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弟這幾天在因緣際會下,得到一台最新的iPad pro。他的方正外型加上能夠為apple pencil無線充電的設計方式,終於使它擺脫前一代棒棒糖充電的設計,成為一台外型精美值得入手把玩的逸品


新iPad pro的設計加上上個月剛發表的iPadOS,讓小弟覺得跟身邊經常使用的surface pro筆電有非常多相似的設計元素跟體驗。小弟當初鍾愛surface pro,有很大原因就是它整體重量控制在1公斤內,卻能夠擁有類似平板操控體驗的一台筆電。當然,小弟在蘋果版發文,肯定有許多大大無法認同win os能夠算的上是有平板操控體驗的作業系統,其實這點小弟也是認同的,win10最大問題就是操控上你還是無法捨棄滑鼠,有許多的操控還是必須要用滑鼠或筆來完成,這點在iPadOS上反而完全不是問題

也因為如此,讓小弟想到蘋果的iPad pro+新發表的iPadOS是不是能夠反向成為一台平板版的PC呢?
撇開windows作業系統跟ios系統在軟體上的差異(如:專業軟體的支援程度),就單純以「在網路上下載檔案」、「從硬碟上傳輸檔案」及「多工、開多視窗」等輕度使用來比較,結論是:很難,iPad pro+iPadOS還是無法作為一台輕便的電腦

小弟發覺iPadOS雖然可以做到一定程度的檔案管理:下載、複製、解壓縮甚至讀取寫入檔案到隨身碟。新的「檔案APP」在顯示、排列上也非常好做到上述的動作,甚至可以開「數視窗」來方便在不同資料夾間移動。但是,在這幾天的使用下來,整體的體驗上完全澆熄了小弟的熱情...。
小弟歸納發覺有以下原因:
1.開多視窗非常不人性化:這點原因在於,開多視窗必須要先開一個APP,然後另一個要開的APP必須是放在DOCK欄裡。也就是,如果今天想要分屏使用的APP不是放在DOCK欄上,就要先把它放在DOCK然後開啟其中一個APP再分屏使用。這使得DOCK欄的設計目的大打則扣

2.傳輸資料沒有完成進度條:如果今天只是傳少數幾個檔案,還不覺得這有什麼問題。但如果今天是一次傳上百張上千張照片,因為沒有進度條,會變得完全不知道檔案有沒有每張都傳成功或是總共已經傳了多少張照片,變得每次傳完檔案都必須要再一次去資料夾確認檔案的數量跟傳輸的數量有沒有一致

3.檔案APP目前還無法一次傳輸大量檔案,會導致檔案傳輸不成功:這問題也是目前小弟最頭痛的問題,雖然感覺上這問題可能是APP設計的限制或當純只是一個BUG,但對小弟來說,如果今天出國自助旅行,晚上想把白天用相機拍的上千張照片傳到iPad上整理或修圖,就變成只能幾十張幾十張的慢慢移資料,移完全部資料也就飽了,根本不用想後續的事情

結論:
小弟認為,最新的iPadOS雖然終於開放外接硬碟的資料傳輸,但設計上檔案的移動沒有傳輸進度條以及分屏顯示的操作問題,都嚴重影響iPad作為生產力的能力,是非常可惜的地方。如果後續系統更新可以改善這2點,小弟認為iPad取代筆電也不是不可能了

小弟雖然不常使用蘋果產品,在這邊發這篇文章其實也是看到有許多大大對於新的iPadOS開放檔案管理後對於iPad未來的期待。畢竟iPad有好的筆、好的觸控體驗、好的APP支援度以及強勁不輸intel i系列的處理器,對於像小弟這類輕度或是文書工作的使用者來說,新iPadOS理論上應該可以取代掉你手上的筆電,或是對於已經有桌機的使用者來說,也應該可以考慮入手一台iPad而不是macbook air。但現實是,檔案APP的功能不足+多工體驗的繁瑣程度,還是會讓你失去讓它成為攜帶筆電的那種衝動

最後,發這篇文的目的,主要是因為小弟剛好有一台iPad pro可以去體驗一下最新的iPadOS,也讓正在考慮入手iPad pro來取代掉手上文書機的大大能夠有一些參考,來思考值不值得買。因為小弟一開始也是有買iPad pro來取代隨身攜帶的surface pro的念頭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