得注意的是HTC內建了去年開始創立的論壇入口,不過它只是一個書籤,長的像APP,點選它就會啟動chrome



 


M9不再內建Sense TV,取代的軟體為Peel推出的智慧搖控,其實用起來跟Sense TV的體驗是一樣的啦,因為他們本來就是Sense TV背後的開發者。有人眼尖可能會發現本來HTC自己內建的網際網路瀏覽器不見了,嚴格說起來只是沒有內建,其實在Google Play還是下載的到的。



 


這次在Sense 7 HTC開始大玩主題功能



 


內建多款免費精美的主題



 


每換一次主題,所有系統APP跟整體視覺都會跟著一起變動,強調一致性



 


我個人最喜歡的主題是Tilt,推薦給喜愛深色系的同好。用自己拍的照片來製作整個主題雖然是這次M9的主打,但我自己用了幾次後覺得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好上手,因此還是選擇懶人style,下載原廠做好的主題包還是比較快



 


One相片集是這次Sense 7新推出的功能,透過登入它可以自動抓你儲存在Google drive,dropbox,facebook,flickr等雲端資料庫的照片



 


以後找照片再也不用開啟數個APP到處找,在內建的相簿APP就可以直接瀏覽



 


Sense 7新增一個趣味的功能在接近用餐的時間時,它會根據你的GPS位置判斷你的位置,推薦附近的餐廳,只要你喚醒手機就會看到推薦的餐廳,半解鎖時全螢幕的呈現,當下點選即可馬上查看導航的路線



 


以下為安兔兔的硬體規格資訊



 



 



 



 


安兔兔跑分我這邊跑大約是接近5萬6最高,最低大約5萬初



 


比起M8,M9的分數大約多了1萬分


  


 


這次有網友提到隱藏海苔條後,遊戲無法正常全螢幕顯示,經過實測,要啟動遊戲前就要先把海苔條隱藏,要不然遊戲無法在啟動後隨時判斷你的螢幕解析度來做對應座標變換



 


M9強調支援4G連線高達21種的配置,速度高達Cat.9,支援不對稱的載波聚合CA (iPhone 6/6 Plus支援CA但是一定要對稱的頻寬,台灣目前的4G 都是不對稱的) 最高連線速度可到450Mbps,不過台灣環境目前就只有到180Mbps,我們來實測看看吧。


 


目前我在台北文山,大安,南港用Note 4幾乎都抓的到CA,可以看到4G的logo旁邊會顯示一個+,這是在我家試的,可以看到有CA的Note 4跑的速度跟沒有+logo的M9跑的差不多速度 (兩者都是用台哥大4G卡)



 


在西門町實測M9的台哥大4G速度,大約為54.26Mbps



 


而有顯示CA的Note 4在測速表現略勝一籌,跑出62Mbps。所以M9這樣到底算是有沒有支援CA呢?初步看來是硬體有支援,但是還未實際針對台灣電信公司的4G CA優化。目前台灣確定已經開放4G CA的有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這兩家4G我都有辦,我會再後續確認M9的CA實測



 


接下來就是,相機實拍了,以下照片都可點選原圖看完整的大圖檔


 


前鏡頭搭載UltraPixel,完全就是低光源救星,跟手震終結者,在明亮的環境拍的清楚是基本的


 



晚上的街頭自拍,完全不需要擔心光線不夠 (但是沒廣角了這點我還真的有點不習慣)


 


 


是室內昏暗環境自拍,也不怕光線不夠



 


 


抱歉我兒子這張表情有點超過



 


那麼,背後的兩千萬畫素相機呢?我相信這是大家非常關心的重點,就縮圖來看,室內是沒什麼太大的問題


sfdgfsd


 



 


我花30塊夾到了,不好意思一定要炫耀一下



 


晚上的戶外就稍嫌暗了一點,之前完全被Ultra Pixel養大了胃口



 


手震!看來晚上要拍好照,手持M9要有一定的功力



 


我家小屁孩的身影會出現殘影是正常的,用單眼拍都不見得能補捉的住他



 


第一晚使用M9夜拍有點挫折,因此我決定把手上比較適合比對手機都拿出來,比較一下同樣的環境來看看M9的2千萬畫素鏡頭到什麼水準,同時也置放了小DC跟單眼的照片來做對照組,總共有iPhone 6 Plus,Note 4,ZenFone 2,LG G3,M8,M7,Lumia 920。



 


HTC One M7,自動模式



 


