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孔改為Type-C,改進了為人詬病的Apple pencil,變成無限充電,
經過測試只能在0.2公分內充電,只要市面上有包到框的殼購買上要注意!
上下窄邊框,左右邊框反而變粗(推估是平衡設計。
![點我看大圖 [深度文]全面提升的iPad Pro 12.9 3代,Type-C新接孔擴充性測試。](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11/mobile01-40cfd0fd199fa14e9097c3d70ae984be.jpg)
我不另外貼開箱文了,很多版友開過了。
打開裡面不外乎就是簡單的Type-C toType-C(1M)加一顆18W充電器,
筆者用台達的65W萬用充電器充電基本上一分鐘就是1%左右,因為沒有評測方面的專業知識,就不去測試充電速度了,而且蘋果最為人知的就是續航力,日常會議螢幕常開用一天下來也都還不用充電。
因為這次iPad PRO上了Type-C相信很多版友跟我一樣很好奇到底支援那些東西,剛好筆者有一些小至Type-C隨身碟、大至ThunderBolt3 外接顯卡(我沒打算測試因為是N家卡。)及Node-Lite插三星960PRO固態硬碟可以幫大家測試,首先筆者外出全配大概有這些東西:
![點我看大圖 [深度文]全面提升的iPad Pro 12.9 3代,Type-C新接孔擴充性測試。](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11/mobile01-fe30e1ab782960b920f8a65e4af0a11d.jpg)
這次的iPad的LTE版有支援多國,可以不用買無線網卡,比Apple Watch支援的頻段更為廣泛,但還是有分兩個型號,買的人還是得注意常去的國家跟涵蓋頻段,查詢傳送門在這。
ApplePencil的額外功能在這:
![點我看大圖 [深度文]全面提升的iPad Pro 12.9 3代,Type-C新接孔擴充性測試。](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11/mobile01-9a98bf0a34c7e882b3f6857fdcdbbbcc.png)
---------------------------------------------------------------------------------------
週邊項目:
我們先來測試最基本的東西Type-C隨身碟~
![點我看大圖 [深度文]全面提升的iPad Pro 12.9 3代,Type-C新接孔擴充性測試。](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11/mobile01-9bb52f91fc2c46bf54946ed0d4acfc41.jpg)
插上去之後iOS會自動打開相簿,然後,沒有然後了
![點我看大圖 [深度文]全面提升的iPad Pro 12.9 3代,Type-C新接孔擴充性測試。](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11/mobile01-d8f49750b8cf6863fe50e8deb48b5038.jpg)
找了半天沒看到可以看隨身碟的東西的地方,連內建的檔案系統、Documents、Lightroom、都看不到隨身碟的東西,這個對不同系統需要交換檔案的行動工作者是一個非常大的致命傷,
不過基於實驗精神,我試試iOS上還可以管理檔案很好用的iKlips,結果仍然是,沒反應

![點我看大圖 [深度文]全面提升的iPad Pro 12.9 3代,Type-C新接孔擴充性測試。](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11/mobile01-f8e62011284bf1bb5e1be7eb2785bae8.jpg)
可能真的要等到Type-C接頭型的或是轉接頭出現才有可能成功,接下來測試隨身碟型讀卡機~
![點我看大圖 [深度文]全面提升的iPad Pro 12.9 3代,Type-C新接孔擴充性測試。](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11/mobile01-dc923d357437c7524c098192e43688f3.jpg)
結果仍然是,沒反應

(請注意這個讀卡機它的設計模式會是隨身碟,真的要用讀卡機請用外接式的,下面有測試)
![點我看大圖 [深度文]全面提升的iPad Pro 12.9 3代,Type-C新接孔擴充性測試。](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11/mobile01-86112b3e8e004fb593ee413878a73298.jpg)
我推估應該是因為iOS還沒有把打開這方面的權限,也有可能是受制於半殘的檔案系統...

