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稍早的 2023 Google I/O 開發者大會中,Google 正式宣布平價新機 Pixel 7a、可接上充電音箱底座的平板 Pixel Tablet,以及旗下首款摺疊手機 Pixel Fold,以上均搭載 Google 自研發的 AI 處理器 Tensor G2,在擴大硬體陣容的同時也將建立以 AI 為中心的使用體驗,其中,Pixel 7a 今 (5/11) 日起開賣,售價 14,990 元,至於 Pixel Fold 和 Pixel Tablet 則不會在台上市,而除了硬體之外,Google 也分享這一年來在 AI 技術、語言模型與 Android 作業系統上的進展,讓使用者在不同硬體裝置上都能夠享受到 Google 服務帶來的便利性。
- Pixel Fold
- 內外螢幕
- 絞鏈
在這次 Google I/O 壓軸登場的 Pixel Fold,距離摺疊機先驅三星 Galaxy Fold 的問世已有 4 年以上的時間,對於關注摺疊體驗的科技愛好者來說,其實應該也開始審美疲乏了?因此它主要的賣點還是─Google 設計、Google 相機,以及 Google 引以為傲的 AI 功能(雖然部分是用不到的...),有鑑於 Pixel 逐漸在台灣市場取得一席之地、且是由台灣團隊主導開發,不在本地開賣實在是想不透啊


既然名為「Fold」了,Pixel Fold 採用的是橫向摺疊的設計,螢幕在展開時為 7.6 吋,闔上後外螢幕則是 5.8 吋,皆為 120Hz 更新率的 OLED 面板,而從直播畫面可見...摺痕並不算太明顯,這款摺疊手機的外螢幕亮度為 1550 尼特,而內螢幕則是 1450 尼特,在戶外使用都沒問題,且兩螢幕均由康寧大猩猩 Victus 防刮玻璃所覆蓋!是說摺疊後外螢幕的比例偏寬,可操作範圍明顯較比三星 Galaxy Fold 的狹長型來得多,另外 Google 也稱該機的絞鏈並能耐受 20 萬次開闔,官方稱其為目前最耐用的摺疊手機

- 快捷介面
- 影像拖曳
- 多工介面
- AI 功能
為因應摺疊螢幕的多工使用情境,Android 作業系統也經過重新設計,可以看到,以全螢幕操作時,由下往上滑動就能叫出常用的快捷介面,不用結束當前動作就能開啟其它應用程式,這邊也展示了螢幕雙分割的多工介面、影像拖曳分享等,至於第四張跟摺疊手機比較無關,主要展示透過 AI 來 Compose 撰文(適用於 Gmail、Google 文件/簡報/投影片等應用程式),只要給它一小段文字,AI 就能幫你完成一段長文,就上面示範則是簡單的書信撰寫。
- 螢幕切換(一)
- 螢幕切換(二)
Google 硬體副總裁 Rick Osterloh 登台發表時強調,Pixel Fold 擁有「摺疊機最強的相機」,全機共有 5 顆鏡頭,外螢幕和內螢幕各有一顆 830 萬畫素,其餘作為機背主鏡頭分別為 4800 萬畫素光學防手震主鏡頭、1080 萬畫素超廣角鏡頭與 5 倍望遠鏡頭,那畢竟 Fold 受限於較薄的機身,感光元件相對現行旗艦 Pixel 7 Pro 就比較小一些了,功能面比較值得一提的就是可使用 tabletop mode (桌上模式)拍攝、一鍵將相機介面切換至外螢幕,當然還有 Google Photos 剛迎來的 Magic Editor 功能。