HTC One M7,夜間模式



 


HTC One M8,白天的忘記拍了,因此只有晚上的



 


HTC One M9,自動模式



 


HTC One M9,夜間模式,天空的雜訊多了一點,可見度沒有M8來的好,若只看縮圖,M9的夜拍會比較不討喜



 


Lumia 920,白天



 


Lumia 920,夜間模式,白平衡有點過度偏綠,否則可見的細節亮度算是不錯的



 


ZenFone 2,白天



 


ZenFone 2,夜間模式,雖然只有3百萬畫素 (夜間模式的強制向下),但調校的非常明亮,不過也因此油畫感比較明顯



 


iPhone 6 Plus,白天



 


iPhone 6 Plus,晚上



 


LG G3,白天



 


LG G3,晚上



 


Note 4,白天



 


Note 4,夜間模式



 


Canon EOS 100D,白天



 


Canon EOS 100D,晚上



 


Sony Cyber-shot RX100,白天



 


Sony Cyber-shot RX100,晚上,是最接近肉眼看到的白平衡環境


 


 


目前初步把玩相機後,對我來說M9的白天細節表現會在我的Top 3名單內,不過晚上的表現卻是比較後段班的人選。後鏡頭放棄了UltraPixel其實當初就可預期不再會有低光源優勢,這點從蝴蝶2我就深深的體會,晚上的夜拍因此變的比較暗淡,對焦跟快門速度都因此受影響,這些可能是M7跟M8主人會比較不適應的地方。追求高畫素的愛用者,對於M9的表現應該是滿意的,而晚上的夜拍,從手機來看這批我覺得處理的最好就是M8,其他旗艦機包括iPhone 6 Plus也難以駕馭這樣夜景拍攝。這個週末我大約就先整理到這邊,日後會再進一步多分享更多Sense 7的特色跟M9相機實拍的分享,感謝收看!


 



若覺得有幫助的話,還請賞個分吧~感謝~
2015-03-21 1:59 發佈
頭香!哇~蛋大真火速為我們報導!!!期待更詳細的開箱中!!!
鄭蛋蛋 wrote:
先講在前,這不是完...(恕刪)

恭喜蛋大入手!
鄭蛋蛋 wrote:
先講在前,這不是完...(恕刪)


還是晚了一步

目前正在猶豫M9或是等E9雙卡版本.......
去年的E8雙卡一直很稱職但少了紅外線及影像同步輸出總覺得美中不足
雙卡又是工作所需........好挣扎啊!

鄭蛋蛋 wrote:
有人愛比較亮,有人愛比較還原現場,各有所好,但可以確認的是,之前M9測試機的偏綠狀況看來是可以不用擔心了~


可能是因為畫素太高,躁訊很多
tmy27.tw wrote:
頭香!哇~蛋大真火速為我們報導!!!期待更詳細的開箱中!!!口水

感謝頭香捧場~
我會再多補一些細節特寫~
恕不回覆PM訊息,公開回答問題可以讓需要的人都有看見或是搜尋的到的機會

fivesharp wrote:
可能是因為畫素太高...(恕刪)


能拍出乾淨的夜空,個人才比較愛
最想知道發熱是否有改善
即使降頻也比55度好
反正降頻這事大家都在作 LG作得最兇

鄭蛋蛋 wrote:
先講在前,這不是完...(恕刪)
一個沒自信的完美主義者
suntree_heatpump wrote:
恭喜蛋大入手!還是...(恕刪)

哈,還是感謝捧場~

fivesharp wrote:
可能是因為畫素太高,躁訊很多

我家這個夜景,我用單眼拍都有雜訊了,手機更不用說了,多與少的差異而已。
恕不回覆PM訊息,公開回答問題可以讓需要的人都有看見或是搜尋的到的機會
laputa38 wrote:
能拍出乾淨的夜空,...(恕刪)

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偏好,選自己喜歡的就對了~

我手上還有G3,Note 4,iPhone 6 Plus,ZenFone 2,明天來個同場景PK好了

loi700216 wrote:
最想知道發熱是否有改善
即使降頻也比55度好
反正降頻這事大家都在作 LG作得最兇

跑安兔兔 (5萬分) 會有點熱,但一般使用倒是感覺不到什麼熱度
恕不回覆PM訊息,公開回答問題可以讓需要的人都有看見或是搜尋的到的機會
怎麼沒有HDR的比較 HDR蠻重要的
..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