接下來換大一點點的東西來測試
大家最關心的 HUB
![點我看大圖 [深度文]全面提升的iPad Pro 12.9 3代,Type-C新接孔擴充性測試。](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11/mobile01-269779a325ab9125979d0b553433ada7.jpg)
插上去的瞬間是沒反應的(廢話)
我試著一個一個硬碟插進去,都有出現打開相簿的反應,證明它可以"擴充",也就是可以透過轉接頭、HUB來增加你iPad的可用Port
![點我看大圖 [深度文]全面提升的iPad Pro 12.9 3代,Type-C新接孔擴充性測試。](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11/mobile01-02b6a0f22f2892f292bb3f3ee8a9dfdf.jpg)
然後來測試HDMI輸出~
是正常可以輸出的然後一樣是iPad螢幕的比例,至少可以在這台1080P的螢幕上顯示出足夠的解析度沒有被降。
插上顯示器之後一樣在設定裡面可以看到輸出選項,
另外HDR模式,回家試了LG 55UK6320PWE,都是顯示SDR,我交叉測試了幾遍,都是沒辦法展到HDR動態,有可能是Type-C HUB的問題,待後續有拿到其他轉接線材在測試看看。
![點我看大圖 [深度文]全面提升的iPad Pro 12.9 3代,Type-C新接孔擴充性測試。](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11/mobile01-6ede909dfededd88e59e33b1ec4766c3.png)
另外在電視測試的時候有注意到他的鏡像模式跟AirPlay一樣,雖然都鏡像,但在特定軟體會有不同效果,如在播放照片的時候,只有iPad才看得到選項,在電視上會以全螢幕沒有黑邊的方式播送;Netflix會以全畫面撥放,但畫質沒有4K的好;在Keynote打簡報的時候可以在上面畫記。大家注意電視上的畫面跟iPad上的差別。
另外,插線似乎沒有支援到4K(也有可能是我Type C HUB的問題),可以值得注意的是AirPlay到APPLE TV 4K的畫質雖然電視上訊號源顯示4K,但畫質實際上比直接接線的1080P還差(請忽略安薄盒子這四個字)。 接下來測試外接式讀卡機
![點我看大圖 [深度文]全面提升的iPad Pro 12.9 3代,Type-C新接孔擴充性測試。](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11/mobile01-3a07133c3f2dc55e9bdb9289d1328ff9.jpg)
前面測的那個讀卡機是隨身碟模式導致不能使用,iOS有針對讀卡這塊做驅動,一樣是自動打開相簿,可以注意到相簿最下面的Tab多了一個輸入
SONY單眼直接插線會預設是讀卡機模式,當然也能直接插入。
![點我看大圖 [深度文]全面提升的iPad Pro 12.9 3代,Type-C新接孔擴充性測試。](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11/mobile01-a31cda6804cf8834822691a7c80ca09d.jpg)
一樣可以,在HUB上插滿滿,加上PD直接充電,一樣都正常使用。
有拔掉PD充電線試過,仍然可以使用,但電量肯定會噴很快。
測試插網路線可以正常使用
相信大家也看到,出現乙太網路了,證明這是可行的。 還可以設定代理等等。
接下來測試ThunderBolt 3的HUB(AKiTiO Thunder3 Dock Pro)
![點我看大圖 [深度文]全面提升的iPad Pro 12.9 3代,Type-C新接孔擴充性測試。](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11/mobile01-0c7b8dc8e96b1850b9b79b21da3564e4.jpg)
嗯...直接被打槍
![點我看大圖 [深度文]全面提升的iPad Pro 12.9 3代,Type-C新接孔擴充性測試。](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11/mobile01-c7c04be2507b5e0b9a5acf48ac4b98c6.png)
看來iOS有做ThunderBolt3的識別,也就是有可能以後會有推出相關支援
這是樂觀的看法,既然HUB不能試,我的外顯跟NodeLitej外接固態硬碟也就直接GG
接下來測試實際行動端的配法。
