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New iPad採購建議後數週我入手了New iPad也把玩了幾個禮拜,在台灣最近「似乎」也準備發售的當下,我再分享一下我的心得好了。
首先主要的改變還是螢幕上的差異。只要習慣使用“視覺類”(如看電子書、互動媒體、以及iBooks)的使用者,肯定會讚不絕口。所以如果喜歡看電子書,無論是電子媒體、PDF或是從iBooks Store購買的,本人非常建議入手。
很多人會說整體性能跟iPad 2相同,這點我非常同意,我才不理會標榜的A5X CPU幾倍幾倍的口號,因為那都是最「飄渺」的名詞,最重要的還是 實際的使用情形才是。
由於New iPad使用的是A5X的CPU,雖然蘋果自己號稱A5 CPU的幾倍幾倍,但是實際上基礎使用幾乎感受不到差異。換言之,除非你同時間使用許多的軟體,互相切換來切換去,或是拿來玩3D遊戲,我可以說幾乎感受不到差別。同iPad 2一樣該Lag的地方同樣不會少到哪裡去,該快速的地方當然是沒有問題,只能說A5X剛剛好只是加強A5的性能好撐起New iPad的高解析度螢幕罷了。
因為平板電腦什麼硬體的部分都可以假裝忽略看不見,唯獨「螢幕」這個東西大剌剌就擺在你面前,無論怎樣看都無法忽視她的存在。於是乎,New iPad最重要的價值就是那個螢幕。
New iPad無論是亮度以及螢幕清晰度都相較以往更勝一籌,這是我看到的第一眼的感動。
不過,就算是New iPad也不是真的無敵,或許是那個A5X CPU提升了「飄渺」虛無的Benchmark,也無法掩蓋終究還是"A5"的CPU的事實。電力消耗的無比飛快,我們從許多的拆機網站上看到New iPad搭載的電池是舊式的iPad 2幾乎是兩倍的容量,能夠達成的部分卻僅是相同的情況,就可以知道那塊面板的耗電量實在驚人,同時也可以理解A5X的CPU也相對於A5來的耗電,加上尚未推出A6 CPU,所以總總不利的環境相加下來,New iPad的耗電量確實令人印象深刻。與我的第一代A4 CPU的iPad相比,New iPad的耗電量根本就是跟喝水一般。同樣的一個操作模式,可能iPad A4的CPU不會耗電到哪裡去,而New iPad卻會明顯看到電池的下降,尤其是觀看多媒體的部分。而多媒體的部分卻又是New iPad與iPad或是iPad2最大的差別。尤其加上了高解析度的螢幕之後。只拿New iPad來當做「電子書瀏覽器」真的實在太可惜了,可是加上多媒體後有相對於iPad 2耗電,當然間斷的使用以及持續的低耗能使用或許可以真正達到10小時,不過我的感覺,若要與iPad2一樣的使用頻率,應該是時間消耗更多時間才是。
所以別要再聽信New iPad很省電的謊言,New iPad確實很耗電。
加上New iPad的體積與重量也向上提升了些許,儘管不多,單手要拿起New iPad當做電子書來閱讀,肯定每幾分鐘會得要換手一次,每幾分鐘就得要休息一下。
因為New ipad贏在那一塊螢幕,讓我體會到「看書」的那種感動,以往看書就因為螢幕解析度不佳而得要不斷的使用「放大縮小」的功能才能夠將螢幕文字看的清楚,實在非常麻煩。我也認為「電子書」的最基本的元素就是「易於閱讀」。而New iPad解決了解析度這一個問題,不過又來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翻頁」的問題,因為搭載的是A5X的CPU,我在操作PDF檔案看電子書或是資料的時候,大部份都很順暢,難免有時候要等待個1~2秒鐘。老實說,這對我對於「電子書」的期待還是有一定程度的落差。如果再加上「iBooks Author」的書,那CPU的情況更是糟糕,A5X又要推動高解析度的螢幕又得要推動整體系統資源,對於檔案很大的iBooks 電子書軟體而言這樣的遲鈍情況更是明顯。
加上現在New iPad 128GB的容量尚未達成、支援軟體商及書商尚不多、A6 CPU還沒問世、iCloud的不成熟以及Universal Dock傳輸速度的不理想,讓空有一個精細解析度的New iPad是一個擁有漂亮螢幕的平板電腦罷了。
