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ple M4 iPad Pro 終於在上週開始於首波上市國家正式開賣,對於採用全新 M4 晶片且身為最薄的 iPad Pro 系列,布萊恩也在最快的時間從最近的香港購入 M4 iPad Pro 13,同時也順便入手基本上就是專為 M4 iPad Pro 所設計的 Apple Pencil Pro 與巧控鍵盤,當然我也以最快的速度來為各位進行開箱並進行初步體驗,同時我也與現在手邊的 M2 iPad Pro 12.9 與 M3 MacBook Air 來進行對比,最後也會為各位進行選購的建議,就跟著布萊恩的腳步繼續看下去吧!

這次為各位開箱與體驗的就是 M4 iPad Pro 13、巧控鍵盤與 Apple Pencil Pro 共三款新品,外盒包裝則是延續 Apple 的設計風格,尤其是在 Apple Pencil Pro 的包裝盒,有種不同以往的華麗風格,也讓我想到先前 Apple 所寄送的新品發表會邀請函圖樣。

這次我購買的是 iPad Pro 13(M4)WiFi 版 256GB 的機型,會選擇這個機型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目前主力的工作機種是 MacBook Pro 16(M2 Pro)、MacBook Pro 14(M1 Pro),加上手邊還有一台 iPad Pro 12.9(M2),以及原本就有 2.2TB iCloud 儲存空間,經過多方考量後還是決定選擇最基礎的機型,而如果各位有想在這次入坑 iPad Pro 的話,對比許多國外開箱都以 1TB 機型為主,這款 iPad Pro 13(M4)WiFi 版 256GB 基礎機型,或許可以提供更多的選購訊息。
這邊當然也要跟各位說明 M4 iPad Pro 在 256GB/512GB 與 1TB/2TB 的差異,顯而易見的儲存容量就不用多說,最大的差別則是在 M4 晶片與記憶體的規格不同,前者的 M4 晶片為 9 核心(3 個效能核心與 6 個節能核心)與 8GB 記憶體,後者的 M4 晶片為 10 核心(4 個效能核心與 6 個節能核心)與 16GB 記憶體,另外 1TB/2TB 版本機型還能選購 Nano-texture 玻璃。做出差異性是 Apple 近年來針對各產品線的主要策略,但 M4 iPad Pro 不像 Macbook 系列筆電一樣,可以自由選購記憶體或處理器,基本上就是要下好離手,如果是預算上的考量,就選擇 256GB/512GB 的機型,效能上的考量,我還是推薦 1TB/2TB 版本機型,不過前提是各位沒有像我一樣手邊有不同的 Apple 設備可以依照不同工作型態來選用...



Apple M4 iPad Pro 13 盒內包含使用說明書、iPad Pro 13 主機本體、20W USB-C 電源轉接器,以及同色系的 USB-C 充電編織連接線。
- Ultra Retina XDR 顯示器
- 機身背面
- 音量按鈕
- 磁力接點
- USB-C 與揚聲器
- 頂端按鈕與揚聲器

前置原深感測相機由先前的縱向改為這次的橫向配置,主要是讓橫向使用時相機拍攝的角度不會太過“不合常理”,但我在縱向手持使用時,發現右手時常遮蔽鏡頭導致無法使用 Face ID 的情況,這部分真的需要花點時間來習慣一下手拿的位置,如果你也像我一樣式右撇子的話,這種情況會出現好幾次......



後置相機系統則為 1200 萬像素廣角相機,ƒ/1.8 光圈,最高可達 5 倍數位變焦與自動對焦,比起 M2 iPrad Pro 前代少了一顆 1000 萬像素超廣角相機,則是我覺得比較可惜的地方,有時候廣角鏡頭的實用性比起標準鏡頭要來得高一些,而後置鏡頭模組也包含前代沒有的適應性原彩閃光燈,同時也加上一個麥克風配置,後置鏡頭模組則同樣為稍微突出的配置,雖有藍寶石水晶玻璃保護鏡,但還是要避免撞傷或刮傷的情況發生。

以這次為各位開箱體驗的 Apple iPad Pro 13(M4)WiFi 版 256GB 的機型,單機身的實測重量為 582g,等同於 WiFi 加行動網路的同規格機型,不過布萊恩購買的是 WiFi 版機型,難不成 Apple 真的出貨出錯了?!


