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五天ipad2的感覺
版本1.00 寫到缺點電力問題
版本1.01 修改贅字到電力問題
版本1.10 修改到虛擬輸入不夠人性化
會買平板是手機剛好故障,外加3.8吋太傷眼力,就改考慮用平板。
最早是考慮變形平板 2,但現階段還沒有出3G板並有GPS災情,讓我對華碩品管有所保留。
一則 會考慮ipad 2是現階段評價最好平板。
二則 只吃過蘋果還沒模過,想認識一下敢結怨滿天下堅持自我風格的蘋果電腦。(寫到這讓筆者想起那出師未捷的諸葛亮)
三則 願意持續更新,避免買到孤兒機的困擾。
優點
別人的平板是當做商品,蘋果是當作工藝品。
你找不到ipad的螺絲孔。假如科技夠成熟,耳機改用無線傳輸,電力也用感應充電。
現階段只有各大公司只仿模與借鑑的份,可以媲美卻難以超越。
ipad最優秀的部份
一. 簡單化操作界面
ipad理念就是,所有的複雜設定我包辦,你只要負責用就好了。
就是俗稱"人性化界面",在部份與htc可稱為一時瑜亮。
二. 強勢的控管能力
Android跟ios最大的區別,有點類似開發中與已開發國家。
Android就像一個還處於春秋戰國諸子蜂起列強爭併的年代,在混亂中建立制序。
ios就像中央集權國家,凡是與核心有所抵觸者一律無效,只接受指定範圍創新,違者殺無赦。
也因蘋果的專制,他的系統整合與控管能力相當的好。
在較低階規格下擁有更優秀的執行能力。
它的續航力是別人的一倍,一天充一次電是可能的 。(你不會遇到一開Wifi和藍牙就電力直線下滑的問題。)
在多工管理上,即使你不斷開軟體,也很少遇到停頓的時候。
所有的軟體設定統一中央管理,操作簡單化。
複雜的事我來,你只要負責用就好了。
軟體管理很方便,不管是在移除軟體或建新資料夾(自動幫你命名)有傑出的表現。
不做任何調整下就能輕鬆使用,這是相當不簡單的事。
至少除了我在HTC Sense介面以外沒見過的。
他的系統穩定簡單又易用,在不JB下(解鎖拿回系統主控權),想玩壞它是件不容易的事。
補充 : 著名的失敗案例就是微軟的Vista系統,簡單說就花了大錢作了一套消費者與工程師都不買帳的系統。
它的特色就是,為了系統穩定性作了不少限制和確認鍵,讓你電腦擁有Pentium級的效能,並且打破你原有的使用習慣,強迫你去適應它。
也因眾人的抵制加速 Windows 7 的誕生...
內建多國語言,這是手機界別家還沒有的。
系統可更新到硬體不支援為止,這是其他手機商不願作到的。(htc 今年業績下滑,我想跟它不修Bug的習慣,有一定的因果關係了...)
人家説五歲孩子可以玩的很開心,因為你只要教會他。
按肚臍(顯示螢幕),畫一橫(解鎖),按一下(打開遊戲),要玩其他的?再一下肚臍就好了。(回到桌面)
ios 優秀軟體不少,很多是Android沒有的。
一則 是App store發展比Google Market早,很多小廠商早就在App store安家了,暫時也沒資源跨平台。
二則 App store比Google Market更容易賺到錢,Google巴不得全部的軟體是免費的,全部的廠商都靠廣告抽成就好。
三則 Android版本混亂
有太多中低階機種無法升級,是因廠商不願意,以及為了拉低售價選擇較低的配備,還有廠商設計不良以中國居多。
Android光是支援的螢幕解析度和硬體太多,然有Dalvik虛擬機的協助,但會提高開發難度和Bug的產生還有效能的降低。
補充 : iPhone堅持3.5吋的螢幕也是減少勞師動眾的改版去影響到品質,根據路邊消息透露社報導,先出iPhone 4s也是有這層考量。
四則 Google Market盜版太多,ios相對穩定,因為他的軟體只能在App store下載。(JB例外,這也是JB被污名化的原因)
對廠商來說投入新平台有多種考量,這平台的壽命要投入多少時間資源才能獲利才是重點。
有的廠商採取兩手策略,但在Android的畫質比不上ios就能說明一部份原因...
補充1 維基百科-Android
http://zh.wikipedia.org/zh-hant/Android
補充2事後諸葛:《Bonnie’s Brunch》的對與錯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63&t=2586357&p=1
缺點
體積
9.7吋的大小在攜戴與閱讀得到很好的平衡點,但拿太久是會累。
假如只是拿娛樂在小個一兩吋會更好按,重量在500克以下。
電力問題
大部份的平板電池不可替換的目的
一則 減少產品的體積,避免使用非原廠的引起造成不正常電流輸出導致損毀而要原廠買單。
二則 產品價格下殺血流成河導致毛利偏低(蘋果是異數),透過維修來截長補短。
要知道維修部是花錢單位,正常來說只會增加公司的負擔。
一個會賺錢單位,不僅能得到公司的認同,更重要的是收入的提升。
古人云 : 創收有二妙法
壹. 鋸箭法(處理保內)
新品傷本,咱麼換備品。
有道云 : 「不求修好,求堪用。」
補充 : 一般保內修不好,是因為他換的不是全新機板,而是從送修品處理好的零件,至於為什麼使用上還有些小狀況?