New iPad有許多令我難以忍受的缺點,儘管如此,我完全不後悔購買。
最起碼我的視覺獲得解放了。現在購買的不是一個完整的「電子書」使用體驗,頂多是上上網,看看PDF來體驗一下。New iPad充其量只能說是電子書的入門票而已,而這個入門票的代價竟然如得要消耗掉電量以及增加重量才能達成。難怪現在人類花了不少時間研究機器人經過了這麼久卻做不出真實的“類人形機器人”的原因,或許就是有些事情看起來很簡單自然,不過實際上卻得要花上許多代價或是很深厚的科技實力才能模仿出來。
如果各位真要享受高解析度螢幕加上完整的系統及高解析度軟體支援,那肯定可以再等一下明年搭載A6 CPU的『New New iPad』,屆時更期待電量以及體積的瘦身,相信更符合蘋果群的期待。
至於謠傳的7吋CPU,若真的要期待,我比較期待可以一手掌握的iPhone 5,現在9.7吋的螢幕嚴格說來,要好好的看一本書已經很有壓力了,更不用說7吋小螢幕,光是互動就會氣死人,就算勉強推出來,也絕對很難成為「電子書」的載具,或許就像Samsung一樣變成Note一般功用。
而蘋果會「模仿」別人嗎?不,蘋果只會「偷」。
=========================================================
謝謝各位網友給予評分及回應,您的評分鼓勵及互動留言也是我繼續寫文分享的最大動力,感激不盡。
個人淺見,歡迎來信或在板上留言回應討論,但切勿無禮謾罵,謝謝。
本文章同步收錄在本人的部落格跟臉書中,也歡迎跳轉觀賞其他文章加入粉絲按讚及留言指教。
因有些文章需符合Mobile01規範,故不一定全文收錄至01中,或是將該文略為精簡過後再刊載在Mobile01上,不便之處請各位多多包涵。
注意 : 以上皆為AKS的蘋果生活使用體悟以及趨勢猜測,蘋果未來實際的行銷走勢,也請不要用於投資或是其他方式上面,本人對於文章中所提的看法純屬個人觀點,讀者若因此受文章任何一部分進而投資某些產業所受到任何形式上之盈虧請讀者自行負責。本人一概不負您所有損失的責任。
文章內文所提到的商品,形式,外觀,品牌,功能,LOGO,皆屬於原廠商所有,AKS僅就使用心得做分享,不代表AKS替該商品做背書或代言,文章僅供各位讀者對於選購該商品前之選購參考。
文章內文及照片若為本人攝影或製作者版權所有,歡迎各位網友轉寄連結分享,但是請勿擅自更改或是編修,並且請標明文章出處以及主要連結,謝謝。
你到現在還沒搞清處?
耗電的不是A5X CPU ,而是retina顯示器的背光燈。
影像技術診斷機構DisplayMate Technologies的總裁雷蒙德·肖內拉(Raymond Soneira)表示,蘋果在新iPad中將背光燈管數加倍以使其亮度達到iPad 2的水平,多出的燈管需要更多的電力,同時也提高了溫度。
肖內拉表示:“新iPad調到最高亮度時所需的功率是同等情況下iPad 2的2.5倍。蘋果為使屏幕亮度與前代產品保持一致不得不使用此種手段,這直接導致了運行溫度升高。”他同時指出,自己在測試新iPad時並未因溫度升高而感到不適。
肖內拉給出了新iPad運行溫度過熱的四大原因:
一,LED燈管加倍:iPad3使用的Retina顯示屏,在提供比iPad2高達四倍的分辨率同時,也使用了兩倍的LED燈管照明來提高亮度,這就帶來了嚴重的發熱問題,尤其是在最高亮度的情況下。
二,2.5倍功率:新iPad除使用更多的LED燈管外,還為了提高亮度使其功率超過iPad 2的2.5倍,讓發熱問題愈加顯露出來。
三,電池容量提升:電池需比前代產品提供更多的電力,因此電池在使用中也會比以往更熱。
四,傳統LCD技術:夏普未向蘋果提供更高效的IGZO(氧化銦鎵鋅)顯示屏技術,迫使蘋果在新iPad上仍使用傳統且效率不高的非晶矽技術。
蘋果公司週二就新iPad前兩代產品相比運行時過熱的問題作出官方回應,聲明稱新iPad的運行溫度符合蘋果的相關溫度規範。
發文前先搞清楚好嗎?