![點我看大圖 [深度文]全面提升的iPad Pro 12.9 3代,Type-C新接孔擴充性測試。](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11/mobile01-765379dfc14912d6a93ddb63afe8aaef.jpg)
先拿ASUS最近個人覺得很優的攜帶螢幕來測試,很遺憾的,ASUS似乎沒有對輸入源做自動調整,左右留黑邊是iPad的問題,上下留黑邊就是螢幕要有調整的地方了,iPad似乎都只有做鏡像輸出,這邊還要等軟體跟進。
---------------------------------------------------------------------------------------
業餘攝影工作者:
接下來是業餘攝影工作者的配置:
![點我看大圖 [深度文]全面提升的iPad Pro 12.9 3代,Type-C新接孔擴充性測試。](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11/mobile01-504c7f0dfcc7317289657e59869ebcb6.jpg)
補充: 2代的不用想說買轉接頭有用,蘋果就是要你吐錢~下面的方式是沒用的。
![點我看大圖 [深度文]全面提升的iPad Pro 12.9 3代,Type-C新接孔擴充性測試。](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11/mobile01-7166ea2848811701ed1caec2cfbd34fa.jpg)
直接插A7R3的話也就是讀卡機模式,還沒有支援即拍即看的模式,插上去之後一樣會出現匯入選項
![點我看大圖 [深度文]全面提升的iPad Pro 12.9 3代,Type-C新接孔擴充性測試。](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11/mobile01-bb7dc7a90b5ebfb790302c1147304825.jpg)
值得注意的是,匯入影像的時候,上面會顯示直接匯入的是RAW檔案,可以知道目前有支援$ony的ARW檔,其他系統的RAW檔要再測試看看,匯入之後可以直接用LightRoomCC做編輯及匯出
![點我看大圖 [深度文]全面提升的iPad Pro 12.9 3代,Type-C新接孔擴充性測試。](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11/mobile01-b9a7bc36a099bb3e4bf2ca5a8440d328.jpg)
拉桿的時候影像都蠻即時的變化,不會要等一下才變的感覺,真的可以相信它裡面塞了GPU再跑這個運算,也可以相信他跑得動(
目前還沒有看到PhotoShop的完整版,要等Adobe釋出,屆時會再補上測試結果,RAW檔可以匯出小尺寸跟完整尺寸,國外都有大量轉匯的評測,個人覺得比沒有顯卡的電腦都來得快,轉檔速度幾乎可以跟1050等級的筆電比擬了。
---------------------------------------------------------------------------------------
遠端項目:
首先來測傳說中的遠端,相信很多行動工作者都會有一台效能強大,但是不想帶無法隨時隨地使用的機器,或是有公司用的伺服器、甚至是直接用Azure的Windows虛擬機器,
這次測試以本人的GM501GS為例(雖然他強調輕薄電競,但那顆230W變壓器真的很重...
![點我看大圖 [深度文]全面提升的iPad Pro 12.9 3代,Type-C新接孔擴充性測試。](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11/mobile01-60d055ace57fcd3221672e984142fb94.jpg)
一般行動工作的話大概是這樣(因為當時忘記買原廠鍵盤保護鍵盤,先用K810頂一下,後來補買原廠聰穎鍵盤真的實用。)
右邊那個是只有在某些遠端桌面軟體才能使用的滑鼠Swiftpoint GT,然後遠端基本上有好幾種,個人最常用的兩種就是Anydesk(免錢)跟Splashtop(愛錢),當然還有大大小小我就不一一測試了,畢竟這兩個就很夠用,光Anydesk就跨好幾個平台。首先Anydesk它就單純可以連,但iPad Pro上仍然是點哪就哪,沒辦法用到滑鼠技能,這個眾所皆知,所以要能取代遠端工作就要用另外一個軟體Splashtop。
![點我看大圖 [深度文]全面提升的iPad Pro 12.9 3代,Type-C新接孔擴充性測試。](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11/mobile01-f262c51f5ebd41d9e6ea4984ec786dbd.jpg)