- Apple Pencil Pro
- 重量實測
- 巧控鍵盤
- 鋁金屬鉸鏈
- 磁吸接點
- 懸臂設計與USB-C埠

- 鍵盤配置
- 巧控鍵盤重量

先來簡單為各位分享一下,這兩天使用 M4 iPad Pro 13 的心得,首先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真的真的變得相當輕薄,先姑且不吹它是 Apple 有史以來最薄的一款產品,光是手感上就與前代有相當明顯的差異,M4 iPad Pro 13 拿起來更加順手且輕鬆,至於拿到實機前比較擔心的搭配巧控鍵盤後,是否會變得一樣的厚重,基本上重量上僅差距 133g,說實話除非各位像是磅秤那樣的靈敏,否則拿在手上的重量不會有太明顯的差異,但以厚度來說就是新款的 M4 iPad Pro 較佔優勢啦!

至於另外一個讓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則是 Apple Pencil Pro,這次增加的雙指按壓、側轉與觸覺回饋功能,真的讓 Apple Pencil 變得更加直覺好用,像是筆畫的粗細僅需要靠側轉方式就可以切換,雙指按壓的工具切換選單等,對於有手寫或手繪習慣的使用者來說,真的是非買不可的配件沒有之一,但如果你平常不常用手寫或手繪功能的話,我自己覺得就不用多花錢購入 Apple Pencil Pro,把預算先投資在巧控鍵盤會是更好的選擇。

以上,就是快速為各位帶來的 Apple iPad Pro 13(M4)WiFi 版 256GB 版本,以及 Apple Pencil Pro 與全新巧控鍵盤的開箱與初步體驗,稍晚本篇文章還會持續進行更新,為各位帶來 iPad Pro 13(M4)與 iPad Pro 12.9(M2)的相關比較,當然最重要的購買建議也會分享給各位,未來也會有更詳細的功能與效能測試報導,如果各位有什麼想要進一步瞭解的地方,也歡迎在下方留言讓我知道,我會盡力為各位進行解答

- M2 iPad Pro 12.9 厚度比較
- iPhone 15 Pro Max 厚度比較
- M2 iPad Pro 12.9 與 M4 iPad Pro 厚度比較
- MacBook Air 15 與 M4 iPad Pro 厚度比較

