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款iPad發表兩三天了,命名問題仍然糾纏不清,這真的引起了我很大興趣。
為什麼Apple要將新款iPad命名為最原始的iPad,而不是順著叫iPad3呢?加一個3有那麼難嗎?
也有該叫iPad HD或RD的說法,因為多了超精細的視網膜螢幕,這也是個好建議,很多產品都會這樣取名,例如iPhone 3G,這代表這款iPhone用的是3G無線通訊技術。
那這次的iPad,Apple是有什麼理由非得要反璞歸真一下不可呢?
我想好好地思索一下這問題。
假設我被爸媽命名為趙錢孫,在我剛出生,只會吃喝拉撒大哭大閙時,我有新誕生的人類的身份,但我正式的名字不會是「趙錢孫 新生兒」。(某位01網友的說法,我覺得很有道理)
當我有了開口說話的能力時,我的名字不會是「趙錢孫 說話」,當我學會站立的時候,我的名字並不用加上“站立”兩個字。
儘管我現在有一個超明顯的大肚子,都成為我的特徵了,也沒改名為「趙錢孫 啤酒肚」。
但倒過來說,當朋友聊到我的時候,「趙錢孫」這三個字裡,還是有會說會站,有著一個啤酒肚的人類等諸多意義在裡面。
這樣一來,iPad再也不需要在後面加上HD等功能性的文字了,反正大家已經知道:「iPad」就是一個Apple所生產,有螢幕、能閱讀、有音效、可上網、玩遊戲等功能的數位行動儲存通訊裝置,除非Apple出了螢幕小一點的iPad,為了產品線的區分,才可能加上iPad mini什麼的,就像iPod之下有classic nano等分類。
接著是數字的問題,為什麼Apple能把3拿掉?有時候真的不能沒有這個代表第幾代的數字在對吧?
當我問朋友:有沒有玩過太空戰士?我真的得加上數字,不然針對性就不夠了。
當我問朋友:有沒有看過哈利波特?也是得加上第幾集,不然也就談不起來。
但是,當我需要朋友來接我,我不需要問他:你有沒有第三代柴油引擎的車子,能來接我嗎?我只需要問你有沒有汽車來接我就好了。
所以,現在我知道為什麼iPad的後面不需要再加上任何數字了,相信之後的iPhone也不會再加上5,反正它就是iPhone,Apple出的智慧型手機。
當然,iPhone這名字也包含著性能一年比一年更強大的意義在,也有你得掏錢出來換的意義在。
說到「掏錢出來換」,前陣子我女友Sheena的iPhone泡海水陣亡了,她只好掏錢出來再買一支iPhone。
新機送來後接上iTunes,輸入好Apple lD同步化,拜iCloud所賜,"Sheena's iPhone"又活過來了,除了沒有受潮的痕跡外,裡裡外外都完全一模一樣,無論是桌面照、APP的位置、設過的鬧鐘時間、拍過的照片等等。
說真的,我也會希望自己哪天泡水陣亡之後,可以換個軀體繼續活下去。
但我的名字還是稱為「趙錢孫」吧?還是因為我的新軀體跑的更快、跳的更高、潛水潛的更久,長的更加人模人樣或是我有了鈦合金金屬外殻而得改名為「趙錢孫2」或「趙錢孫2S」?
我不禁要想:「Apple你到底是在賣些什麼?」
當年說你賣電腦,原價屋都比你的蘋果商店強。
當年說你賣作業系統,你還輸微軟一大截。
當年說你賣隨身聽的,你也不像Sony一直都跟影音分不開。
當年說你賣手機也不太像,Nokia才是真的會買手機。
你的產品很多樣化,但都是不同領域的東西,比較多的相同處只有那個「i」字常出現。
後來我才漸漸懂:你產品名前面的小寫「i」代表了「我」的意含對吧?那表示我曾在你產品上所有的作為都不會消失,那怕是這支iPhone陣亡了,「Hakka's iPhone」還是可以找到另一個軀體繼續活下去。
「哇!原來你賣的是永生的概念啊!」
但換句話說:「Hakka's iPhone」這個數位靈魂也被Apple綁架了,不是嗎?(Hakka是我的英文名)
iCloud即將讓Apple旗下的各式產品趨於一統,不同處將只有螢幕尺寸上的不同。
每個人存在iCloud上的數位靈魂都能在不同大小的軀體上出現,一旦習慣了i系列的方便性,將來買筆電會選Macbook,買桌上電腦會選iMac,買電視會選iTV,買冷氣會買iAircon,買車會買iCar等等,因為只有這些產品才能相容與對應你的「iSoul」!