Pixel Fold 內部則搭載 Google 自研發的 Tensor 2 處理器,這部分跟 Pixel 7 系列相同,並搭配 12GB 記憶體,儲存容量則有 256GB 和 512GB 兩種選擇,電池系統則是 4800mAh (分散於左右螢幕)並支援 30W 充電與 Qi 無線充電。至於售價則是 1799 美元起跳,折合台幣約為 55,025 元,以 Fold 摺疊機的形式來說算是蠻正常的價位?如果有板友感興趣的話,在英美等地購買還會直接送 Pixel Watch...
- Pixel Tablet
- 平板正面
- 三種顏色
Pixel Tablet 在去年下旬的 Made by Google 硬體發表會短暫亮相之後,這次硬體團隊總算好好地介紹了一番,其顯示螢幕為長寬比 16:10、2560 x 1600 解析度的 11 吋,不只輕巧好拿,還能接上附贈的「充電音箱底座」放在定點作為智慧居家中樞來使用,用途上跟 Google Nest Hub 差不多,平板本身內建 4 顆揚聲器,能提供盈滿室內的聲音

這款平板裝置搭載 Tensor G2 處理器的 Pixel Tablet,跟自家手機一樣擁有魔術橡皮擦、照片修復等 AI 功能,亦內建 Titan M2 安全晶片,專為平版改良的作業系統不僅能輕鬆控制連結的家電、進行多工處理,在切換用戶(家庭成員)時也更為方便,且電源鍵也整合指紋辨識器,能夠進一步保障使用者的隱私安全,而 Google 也強調,已專為這款平板優化了超過 50 款的 Google 應用程式,令多工模式使用無虞,與此同時,Pixel Tablet 是市面上首款內建 Chromecast 投影功能的平板裝置。

Pixel Tablet 擁有 800 萬畫素、F/2.0 光圈的中置前鏡頭,可帶來 1080p 30fps 的錄影能力,作為視訊使用綽綽有餘了,續航力方面,Google 表示其在影片播放下能夠連續使用 12 個小時。是說除了充電音箱底座之外也將推出內建環狀金屬支架的保護殼,單憑這個金屬支架就能以多種角度站立,可謂美觀與實用兼具。Pixel Tablet 硬體規格有 8GB 記憶體,儲存容量則提供了 128GB、256GB 兩種選擇,售價 499 美元起,折合台幣約為 15,318 元。

而訴求在平價提供完整 Google 特色的 Pixel 7a,同樣搭載 Tensor G2 處理器,這代表 AI 與機器學習將大量應用在相機拍出的影片上,而 6.1 吋的 OLED 面板則擁有 90Hz 更新率的流暢螢幕顯示,並支援臉部與指紋解鎖。其相機更全面換新,不只 6400 萬畫素主鏡頭進光量較 6a 提升 40%,超廣角的視野也更加寬廣,前鏡頭也由 800 萬畫素提升至 1300 萬畫素,它還首次支援 4K 30fps 錄影、新增 6a 所沒有的長曝光模式,以及最高 8 倍的高解析度變焦(前代只有 5 倍),此外,這款平價手機還首次支援 Qi 無線充電功能,無疑是 A 系列史來最大升級~
關於更多 Google Pixel 7a 的介紹與詳細實測,還請各位參考小惡魔手機板編輯 Martin 的評測文章:Google Pixel 7a測試|延續旗艦好料、從內至外全面升級!

快速講完三款 Pixel 硬體,也順便分享在 AI 服務上有什麼新意~今年的 Google I/O 沒有特別提到「Android 14」作業系統,而是強調透過「生成式 AI」讓手機更貼近使用者需求如 Magic Compose,或是展現獨特個性的生成式 AI 桌布功能。首先說說 Google 訊息的新功能「Magic Compose」,藉由生成式 AI 技術,可在對話中增添個人特色,它會根據訊息內容的前後文提供建議的回應,並根據你撰寫的內容發揮,像是讓語句更專業(或簡潔),此功能的 Beta 版本即將推出,不過現階段僅支援英文。
- 生成式 AI 桌布
- 表情符號桌布
- 桌布自定義
各位還記得 2 年前 Google 推出的「Material You」嗎?這個宛如調色盤的功能讓 Android 使用者能夠以一張圖片的色調打造獨特的桌面,下個月開始 Pixel 手機就能搶先體驗到 AI 加持的桌布的客製化體驗(其它手機品牌就得等 Android 14 正式推出囉),最酷炫的當屬「生成式 AI 桌布」,它會提出建議性問題引導使用者說明自己理想的創意設計,並利用 Google 的 text to image 文字轉圖像擴散模型來生成桌布。
「表情符號桌布」將使用喜愛的表情符號組合、圖案和顏色來客製化桌布,「電影效果桌布」則是利用內建的機器學習網路技術,將使用者的照片轉換成 3D 圖像,當解鎖或傾斜裝置時就能感受到活靈活現。除此之外,小工具的時鐘也迎來更為多元的選項,在 Material You 調色之下都不會有任何的違和感。

