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幾天是送修ipad mini到台中公益晶實,原因是銀幕漏光,剛開始先在apple官網上尋求線上通話,並拍攝照片回傳,線上客服也覺得有異常,但因為照片可能色差,還是以維修站檢測後比較妥當
因此隔日下班衝去,接件客服人員居然扮演起工程師的腳色,立馬說這個蘋果是不會接受維修的,況起銀幕越大,這種情況會越多,這甚麼歪理!!!!!我堅持留下請專業的工程師後測,交涉途中,接件人員還一度要求我提供證明照片(當初回傳apple線上客服的照片),耗時近一小時。
隔日馬上apple官網客服客訴,客訴理由:
1.接件客服人員憑什麼理由能取代工程師腳色,檢測或拒收顧客認為有異常的產品?以未達標準理由拒絕??理由是?肉眼判斷?現場並沒有專業的儀器檢測啊!現場只有放大鏡,手電筒,和檢測商品有無變形的平衡板,擺明在找人為的因素想拒絕收件,但實際上損壞的地方真的跟人為會有直接相關聯,不提出證據和理由就拒收,太沒說服力了吧,而且未達這詞就表示連接件人員都可以看出有異常,所以判斷就是主觀的。
2.為何購買台灣當地透過合規定途徑販售的產品,卻沒有直營的維修品質,必須透過委外?送修過程像打官司一樣,要充分準備好證據和理由,耗時又耗力。委託商互踢皮球,把一切不能修的標準訂定和實施都推給apple,但apple又不能第一時間判斷產品問題??
apple回復主旨:
1.apple一直強烈撇清,在台灣區域並沒有apple專業的維修師傅(他們稱工程師為師傅)處理產品問題,是透過由教育訓練後的台灣委託維修晶實進行處理,倘若委託服務從收件或工程師的售後體驗讓我覺得有所不好或疑慮,他們會請晶實將產品返回apple,透過原公司""專業""的師傅進行檢修,晶實的部分apple會在進一步訓練。
2.台灣區域的直營服務體驗,他們正在規劃,造成使用者的不便,要我多包涵。
我再度回復如下:
1.我強烈要求請晶實將產品返回apple,透過原公司""專業""的師傅進行檢修,你們apple切割和撇清的態度,讓我無法信任台灣委託維修。
2.產品售後服務也是重點,先賣產品,然後用未設直營的理由,撇清使用上和維修遇到的困難,讓我覺得台灣使用者受到歧視
總之,十天後回來一台整修機,判定結果,確實銀幕顯示異常
題外話,取件當天,一位媽媽的ip6送修,收件人員當場拆機,判斷說拆過機器,還說裡面有零件異常拒絕收件,媽媽暴怒當下打回apple表明說保固內我為何拆機,還有我哪有這些拆機的工具阿,結論也是收件人員並非專業工程師,一切還是以返回維修為主
結論,我想大家都知道apple送修的制度,早就被玩爛了,但是委託商防堵,就必須拿出更專業的收件準則(現場工程師或專業儀器),而不是什麼都拒收不檢測,還有apple早就知道台灣區域維修問題很大,早就用撇清和切割放水流委託維修商了,或許直營真的快實現了。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