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12.9" iPad Pro起步價比 M1的Macbook air還貴…
未來的iPad pro應該也要換上M1的cpu加上Big sur OS或是能夠執行Mac軟體的iPad OS.
這樣iPad Pro才能變得更有生產力.
畢竟有些輸入(高解析Camera, Lidar, 觸控螢幕, 觸控筆)是Macbook所沒有的,能夠在iPad Pro上一站完成會更方便.
或是Macbook + iPad Pro連線協作模式
也不知道現有的iPad Pro有沒有機會升級Big sur或能執行Mac軟體的iPad OS…
geyukun wrote:
現在12.9" iPad Pro起步價比 M1的Macbook air還貴…
未來的iPad pro應該也要換上M1的cpu加上Big sur OS或是能夠執行Mac軟體的iPad OS.
這樣iPad Pro才能變得更有生產力.
畢竟有些輸入(高解析Camera, Lidar, 觸控螢幕, 觸控筆)是Macbook所沒有的,能夠在iPad Pro上一站完成會更方便.
或是Macbook + iPad Pro連線協作模式
也不知道現有的iPad Pro有沒有機會升級Big sur或能執行Mac軟體的iPad OS…
會不會換上M1還不好說,但要改用Bir Sur(或未來的macOS版本)是幾乎不可能的,這一點在幾年前的WWDC上費德理奇就已經直接大大的秀了一個「NO!」否定掉了。
蘋果雖然不斷在拉近iPad和MacBook之間的距離,但對於這兩個產品線蘋果還是有所區隔的,而且macOS是以鍵盤+滑鼠操作為出發點的作業系統,和本質上依然是觸控裝置的iPad並不合拍,也沒必要硬湊到iPad上。
friendeo wrote:
會不會換上M1還不好(恕刪)
現在蘋果的戰略是要統一整個使用者體驗,現在Macbook可以使用以觸控為主的ios軟體,以此作為吸引點
,未來iPad當然就能使用鍵鼠操作的mac軟體....
iPad Pro的發展歷程就是往生產力的方向在走,加上外接鍵鼠後,執行mac的軟體也沒啥不合適
以後都是統一arm的開發平台,軟體開發就可以同時開發mac+ipad版,這樣也節省開發者跨平台的開發時間,也可吸引更多開發者,大家開心用哪個就用哪個
m1的出現讓我們看到更多的可能性,比如利用Lidar進行3d建模,再用桌面級的CAD軟體進行編輯…這樣就不用在不周裝置間轉來轉去的,大大提高iPad Pro的生產力
geyukun wrote:
現在蘋果的戰略是要統一整個使用者體驗,現在Macbook可以使用以觸控為主的ios軟體,以此作為吸引點
,未來iPad當然就能使用鍵鼠操作的mac軟體....
iPad Pro的發展歷程就是往生產力的方向在走,加上外接鍵鼠後,執行mac的軟體也沒啥不合適
以後都是統一arm的開發平台,軟體開發就可以同時開發mac+ipad版,這樣也節省開發者跨平台的開發時間,也可吸引更多開發者,大家開心用哪個就用哪個
m1的出現讓我們看到更多的可能性,比如利用Lidar進行3d建模,再用桌面級的CAD軟體進行編輯…這樣就不用在不周裝置間轉來轉去的,大大提高iPad Pro的生產力
iPad和Mac的使用情境不同,所以還是不適合使用同一作業系統的,微軟當年就是想用一套Win 8統一桌面端和行動端結果落了個慘敗收場。
不同使用情境想在同一套作業系統中完成就必定導致系統變得非常複雜,出錯率高且難以維護,蘋果要是也走同樣的道路只會落入和微軟差不多的結局而已。這也是iPadOS特地從iOS中獨立出來的原因,因為iOS已經難以覆蓋iPad的使用情境了。同樣都是觸控手持裝置都還要特地拆成兩套作業系統,完全不同操作邏輯的兩種裝置想共用同一套作業系統根本就是在給自己找麻煩。
蘋果不打算合併行動端和桌面端作業系統的原因在2018 WWDC上已經有過說明,可以回頭參考看看當年的影片以及後續新聞採訪。對於開發者如何跨裝置開發App,在那次WWDC上也有說明。
不管如何,只要使用情境差異較大,App的操作界面和操作邏輯就一定要分別開發,就算兩種裝置共用同一套作業系統也沒用。反過來說,如果iPad和Mac的使用情境已經近似到可以共用同一套作業系統,那代表這兩個產品線已經高度重疊,蘋果很可能會做的決定也不是在iPad和Mac上使用同一套作業系統,而是把其中一種產品線砍掉。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