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 台灣版的 Smart Keyboard 來了!
因為上次文章最後提到的鍵盤問題,
讓我想要買鍵盤來試試看能不能改善問題。
本來也有考慮羅技出的副廠鍵盤,但台灣遲遲沒開賣,
而且網路上評測的結論是羅技的鍵盤,因為還包覆了後背,重量會增加不少。
但我是比較喜歡輕便一點,最後就還是買了原廠的。

包裝還是蘋果一貫的簡潔。

最喜歡開箱時拉開塑膠膜的那一刻。

Smart Keyboard 裝上去之後,真的算是蠻輕薄的,

和 Smart Case 比較,外表的矽膠與內裡絨毛材質其實一模一樣,厚度甚至也只增加一點點。
(結果 Case 才買來兩週就沒用了,尷尬)

鍵盤的部分就不是使用矽膠材質了,
我本來還擔心矽膠材質使用後,會有指紋很難擦掉的問題,
但這邊使用的是類似尼龍布的感覺。
然後重點來了,鍵盤上沒有中文!沒有中文!沒有中文!
我是一直很想要乾淨簡潔的鍵盤,所以這點對我來說反而是加分,
但對於有些打字可能還是偶爾需要看鍵盤的朋友們來說,這點就是要好好考慮的了。
再來說說使用心得好了,真、的、不、優。
對於母語是英文的人來說可能真的不錯,
但我們不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用到中英文交錯,
所以我們有很嚴重的切換輸入法的問題。
加上鍵盤之後,我原本以為會像 Mac 一樣的打字邏輯,
但我卻忘了一點,它是 iPad,畢竟還是 iOS,所以即使操作上感覺像是 Mac。
在 Mac 用注音打字時,是幾乎不用選字,系統就會依照前後文幫你選好。
但 Smart Keyboard 在選字時,邏輯卻仍是 iOS 的,如下圖,
變成畫面上會出現一大串的注音,然後,你才選字。
而且在電腦上快速打字時,如果注音先後順序有問題,比如說你打『失屋喔(Mobile01不能打注音)』說,
在電腦時你的順序若是打『屋失喔』,電腦可能還是會判別正確,
但如果在 iPad 上面你就必須真的按照順序正確打好,否則就會出現一連串的亂碼。

這點微妙的不同,可能還是得親身試用過才能體會那種感覺。
但就因為這點不同,讓輸入中文時會有點不習慣,
而這種不習慣,就會拖延到效率。
整體而言,還是有一些使用上的小問題。
Apple Pencil 的使用體驗如果是 100 分,
那 Smart Keyboard 在中文輸入上大概剩 75 分。
目前找到比較能解決的方法,是輸入完全部中文字後再選字,
但就必須先忍受上圖那樣出現一大串注音的畫面,
如果習慣後應該是會更接近電腦使用的感覺。
再等使用一陣子的心得會不會改善囉!
-----------------------------------------------------------
自從今年九月的發表會後,
最讓我期待的反而不是 iPhone,
而是 iPad Pro 跟 Apple Pencil。
雖然說發表會後,網友們不停調侃 Apple Pencil 的出現,
蘋果又再一次瘋狂打臉賈伯斯之類的評論。
畢竟的確當年賈伯斯那一句 Who wants a stylus?
說的態度是那麼挑釁及驕傲。

當年觸控筆的技術與現在已今非昔比。
那時候觸控筆之所以會被賈伯斯拿來嘲諷的主要原因,
是因為電阻式觸控螢幕的技術,連最最基本的操作都必須透過筆,
而現在我們都已經習慣電容式觸控帶來的方便及順暢,
當然對一般使用來說,觸控筆的存在就是可有可無的。
但對於設計師而言,
有時候我們需要的是比手指更精準的繪圖工具。
所以,誰需要一支觸控筆啊?!
我!!!!!!!
在 Apple Pencil 出現以前,
我也曾經試用過幾種觸控筆搭配 iPad Air,
但結果都是買來後,使用一兩次後就算了 Let it go。
原因不外乎就是繪圖及書寫感覺『非、常、差』。
那些筆會讓你覺得自己智商很低,
繪圖能力根本不配當個設計師。
好了,廢話有點多。
只是想解釋為何如此期待 iPad Pro,
或者,嚴格說來應該說是期待 Apple Pencil。
2015.11.11
這大概是我人生最瘋狂的事情前三名,一得知台灣不在首波名單後,
我就開始慶幸平時有建立良好的人脈,有香港的朋友能幫我代收。
於是在當天傍晚一開賣,
我就立刻下單了 iPad Pro 及 Apple Pencil 還有 Smart Keyboard。
iPad Pro 預計13號到貨,而後兩者卻要等待7-10個工作天。
總之,開賣九天之後,貨到了,
但尷尬的是香港不能寄含有鋰電池的物品到台灣。