因為電子產品都設計的很精密,在使用中本身就會逐漸的老化。假如受過撞擊會更加脆弱,但肉眼看不出來。
儀器是測得出來,但工程師只處理最嚴重的部分,弄好當備品。(成本問題)
貳. 補鍋法(專治過保)
修好還不夠,全換才保險。
又云 : 「不止修好,求完善。」
要知道一樣產品是由上百樣所組成的,對工程師來說最辛苦不一定是換零件,而是除錯過程中的時間成本。
講到那個維修喔~ 就從民國三十八年,國民黨來台灣說起... 拖走~
有摸過電腦的知道,有時候交叉測了老半天,往往就是最不可思議的地方出問題。
時間壓力下工程師找到生命的出路。
1. 欲收檢測費,拉高門檻減少業務量。
2. 略查問題,直接換總成或有小問題的一併報故障,以便提高效率避免耽誤客戶時間,亦可增加備品提高收入俗稱雙贏。
三則 對廠商來說電池內置可提高替換難度,也可藉由電池老化來控制產品的壽命。(電池一但老化有可能漏液損毀機板。)
四則 對重度使用者要準備電瓶以備隨時打點滴。
要知道充飽電最少要六個小時以上,假設你出門在外正好沒電,是換電池比方便還是一手平板一手尿袋比較方便?
補充1 : 其他大廠也是電池內置,而ipad 2在省電性確實有獨到之處。
補充2 : 此小節向李宗吾大師致敬。
對藍牙鍵盤支援不佳
ESC,Delete,F1~12鍵和組合鍵等無法使用,至於是系統問題,還是我買錯鍵盤有勞大家鑑定一下。
i-rocks BT-6460 iPad 平板電腦專用藍芽鍵盤
http://www.i-rocks.com.tw/about.aspx
虛擬輸入不夠人性化
我們拿平板時,是靠著雙手固定能移動只有拇指。(左手握面板右手操作會重心不穩。)
最好的握法,雙手握在中心兩側偏下的位置。
按鍵設計在不需移動手掌,拇指按的到的範圍。
ipad當初設計就是為行動而生,就是希望你隨時使用。
至於要怎麼握?用什麼姿勢能握多久不會手酸?
按鍵的大小?分佈的位置?手移動的範圍?
這是很值得深思的問題。
微涼之境 wrote:
使用五天ipad2的...(恕刪)
用了半年多iPad 2的我,建議您輸入不必這麼辛苦,下載免費的Dragon Dictation,把上面你打的文章唸一遍,我猜應該不用10分鐘,至於您提到的缺點,讓我覺得蠻誇張的。
微涼之境 wrote:
使用五天ipad2的...(恕刪)
既然妳打這樣認真,我就認真的,就我知道的回復你。
a 電池不可替換,對重度使用者要準備點滴以備不時之需。
---市面上的平板,沒有可以換電池的吧。
b 設限太多,不能做個性化調整。
---jb後可以調整。但是,不建議。
c 中文化不完全,輸入法不購人性化。
---除了輸入法與app store,我不認為有中文化不完全的問題。而輸入法不人性化的問題,見仁見智。倘若真的對於輸入法有問題,未jb前,語音辨認的部分,推薦賽微。手寫的部分,推薦蒙恬。
d 對藍牙鍵盤支援不佳。
---我倒是認為很不錯。妳要不要再認真的去了解一下?
e 3G下載檔案不能大於20M,沒有Wii和PC無法獨立作業。
---一般的獨立作業,如公司用途,一般生活用途,不致於有20M的檔案要下吧?然而,倘若需要下的app這樣大,消費者或許又會罵電力問題了。當然,20MB限制的問題在jb後也可以處理。
f 不能當隨身碟,軟體各有各的資料庫,不能互通。
---站在方便性的力場,的確這是缺點。但站在安全性的立場,這無可厚非。而jb之後,最多解決隨身碟的問題,至於資料庫互通的問題...,基本無解。
g 免費娛樂遊戲佔大宗,工作軟體付費居多最貴49美金。
---倘若有經歷過心經那段,就會知道,這49USD,算便宜了。而即使今天,扣除惡意標示的軟體以外,仍有許多特別設計的app,遠遠高於49usd的定價呢!另,無論是android或是ios,佔最大宗的,都是免費遊戲app。
h 沒有三棲殺手軟體(PC.安卓,IPAD)
---有。我認為三棲的第一殺手app,就是pps。至於第二,google doc
i 不能打電話,對google服務支援度不佳。
---不是apple對google服務支援不佳,應該說是google不願意對apple有更高的支援。比如說google map。至於電話,說真的,想像一下兩手拿著ipad打電話的模樣,您可以接受麼?不要跟我說可以用藍芽,藍芽耳機也是會有沒有電的時候,或者,信號受到干擾,非得直接拿電話通話。也別說可以用耳機,耳機也有可能忘記帶。屆時拿著比磚塊大的東西打電話,嗯嗯,要是在約會時候發生這窘境,想像一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