以顯示螢幕來說,M4 iPad Pro 為串聯式 OLED 的 Ultra Retina XDR 顯示器,至於 M2 iPad Pro 則是使用 Mini LED 的 Liquid Retina XDR 顯示器,雖均為 264 ppi 解析度,但實際的解析度前者為 2752 x 2064 像素,後者則為 2732 x 2048 像素,可以發現在顯示器邊框上,Apple 也做出了幾乎感受不到的調整,只能說發現這個朋友真的太厲害了!
- 螢幕對比(一)
- 螢幕對比(二)
- 螢幕對比(三)
- 螢幕對比(四)
- 螢幕對比(五)
- 螢幕對比(六)
- 螢幕對比(七)
- 螢幕對比(八)
- 螢幕對比(九)
- 螢幕對比(十)
- 巧控鍵盤比較
- 實機安裝未調整狀態
- 後仰角度比較
這邊我就用影片的方式讓各位實際感受一下鍵盤敲擊時的差異,雖均採用 1mm 鍵程的剪刀式結構,但敲擊時的回饋感與聲音就有很明顯的不同,我自己覺得新版的敲擊聲較小,比較偏向 MacBook 筆電鍵盤的感覺,但敲擊回饋感則是 M2 版的鍵盤手感較好,各位有機會的話也可以去實體門市親自試試看。
至於下方的觸控式軌跡板,應該就沒有什麼好說的,加大操作範圍與導入觸覺回饋功能的 M4 版巧控鍵盤,確實擁有更為優異的操作表現,且能夠降低操作時發出的機械聲,這對我來說真的算是相當大的升級改進,尤其在使用 Numbers、Pages 等應用程式,若是有對齊參考線的情況下,觸覺回饋也可透過震動的方式來進行提醒,真的是相當實用的設計。
Bryan Shih · Apple M4 IPad Pro 13 麥克風測試
Bryan Shih · Apple M2 IPad Pro 12.9 麥克風測試
Apple M4 iPad Pro 13 內建四個錄音室等級麥克風,比起 M2 iPad Pro 12.9 內建的五個錄音室等級麥克風要少了一個,透過實際的錄音檔來進行對比,可以明顯的聽出 M2 iPad Pro 12.9 的語音品質更為紮實且環境聲音的干擾也較少一點,不過兩者的語音清晰度都很優異。
而 M4 iPad Pro 13 與 M2 iPad Pro 12.9 均搭載四揚聲器系統,我則是使用 YouTube 上的無版權音樂,並將音量大小設定在 50 採橫向擺放的方式進行試聽,可以發現雖然同為四揚聲器系統,但 M4 iPad Pro 13 在高音部分的表現上會比 M2 iPad Pro 12.9 要來的更清亮一點,不過在中高音的厚實度表現上,我自己覺得是 M2 iPad Pro 12.9 要來得更出色一些,而在低音頻部分的表現上,我自己則是覺得難分軒輊,用來觀看動作類型等需要震撼音效的影片來說,都是滿不錯的享受。
- Geekbench 6 M2 晶片效能
- Geekbench 6 M4 晶片效能
- Geekbench 6 M2 晶片 GPU Metal 效能
- Geekbench 6 M4 晶片 GPU Metal 效能
- 3DMark Steel Nomad Light(M2)
- 3DMark Steel Nomad Light(M4)
- 3DMark Solar Bay(M2)
- 3DMark Solar Bay(M4)
- 3DMark Wild Life(M2)
- 3DMark Wild Life(M4)
- 安兔兔效能測試(M2)
- 安兔兔效能測試(M4)

在入手不到兩天的時間,先快速的為各位進行 M4 iPad Pro 13 256GB 機型的開箱與基本的測試,還有與 M2 iPad Pro 12.9 的各項比較,之後也會持續為各位進行深入的測試,包含影片剪輯、照片編輯、Apple Pencil Pro 的實際使用心得等,還請各位持續鎖定小惡魔後續的測試報導。以一款基本要價就要 45,900 元的 M4 iPad Pro 來說,在攜帶行動便利性表現上,我自己覺得是沒有太多可以質疑的地方,加上搭配專用的巧控鍵盤後,還是保有一定的攜帶性,這點我自己是滿值得肯定的地方,且 M4 晶片所提供的基礎效能表現上,也確實比 M2 晶片要來得優異,不過類似於 PC 陣營的二合一筆電使用方式,對於使用者來說要將其定義在平板或是筆電其實界線還是有點模糊,要真正取代筆電說實話我覺得在作業系統不同的情況下,還是有一定的使用邏輯差異性,如果你是習慣使用筆電的使用者,那多付出個 2000 元就能購入 MacBook Air 13 M3 或許是更好的選擇。

至於 M4 iPad Pro 與 M2 iPad Pro 的選擇上,我自己是秉持著買新不買舊的原則,在處理器與 GPU 效能有明顯升級的情況下,雖然少了一顆廣角鏡頭與麥克風配置,但說實話我真的很少拿 iPad Pro 起來拍照,而錄音品質也沒有太大的差異,說實在對我實際使用的影響並不會很大,效能與便攜性的升級對我來說才是最重要的部分,再加上全新的 Apple Pencil Pro 與巧控鍵盤確實能為實際使用帶來更多的便利性,雖然巧控鍵盤的售價還是沒有下修,但比起 Apple Pencil Pro 來說更會是我優先購入的原廠配件選擇,不過目前台灣官網已經沒有 M2 iPad Pro 的商品選項,若是想入手而預算有限的話,就選擇入門 M4 晶片的 256GB/512GB 機型來入手。
最後公布一下文章內的盲測解答,左邊是 M4 iPad Pro 13 的 Ultra Retina XDR 顯示器,右邊則是 M2 iPad Pro 12.9 的 Liquid Retina XDR 顯示器,各位不知道有沒有順利猜到呢??
▊福利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