A5X或許耗電 但沒你說的那樣畢竟還是停留在雙核
我到覺的tegra3 四核心處理器沒省電到哪,性能也沒好到哪。
Kindle 跟 nook 的7吋是跟據歐美紙本書真正銷量最大的pocket book 來的,這也是西歐語系書蟲族最習慣的尺吋而不是中文比較大的B5 size. 因為kindle 廣為歐美書蟲族所接受,國外的出版社及新聞媒體早就依據 kindle 的規格全面特製電子書及電子新聞,也已非常成熟。如果你只讀中文出版物,歐美的電子出版物不論出版量即時度及易讀性及設計互動性都不是我們這些生活在中文出版商還在以scan pdf混錢的台灣消費者能想像的。
以下幾個 APP 建議試用一下,就能知道我們跟歐美差多遠。
News republic
APPY GEEK
CNN MONEY
CNN
BBC
PLUSE
KINDLE 我想就不用提了。
電子書/電子新聞在7吋平板上,歐美語系早就已經發展成熟。主導性早在最大的書商 Amazone 手上。我們會誤認iPad 在電子書的強處事實上是因為台灣大部分人沒機會接觸真正專業的電子書載具 kindle 及 nook 以及上面真正專業的歐美出版物(APP),而只能以我們落後的電子書出版業來亂推論. 真正使用過歐美的電子出版物就知道new ipad的營幕及尺吋在電子書上意義不大,因為英文出版商早就依據kindle 7吋的規格特製他們的出版物了。而且非常符合我們這些書蟲族單手拿書(pocket book)閱讀的老習慣,畢竟書蟲族才是這些出版商的財主。
至於台灣的電子中文出版業,只能說落後歐美很遠,還是停留在scan pdf 就想混錢的時代。
以我自己而言,紙本書及報紙已經被我的 galaxy tab 7及出版商的APP逐漸淘汰,就像ipod 淘汰我的CD一樣。
版主發了一個好文章,new ipad部份非常中肯。但很可惜看來您不像是7吋平版的使用者,也不像有使用及閱讀英文出版物習慣的書蟲族。所以對7吋的了解跟實際的現況有蠻大的差距。建議您找一台7吋試試一定會有不同看法(要3百克附近或以下)。
BBdog3388 wrote:
由於kindle 跟...(恕刪)
謝謝BBdog3388的回應。
雖然回應跟我用的New iPad心得有一點點離題,不過覺得您說的很有理,在下我也提出一些相法與您討論。
無論是否是掃瞄、正版PDF或者是合法ePub來說,若要純文字及純圖片當然什麼尺寸的載具都是一樣的。
雖然我也偶爾會買日文的文庫本來讀純文字小說,但是我不是啃書族,且我也的確沒有使用過7吋的載具,在此同時也想要重新提一下蘋果所推出的「教育」議題。
蘋果所提出的「教育」的議題及後續所引發的效果,絕非7吋啃文字族的同等族群所合適的。7吋的使用者通常都是年紀稍長或習慣讀純文字的朋友或喜愛啃文字的書蟲們,Nook或是Kindle對於「互動」這部分恐怕力有未逮。
叫現在的小朋友看相較於iBooks互動單純的Nook,我敢保證,應該會很多小朋友會打哈欠。
我雖然沒有用過7吋載具但是相信Kindle的用戶肯定也相對於iBooks 的用戶來說單純許多,我相信無論是中文讀者或是洋文讀者相信應該沒有差別。
而我好奇的是假設蘋果推出了7吋iPad會不會再推出不能使用iBooks 2多媒體互動功能的iPad mini?這一點我是保持比較懷疑的態度。
或許「內容的豐富性」以及「iBooks 2」是蘋果想要跳過Amazon在電子書獨大的企圖吧?相信蘋果再怎樣蠻橫硬幹應該是打不過Amazon的。
所以從「教育議題」從小朋友開始著手「教育」相信是蘋果切入出版業的野心。
蘋果基本教義派===========
蘋果禁衛軍
http://apple-guard.blogspot.com/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