所以就⋯⋯

決定當日來回。
在這之前已經看過網路上其他網友的開箱文,
也已經做好『它本人會非常巨大』的心理準備,
但到了香港碰到朋友後,還是被包裝的盒子尺寸給嚇到。
特別放上一張悠遊卡當比例尺。



外包裝紙盒真的非常巨大。
因為是當日來回,並沒有托運行李,
怕盒子太大,過海關的時候會被查稅,
所以決定在香港把外箱拆掉,順便檢查機況是否有問題。

紙箱內部墊了非常堅固的緩衝層,
以確保 iPad Pro 在運送過程中不會受傷,
但老實說,還是會覺得有些不環保。

終於驗明正身了,確定是太空灰 iPad Pro 沒錯。

打開盒子後,這次的膠膜不是亮面的,而是霧面的,
我是比較喜歡亮面的感覺啦,霧面的第一印象會覺得包裝髒髒的。

不過當膠膜撕掉以後,一切都不再重要。
iPad Pro 真、的、好、大!

裝上 Smart Cover。
接下來是這次嚴重缺貨的 Apple Pencil,
現在下訂的話已經要等到年底或明年初才拿得到了。
其實開賣當時,我連 Smart Keyboard 也有訂到,
只是後來考慮一下還是先取消訂單,
畢竟只是用來打字而已的鍵盤,要價五千多實在有些高貴。
如果之後真的覺得有需要,等台灣開賣後再買也是可以。


包裝內部附上備用的筆頭,還有 Lightning 充電的轉接頭。

iPad Pro 帶來的視覺享受真的已經逼近於筆電了。


Apple Pencil 的重量及質感其實也非常順手,
只是插在 iPad Pro 臨時充電的方式,跟拔下來就不知道要擺去哪的蓋子,
這種設計方式真的很難讓人幫蘋果說話。
那種感覺就像是完全沒花心思在上面一樣。


但除此之外,Apple Pencil 的筆觸表現令我非常驚豔,
先不說正常拿筆的筆觸有多逼真,
光是你把 Apple Pencil 拿斜的,像畫素描時橫掃陰影的筆觸,
就足以讓你訝異到他們到底怎麼模擬出那麼逼真的感覺!
以下是我用 iPad Pro 十分鐘左右完成的作品,可以給大家參考一下。


要怎麼呈現 Apple Pencil 幾乎已經可以與真實筆跡一樣的效果呢?
用觸控筆寫字通常是最難和真實字跡一樣的,就讓我們看看它的效果吧。

上面這張是用0.38百樂寫在筆記本上的。

而這張是用 Apple Pencil 寫在 iPad Pro 上的感覺。
就我個人的感覺來說,可以說幾乎分不出差別了。
用觸控筆寫字終於不再像右撇子用左手寫字那麼彆扭了。
這兩天還在適應期,iPad Pro 的鍵盤跟其他 iOS 設備邏輯不太一樣。

這是以往的 iPad 鍵盤配置。
也許是因為畫面比較大,所以終於能擺進與真實尺寸相同的鍵盤大小,
除了原本的『地球』可以切換輸入法之外,
還加入了 Caps Lock 鍵,導入 MacOS 的邏輯,按下會切換輸入法。

但因為畢竟不是實體鍵盤,再加上我會以之前使用 iOS 的位置習慣,
很直覺地去按到 Caps Lock 想要切換大小寫,但按下去的反應卻是變更輸入法。
而切換大小寫正確的操作,應該是按下 Shift。

我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有這樣的問題,
但這的確造成我的困擾,常會混淆 Caps Lock 及 Shift 鍵。
畢竟我的習慣還是以按『地球鍵』才是切換輸入法來使用。
這也許是為了配合 Smart Keyboard 所更改的設定,
但這點的確讓我有點困擾,而且無法更改設定。
也許是美國人平時可能根本就不太需要切換輸入法,
所以當初他們沒料到加入 Caps Lock 後,
功能跟『地球鍵』根本已經重覆的問題?

先就這兩天使用的心得來看,
喜歡繪圖的玩家們,真的可以購買一台來玩玩看,非常新鮮也非常有趣。
iPad Pro 的外放喇叭也是非常震撼,音量甚至比我的 MacBook Pro 還要誇張。
另外,我也知道最近很多網友會拿 Surface Pro 4 來比較,
但因為我的工作環境及慣用系統都已經是 Apple,
在電腦及平板手機間使用 AirDrop 或雲端同步是非常方便的。
所以我完全認同 Surface Pro 4 是台好機器,但我還是會買 iPad Pro,
拜託請不要再筆戰這兩台的規格誰CP值高了。
不過就是3C用品,大家選擇自己用得開心的產品就好了對吧?!
謝謝大家,如果有什麼新發現或是新心得再補充給大家!
如果大家有問題也歡迎發問哦,能幫上忙的我會幫忙回答的。
因為我完全可以理解期待 iPad Pro 趕快在台上市的心情啊!
^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