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弟是位標準果粉,平板曾有一台iPad2、iPad mini1,平日作為休閒、工作則為溝通輔助之用, 不過前陣子平板都相繼脫手了~
因為工作上常常會跟客戶、廠商檢討工程圖面,沒有iPad時都直接背Macbook Pro 15"出差,但Mac不能手繪、無法直接現場拿圖面來檢討,每次用紙筆紀錄後又還要拍照、掃描建檔,使用上沒那麼直覺一體化。
所以託朋友從日本帶了一台iPad Pro 32g(換算台幣$25500),不過Apple pencil大缺貨,只好從台灣官網下訂,要等到明年了。

昨天入手iPad Pro後很興奮的試了一下手感,由於每個人的需求不同,以下只是我個人的感想與評斷,請大家參考與指教:
1.iPad Pro的12.9"螢幕很細緻,或許之前的兩台平板都沒有retina因而這次升級很有感,過去用iPad2閱讀線上雜誌就很好用了,現在iPad Pro更有一種直接看實體書的爽度,看電影也是爽度加分,只是這些需求對一般人而言,或許iPad Air就已足夠。
2.大螢幕帶來的改變,確實如庫克說的更適於商務用途,雖然以前iPad本來也可以輔助工作,但螢幕翻了兩倍後更將優勢體現出來,例如之前試過跟工廠用iPad檢討AutoCAD/eDrawing,但效果不太理想,不是好用而是螢幕不夠大,無法看更多的細節與資訊,現在12.9"似乎有可為了,這點再用過一些商業軟體後,我認為是可行的,但有領域上的局限性,如寡佔的專業領域、工程技術、勞力密集、人力後端性質的作業,現階段不容易取代PC/Mac,但作為中高階管理、溝通整合、創意發想、教育訓練、業務推廣普遍的類則別滿有機會的。
3.之前最常用iPad畫一些概念草圖、示意圖,跟國外客戶溝通想法時真的是一大幫助,省去許多用破英文的機會,因此這次最期待的還是iPad Pro + Pencil帶來的手繪強項,作為生產力的輔助工具這點我從iPad 2上就已經得到肯定,所以我簡單的試了一下繪圖,基本上感受是沒太大差異,但操作的體驗更暢快了,由於螢幕變大使得介面比較寬鬆,不用像以前常要隱藏工具列來取得最大的繪圖區域,點選的icon也輕鬆不少,這一切都是變大帶來的好處,但可惜還沒拿到Pencil來試畫看看, 它才是主角啊~~
4.說完優點說缺點,基本上這次iPad Pro就是變大,但你不能期待他有本質功能上的轉變,而是要從原有的應用更上一層,例如商業用途、繪圖市場等。然而,原本育樂的功能iPad本來就已經能滿足大家的需求,這次放大後原本的APP反而感覺怪怪的,原本7.9“ / 9.7”的介面設計直接放大,感覺頗浪費、甚至讓操作比以前來得不順手,這或許是過渡期吧~期待有更多針對iPad Pro優化的APP,讓12.9"螢幕能發揮最大價值。
5.再來是攜帶與使用的習慣要改變,變大至後再也不能隨便丟進包包帶著走了,或許得像筆電一般的對待它,準備一個專用袋吧。另外,也不能躺在床上用手扶著看電影了,畢竟重量大小有差,不只手會酸、擺在在身上也不能說沒感覺了,而大尺寸的存在感很強也是種缺點,以前開會可以把iPad mini拿手上做筆記,換成iPad Pro可能就太突兀了,這點我還要花時間去找到一個適合iPad Pro的使用方式,真的很不想只當成筆電擺桌上而已....
結語:iPad Pro跟過往的iPad相比,有很多相似的熟悉感、也很容易上手,但也因為尺寸而有了本質上的差異,要花時間去適應,這不單單是對使用者的影響,而是開發者也要得好好去思考大尺寸下的人機介面。我不知道iPad Pro能在我手裡發揮多少價值,但工具是死的,人是活的,優秀的創作、完美的企劃,都是得靠一個能夠創造、思維的頭腦,再加上一個熟練地工具才能夠達成的~所以千萬別認為擁有了什麼樣的神器,就能帶你上天堂!
AutoCAD 360都是去工廠拿來討論模具結構、試模時檢討成品尺寸用

eDrawing 常用於檢討成品的機構特徵、尺寸、原始設計等

GarageBand 不錯的自帶音樂軟體,可惜沒音樂天份,不過以後彈琴不用躡手躡腳了

Sketchbook 做工業設計時電繪草圖必備,功能在iPad上不能說齊全,但也很夠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