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phomat83 wrote:
其實就是HDR的原...(恕刪)
從結果論來看的確是HDR,是比HDR+更強化的HDR
但是有用過比較早期GCam的就知道,HDR+效果雖然普遍都比原廠相機好,但是對於暗部雜訊這部分幫助有限,主要還是取決於手機本身硬體的能耐
但是夜景模式不止大幅減少暗部雜訊,還增加很多暗部細節,這個絕對不只靠HDR三個字能解釋的
窮苦人 wrote:
著麼可能做不到......(恕刪)
相機不會做不到,也絕對可以做得更好,問題在於門檻比手機高太多
像我個人來說,摸相機10多年我也只用過LR,其餘的影像編修軟體完全沒碰過…我知道PS有這樣的功能,但我不會用,我只會用LR然後LR又沒有,所以用相機拍這個對我來說門檻就是那麼高
手機就不一樣了,拿在手上連腳架都不用,快門按下去5到10秒就能出圖,這已經跟相機能不能辦到是完全兩回事了…
purpleman wrote:
爬完整樓,我有點動搖...(恕刪)
華為在這部分真的是看不到Google的車尾燈…華為的縮圖看也很漂亮,實際上細節抹光光,跟Google夜景沒得比
featheringer wrote:
但是有用過比較早期GCam的就知道,HDR+效果雖然普遍都比原廠相機好,但是對於暗部雜訊這部分幫助有限,主要還是取決於手機本身硬體的能耐...(恕刪)
早期的HDR+
對暗部雜訊就已經有驚人的巨大幫助了
並不是取決於手機本身硬體的能耐
若一樣取決於本來的能耐
就不會轟動全世界了
手機軟體, 更新至8.0.0 最新版
自拍會變小綠人
GCam_Pixel3Mod_1.3_build.6.1.021.apk(Arnova8G2,2018-11-27,changelog)
可自拍
bsg-test-8.1.apk
手持
HTC U11+ HDR
原始

GCam Pixel3Mod 1.3

感想, 一下就有HTC U11+ --> HTC U11 +N 的感覺, 無痛升級
最關鍵的技巧是最後一步,這也是很多家手機做不到的事,那就是 AI 介入
首先
A.拍攝數張相對短曝光的照片 1/8s ~ 1/2s 8~16張 (依照環境亮度決定)
=> 短曝光有一個優點就是可以減少手晃造成的畫面模糊,當然還需要電子防震鏡頭加持。
用意: 1.得到更多的暗部資訊。
2.濾除相機感光元件在低光源下產生的紅綠藍燥點。
3.依照每一張照片,搜尋適合疊圖的位置,減少模糊。
B.把上面製作完的圖丟到 AI 訓練好的 Model 重新輸出一張新的照片
=> 當初 Model 的訓練來源是,同一隻相機(Pixel 3) 疊圖後的照片與適合的長曝光的照片(4s~30s )拍攝上萬張不同暗場景的照片,丟進去訓練,得到一個新的 Model
用意:1.還原原始顏色與飽和度。
2. 進一步校正雜訊與色塊邊界異常的問題。
(A步驟的雜訊濾除不一定濾得正確,須靠 AI 整體的調整)
3.大幅縮短曝光時間,即可達到長曝光的影像。(僅限靜態影像)
非原生的手機用安裝 apk 的方式,很慢是因為 B 步驟要解回來需要不小的運算能力,
Pixel 3 是因為有硬體加速,會快蠻多的。
以上是個人在數位影像演算法領域,推估的可能過程。
基本上這種東西就是,只要你拍完是黑色 RGB = (0,0,0)那最後結果一定是黑色 RGB = (0,0,0)
但是如果畫面是很黑的紅色 RGB = (8,3,2) 那還原回來有可能是暗紅色或者咖啡色。RGB = (65,16,12) 之類的
PS 這個跟 HDR 概念不同,
HDR = 高曝光 + 正常 + 低曝光
合起來的影像,至於要幾張就看需求一般來說 三張就夠了,
而這邊的夜拍模式是用
正常亮度 = 低曝光 + 低曝光 + 低曝光
累積能量的概念達成,從定義上來說是兩種不同的處理方式。
又多重累計曝光也不等於 Gain 值調整!兩者的結果也差很多。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