iSoul這個名字已經被用掉了,我這裡說的只是一個數位靈魂的概念,而最方便攜帶的「iSoul」裝置,應該就是現在的iPhone大小吧,所以你可以把iSoul裝置想成是現在的iPhone。
iCar會怎麼做?Apple也不用自己開間車廠,更輪不到找人代工,腦筋轉得快的車商自己會做,再付給Apple錢。
帶著你的「iSoul」裝置走到你的iCar旁,車門自動解鎖,還幫你發動好,開好冷氣,座椅已經從你老婆的設定改成你的設定了,音樂也不是她愛聽的爵士樂,而是你iTunes裡的搖滾樂,里程計速表和油量顯示在你放上的「iSoul」裝置上。開出門,過ETC、加油、自助洗車、停車場等,都能自動扣款。
天啊,自己越寫越想買一台iCar了!(如果政府不會定位我的「iSoul」裝置並且寄超速罰單給我的話。)
從車商方面來看,可以省下儀表系統、音響(只裝無線喇叭就好)、空調面板、車窗按鈕、DVD及螢幕等的材料與生產線的成本。(至於視網膜液晶變色車殼就先不提了,成本太高,總之能變成你想要的顏色之外還能變透明,上個車廂廣告賺外快更是輕而易舉。)
說一下iAircon,這更簡單,冷氣商只要加一個WiFi或藍牙模組與控制晶片,便宜的很,連搖控器的成本也省了。
我們買回家後,從APP Store下載免費的空調APP,設好定位系統與溫度,只要在你要回家前,就可以提早將家中溫度調到你喜歡的24度,要改溫度可以按你的「iSoul」裝置,當然也能說一句:「Siri!我會冷!」。(要控制孩子房間的冷氣不要18度吹到天亮更是沒問題。)
我在澳洲打工度假過,在澳洲卡拉薩這個礦區小鎮做過房務清潔的人都知道:這裡旅館所有房間的空調都是24小時不關機,只求客人進房間時有那種被服務的舒適感,也知道想省電費就省不到人事費的道理,而且還容易出錯。(其它地區我就不知道了)
這時iAircon就成為了省成本的好東西,只要利用iPhone預約客房後,在你到房間前,空調就調到跟你家一樣的溫度,離開不遠後就自動關機,管理者也不怕房客不為老闆節省電費。(更別說房間內的喇叭與iTV都能是房客自己買好的影音內容,老闆又省下了有線電視與A片的時間金錢成本。)
iLock讓你不用再帶仼何鑰匙,車子和大樓門禁到自己家門,甚至預約訂好的汽車旅館房間,通通刷「iSoul」裝置就可以開。
但這樣有點危險,「iSoul」裝置可以改用指紋解鎖,不要設計的跟以前幾款筆電一樣笨,只要按下黑屏就可解鎖,指紋不對就開不起來,別只建立右手姆指,十隻手指都建立一下,以免意外發生。
但這樣一來,Apple可是可以收集到上億人口的指紋喔!應該會受到極大的反彈,不過上億人的信用卡都隨Apple用了,自願交出指紋給Apple的人也不會少吧?
又想到iTicket⋯全世界要賣票的東西都丟上iTunes Store的「iTicket區」銷售,不管是交通票、電影票、演唱會門票、仼何入場門票,按個購買加輸入密碼就收到票,入場時刷一下「iSoul」裝置就好,但不想被Apple賺去的主辦單位或政府就自己發APP吧,沒人鳥也沒辦法囉。
但請好好地想一想,全國7-11的iBon才幾台?iTunes Store有幾間?
有幾台「iSoul」裝置就有幾間的iTunes Store!而「iSoul」裝置就在大家的手邊,比便利商店還便利,iTunes的Genius系統還會打準確度極高的廣告喔!看你的iTunes裡誰的歌最多,又是喜好度五顆星,聽的次數最高,那麼誰開演唱會的訊息就發給你。(7-11頂多門口讓你貼一張A4大小的彩色傳單)
Apple乾脆弄個iPay類的強制APP好了,自己用iPhone的相機拍帳單條碼後,用Apple lD的卡來付費,直接付Apple lD那張信用卡外所有的帳單⋯若改設為銀行帳戶的電子錢包,那麼所有帳單通吃,Apple光手續費就賺翻了,還一個店員都不用請。
想一想,一個家庭必需的「水電瓦斯國民年金健保費汽機車燃料稅牌照稅房屋稅地價稅電話費手機費所得稅信用卡費」,這些每年可以堆的跟山一樣高的帳單,我們不用再跑便利商店了,有本事政府銀行與百姓之間協調好,找個方便的付款方法,不然用這個最快,印帳單的單位連條碼都不用改,申請帳戶自動扣款轉帳有夠麻煩的知道嗎?還要我寫字勒!
抽根煙後又想到:有賣的比iPhone加iPad加iPod touch好的股票機嗎?
老媽那台機子加傳輸費比iPod touch加網路費貴多了,只要Apple看盤下單APP寫的好(或買的好),取代掉現在強制內建的股市APP,Apple又可以從各國股市海撈手續費到世界末日到來那天才結束,不是嗎?
唉,我寫到累了,相信您也看累了,勞您費心看完這些狂想。
是否您也會發現:計較iPad後面有沒有3,或是在乎為什麼不是iPhone 5而是iPhone 4S,是件小不拉嘰的事?
而Apple到底是想建立一個科技化的數位烏托邦?
還是想打造一個品味很好的邪惡金權帝國?
趕快查明Apple意圖的真相才是大事。
因為啊,不管是烏托邦或是邪惡帝國,只要再給Apple十年,他就可能辦到了呢!
majestychin wrote:
新款iPad發表兩三...(恕刪)
這樣的i世界聽起來怎麼有點可怕
一舉一動都被蘋果監視的感覺
但說實話,iCar的部份感覺很有可能成真
看完這次媒體整理出來的new iPad台廠供應鏈後
i系列的製造好像真的都不太需要蘋果動工阿
new iPad其實也是台灣製造?!(誤)~ iPad必看的五大特點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