首先直接來連一次給大家參考看看,不廢話。
從一開始登入可以靠Face ID登入,因為一開始我在手機後面沒有掃到所以沒有一次成功,其實iPadPRO的解鎖速度真的很快,而且可解鎖角度比iPhone大很多。
登入之後會自動調整你電腦的解析度跟你螢幕一樣4:3,如果想要更深的解析度可以選擇不自動調整,我習慣是出遠門前調好電腦解析度1400X1024,然後iPad連進去的時候就會很細不會有解析度太小的情況發生。
大家可以注意到我原本用喇叭放音樂,登入之後聲音會切換到iPad輸出,但行動網路我建議是靜音,不要占用影像串流的頻寬比較好。
因為iOS不支援滑鼠,但軟體支援的話登入會出現連接滑鼠的圖案,目前這軟體有支援這款滑鼠,24h有賣自行搜尋,這樣就能用滑鼠做要做的事情了,但有個缺點是,我找不到這滑鼠的中鍵,這個對於我在3D軟體上面非常麻煩,非常難做事,建議有需要中鍵滑鼠的行動工作者還是用別的系統,iPadPRO無法滿足你的需求的~
如果沒有滑鼠的話,這軟體有個功能可以把整個ipad當觸控板(筆電下面那塊那種觸控板)。
基本上Window的快鍵只要不跟iOS衝突的都能用,Ctrl+C&V能正常使用,但Win鍵會衝突,所以要用軟體的指令去呼叫。
---------------------------------------------------------------------------------------
Coding:
至於Coding工作者,我建議是在本機電腦上裝雲端硬碟的軟體,以Google Drive為例子,我本身用Python比較多,所以我裝了Pythonista這個軟體,他的好處是很多程式可以在iPad本地上跑,當然是簡單的程式碼測試用,他還能調用iOS的相機API等等直接跑自動化腳本(我服了

進去程式之後可以用Open,然後靠ipad唯一完整一點點的檔案系統網路硬碟功能抓檔案。
但這邊可以發現很麻煩的是不能切兩個視窗,有些軟體有支援兩個檔案同時開,頂多靠iOS雙視窗再開另一個東西去看,我會開JupyterNotebook Server遠端連我電腦,順便用終端機指令做事。或是開文檔查Function等。
![點我看大圖 [深度文]全面提升的iPad Pro 12.9 3代,Type-C新接孔擴充性測試。](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11/mobile01-d46950b2fe0d1c7b38fd6617eecb0973.jpg)
iOS的多工就是只能同時開兩個APP如上面這樣,如果你有開很多軟體互相丟東西的習慣,一樣要找其他系統才有辦法,或是遠端到Windows、SSH或Linux等等。
---------------------------------------------------------------------------------------
結論:
以上簡單遠端工作,已經可以做很多事,但擁有特殊狀況的人太多了,相信以我這些測試應該有涵蓋到大多數的人,
只能說,iOS,還有一段距離要走,想要符合iPhone便利使用跟安全性,又要有生產力,Apple勢必要在iOS跟macOS中間做取捨。這麼輕薄的平板,塞了強大的效能,加上一顆很潮的圖案
它最大敗筆在就是在OS平台跟不上,不然真的可以打趴一票版版,

文字工作者的部分已經有編輯做過單純帶iPad的心得,傳送門在這。
如果你是平面設計美術類的,我非常推薦這台,因為這台對你們的妙用不在上述,注意我的APP裡有一個Duet,他可以結合Windows把iPadPRO變成類似Wacom繪圖版,以他的廣色域及色彩精準度還有至少2048感壓的功能來看,他應該算是很便宜的顯示繪圖板了


補充:
使用快一個月後的心得,真的很輕便跟實用,尤其出外有會議跟臨時遠端的用途,但在寫程式碼上面太多不便了,但對於Vim+SSH的人來說,倒是沒有限制。因爲之前第一次貼文參雜過多個人主觀因素,經過Review,有大修內容,所以有看過的網友應該會注意到有更改一些。
---------------------------------------------------------------------------------------
補充版友留言測試:
USB速度傳輸寫入到iPad應該不到3.0,我電腦用三星970PRO,經由ThunderBolt3孔接ThunderBolt3合格傳輸線(向下相容USB)來傳輸15G檔案也要四分多鐘,推估應該是iOS鎖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