Google 相簿從 2015 年推出以來持續透過 AI 技術幫助使用者創造更美好的回憶,從早期的自動整理照片、重現相片回憶,去年的「魔術橡皮擦」Magic Eraser 進階編輯功能,到今年則是宣布更強大的「Magic Editor」AI 編輯功能,同樣也運用了生成式 AI 技術!藉此,使用者可以針對照片中的人物、天空或背景等特定物件進行影像編輯,以上圖為例,把陰天修成晴天並不那麼稀奇,但可以把被裁切掉的氣球整個還原,這樣「改變構圖」的操作我只能說

說到生成式 AI,它就是 Google「讓搜尋資訊變得更簡單」的結果。假設你想知道「帶不到 3 歲的幼兒和狗出遊,去位於美國的布萊斯峽谷國家公園還是拱門國家公園比較好?」通常你可能需要分成幾個小問題提問,並在瀏覽廣泛的資訊後再自行整理出答案,但有了生成式 AI 之後,Google 搜尋便能替你分擔這些繁重的工作。

圖中可見,在 Google 搜尋提問的下方會出現接續的建議步驟,例如「帶小孩去布萊斯峽谷國家公園,應該待多久?」這類的後續問題,而點擊這些建議內容,你就能進入全新的對話模式,不必再重新輸入另一個問題,生成式 AI 會將每個問題的背景資訊都沿用到後續的問題上,確保你可以更順暢的了解想查詢的主題。

當使用者在搜尋產品時,系統會依據 Google Shopping Graph 提供彙整資訊,列出值得參考的因素和符合你需求的產品,同時,也會取得包含最新的評論、評分、價格資訊和產品圖片在內的產品描述,為購物省下許多查找資料或比對價格的時間,真的超方便啊!但可惜的是...生成式 AI 看起來還是只支援英文


Google 去年針對地圖帶來實景、沉浸式實景等視覺化功能,其中「沉浸式實景」的路線預覽功能,能夠讓你能在出發前以視覺化的方式檢視每一段路程,它主要利用電腦視覺和 AI 技術融合數十億張的街景和空照圖,打造一個豐富且數位化的世界模型。透過這項技術,可以清楚看到路程中的單車道、人行道、十字路口和停車位,甚至還能拉動時間滑桿查看一天當中不同時段、不同天氣下的空氣品質和路線狀況,來決定要不要多帶件外套或是防曬乳。此功能預計在接下來幾個月中在 15 座城市率先上線。

除了上面分享的生成式 AI 技術,Google 在兩個月前 ChatGPT 正夯時推出的對話式 AI 服務「Bard」也迎來升級,首先就是即日起支援日文、韓文,並預定於日後支援 40 種語言!再者,Bard 在回應時也將更加視覺化、更能運用 Google 智慧鏡頭來分析照片並草擬標題,幫助激發創造力。目前使用者最常請 Bard 協助草擬電子郵件和文件,Google 稍早也宣布推出兩個新的匯出選項,讓你輕鬆將 Bard 的回覆直接匯入到 Gmail 和 Google 文件中,是不是很省事

未來,Bard 也將與更多的 Google 應用程式和服務整合,像是 Google 文件、 Google 雲端硬碟、Gmail、Google 地圖等,同時,它也能運用來自網路的各種服務,讓你做到以前不可能達成的事情,未來幾個月,Adobe 的創意生成式 AI 系列模型之一的 Adobe Firefly 就會整合到 Bard 裡,讓使用者輕鬆將自己的創意點子傳化為高品質圖像。當然,在決定如何使用這些工具和擴充功能時,使用者都能夠自行控制隱私權設定,在沒有後顧之憂下發揮 Bard 的無窮潛力~
(圖片來源: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