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參加一群數十年不見的老朋友聚餐. 出席的清一色都上了年紀, 其中不乏政商名流(諸如:醫師/律師/集團執行長/鄉鎮首長/立委/議員/校長/少將/... 當然也有像我這般名不見經傳的小老兒!?)
席間(寒喧敬酒時), 鄰座的王女士略感暈眩, 待被扶持就座後趕忙自隨身包裹內掏出行動血糖機(測血糖), 接著猛灌完饍. 不遑多讓, 右方的黃姓立委也在上台致詞前先吞了顆降血壓藥, 下來後就趕緊去測血壓. 無獨有偶, 這時對面的陳姓某大學女學務長也滿面通紅眼神渙散, 很快的也在友人攙扶下去量體溫心搏. 然後無巧不巧在一旁的徐董也起身以呼吸不順為由離席至一旁玩去(啊! 拍謝~ 不是去玩沙, 是去吃藥... 嗯! 該怎麼說呢? 是事前忘了服藥, 這會兒正在補服. 噁~ 怎麼好像有些越描越黑!?)
回歸正題! 隨後, 此起彼落三三兩兩離席朝著一旁臨時醫療站找小護士量血壓測血糖. 只留下滿目杯盤狼藉凌亂桌椅.
不久, 開始有人自憐自艾說: 人老了退化了啥都記不住! 有時忘了按時吃藥? 忘了測血糖? 忘了量體溫? 忘了量血壓? 忘了量心搏? 甚至連吃飯都忘了...
又有人說: 孩子都大了都搬出去了, 老伴死了, 曾經的意氣風發叱吒商場, 現在都不過是浮雲? 真希望有一個真正關心自己的人, 在需要時(尤其是緊急情況)幫忙呼叫送醫...
還有人說: 醫生老是說我血壓過高血糖過低控制的不好, 總是拿一張張表格要我每天量每筆記. 要是有個裝置能幫我時刻測量隨身紀錄圖表顯示上傳, 該有多好(這樣也就不會再記不住了)
相信很多人, 住院時應該都看過各式各樣的醫療儀器. 其中常用的一種就是夾在病人手指上, 就能隨時監控病人的心搏/血壓/血糖/血氧濃度/虛弱程度/昏迷指數/... (一有異常立即警示並傳訊至主治醫師手機)
最近也有新聞說: 部分廠商在研發 "穿戴式行動裝置" 高畫質相機搭配多用途尿液試紙, 可以立即拍立即線上比對顏色病徵, 並立即回傳健康資訊與就醫建議. 另一個更進階的應用是可以立即跟診間電腦連線上傳, 醫師為 VIP 病患提供即時線上診斷建議及安排後續就醫手續.
隨著逐步進入高齡化的社會, 未來整合 "醫療監測" "異常警示/代呼就醫" "養身保健" 的 "穿戴式行動裝置(例如:手鍊/手錶/眼鏡/...)" 需求應該會是另一個藍海
不知哪一個 Android 行動裝置製造商, 能拔得頭籌穩坐一哥寶座!?
這些小東西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很小,且內建鋰電池,充一次電可以使用一周以上。使用者可以自行上網download 免費的iOS或Android的App配合使用,加入會員後還有一些新奇的功能。
就以我買的小型計步器而言,充完電後它就永久開啓,24小時不停歇地記錄一天當中所有的活動,包括睡眠的品質。我可以隨時以iphone手機下載計步器上的最新資料,並可以觀看我一天、一周、或一個月以來的所有活動,包括走路的步數、距離、上下樓梯的層數、消耗的卡路里、睡眠時間以及睡眠的品質。我也買了一個血壓計,同樣的可以用iphone App控制,若每天測量,內建的記憶體可以累積紀錄,並用軟體顯示出一段時間的血壓、脈搏趨勢。
這些App都有繁體中文界面,奇怪的是在台灣的App store上無法找到:更奇怪的是它們雖然免費,卻不能使用住址登記在台灣的mac帳號在美國的App store上下載。我沒有使用Android手機,不知道情況是否相同。但照這個趨勢看來,不論是iphone或android 手機廠商,都不需要自行去開發這些行動醫療裝置。
最後有一個請求,護理人照護我們的健康辛苦,請勿再用“小”護士來稱呼她們
HSUJY wrote: 護理人員照護我們的健康辛苦,請勿再用“小”護士來稱呼她們...(恕刪)
您誤會了...
文中的 "小" 意指這兩名護理工作人員的 "年齡很年輕" 約莫 20 出頭, 對比宴席上的賓客清一色 45 ~ 80 歲而言, 並無任何貶低或不敬的意味. (況且也找不到其他合適的詞來形容她們的年紀輕?)
就如同我們自嘲 "小老兒", "老頭", ...
如果真的有人對 "小" 這個詞有誤解有偏見, 那勉強也可以同意改稱呼其為 "大" 護士. (不過這樣不就又會有好事者說: 啊! 是哪裡大? 感覺又是越描越黑了)
結果, 不就又會陷入 "父子騎驢" 怎麼做都不對. 不是嗎?
jrta1597 wrote: 樓主你是想害死hTC嗎?...(恕刪)
您言重了! (這個問題應該更適合由 "王女士" 或 "周執行長" 來回答才是. 妳怎麼會拿來問我呢!? 站在小股東立場而言, 我倒擔心 "威盛" 的歷史重演呢 ~ )
著眼在提升中低階低價高CP值, 勉強只能提升中短期市占率. 未來 hTC 若想長治久安(不把自己賣掉)
那就必須找到另一個創新應用高毛利的(藍海)利基點並站穩它(也就是網友爭相提供的多帖改革藥方) 就看公司派的高層的眼界與判斷是否精準了(藥方雖多, 但並無一帖包管藥到病除. 慎之慎之...)
以下公開新聞似乎更證實了我的擔憂!
hTC 妳嘛爭氣點! 別又再無量跌停了...
工商時報: Nokia 能賣 Microsoft 54.4億歐元 反觀 hTc 能賣多少? 外資圈: 39億美元 仍嫌偏高
---------- 分隔線 -----------
據現場提供的血糖機/血壓計(大概是護理人員從醫院拿來支援的)來觀察, 似乎並未發現機身上有任何認證或標章(不過不是很仔細看), 因此推斷: 是否這些測量工具不需醫療認證!? (若是? 那手機廠商應該就不會有啥[如同網友所說的]後顧之憂?)
HSUJY wrote:
這一塊以前一直以為沒...(恕刪)
我覺得這樣有點假清高了吧!
"大醫院小醫師",是不是也需要正名一下???還是閣下認為醫師就不照顧我們健康不辛苦?
在這社會上有混口飯吃的人誰不辛苦?就只有護士辛苦,特別被提出來?
種稻人家辛不辛苦?每次夏天創紀錄的高溫,被熱死在外面的新聞我想閣下絕對時有所聞.
但是一個颱風下來什麼都沒了,有的鄉下農戶收入卻低的連肥料也買不起...
台電工程人員辛不辛苦?颱風天大家在爽爽休假時,它們卻反而要出去搶修,出意外的也不在少數,這些基層人員薪水比護理人員低的也不在少數...
"科技新跪"難道就不辛苦?小弟公司去年就接了高鐵的維護案,24h*365 service,截至今年,維護的工程師大大小小一共出勤了六七十次,其中半數以上是深夜維護,隔天補休完繼續上班,遇重大節日補休一慮取消隨時待命...
以上隨便一個例子罷工大家也都不用活了,誰不辛苦??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