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16 文章錯誤修正
2011/10/16 Update
跟大家說聲抱歉,文章內容裡Google行事曆與聯絡人同步的部分有錯誤,
現在已修正,不好意思誤導大家...請要鞭的大大鞭小力一點...

感謝jjenglin大與Skyers大,點出文章錯誤的部分~
不然就害大家得到錯誤的訊息了~
不過小弟也因此學習到不少~感謝兩位大大~

前言
各位人客阿~小弟又來練瘋話了~
繼教學第一彈
(5/30更新)iPad 2 初學者 照過來~這裡有一些有用的資訊~可以讓你不用再被炮了...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63&t=2176870&p=1
與第二彈之後
<iPad教學第二彈>iPad中階使用技巧Part 1 (未完待續)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63&t=2189393&p=1
第三彈來囉~
廢話不多說~看文囉~

本文開始
眾所期待的iOS5系統於10/12正式開放下載更新,相信許多人已在第一時間把系統升級到iOS5。
新的系統包含了200多項更新,我們先來看看iOS有哪些重大的更新,
以下為iPad較重要的更新,供各位大大參考。
----------------------------------------------------------------------------
iOS 5 軟體更新 (僅iPad部分)
iPad 1代
訊息中心
新的通知通知介面
![<教學>[更新]iOS5 iCloud 運作說明、Apple ID規劃及系統設定全解析](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110/mobile01-581280a0cdd8746f495a4354f67ec72e.png)
iMessage
可與iOS裝置互通訊息
![<教學>[更新]iOS5 iCloud 運作說明、Apple ID規劃及系統設定全解析](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110/mobile01-80156f0783ad010c47cb58b3fc4fe114.png)
書報攤
訂閱雜誌期刊類型App(需要App支援),並顯示最新一期刊物的封面
可於背景下載新一期的刊物
![<教學>[更新]iOS5 iCloud 運作說明、Apple ID規劃及系統設定全解析](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110/mobile01-c08391281f619a5ed64e4cfad0105a75.png)
待辦事項
簡易的代辦事項功能,可與 iCloud、iCal 和 Outlook 同步
![<教學>[更新]iOS5 iCloud 運作說明、Apple ID規劃及系統設定全解析](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110/mobile01-2d0dccb80684d7e8e5cb787ae9084c58.png)
iCloud
照片串流
文件雲端服務
同步聯絡資訊、行事曆和郵件
尋找我的 iPhone
![<教學>[更新]iOS5 iCloud 運作說明、Apple ID規劃及系統設定全解析](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110/mobile01-6c1ca3aecc759b8ba71a296dfec3eb4d.png)
改進鍵盤功能
iPad 上新增分開式鍵盤
中文手寫可以辨識英文字母與數字
![<教學>[更新]iOS5 iCloud 運作說明、Apple ID規劃及系統設定全解析](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110/mobile01-48b789ec40b1bd0717ccfeda173e42a6.png)
Safari
支援分頁以及閱讀器
加快網頁載入速度
音樂
新的iPad“音樂”應用程式介面
藍芽耳機支援AVRCP 1.3/1.4 版(可以傳送歌曲資訊)
輔助程式
AssistiveTouch與多項輔助程式更新
與iTunes無線同步
相簿
可新增相簿分類
內建 Twitter 支援
與Twitter緊密整合
改進 Mail 功能
多項方便使用者的小更新
改進行事曆功能
增加 iPad 的整年檢視區及點一下來建立事件
改進 Game Center 功能
在您的 Game Center 帳號使用個人照片,並加入交友功能與遊戲推薦清單
以下為iPad 2專屬的新增功能
相機
新增多個方便操作的功能,並提供簡易的相片編修
AirPlay 鏡像輸出
多工處理手勢
------------------------------------------------------------------------------
這篇教學會把重點放在iCloud的運作方式與設定,
目前最多人有疑問的也是這個部分。
其他沒有提到的更新部分,之後有空再找時間寫囉~
更新iOS5
小弟是在第一時間(台北時間10/13凌晨一點)更新的,
剛開始更新的時候跑出錯誤訊息3200,推測應該是Apple那時的驗證伺服器非常忙碌,
所以沒有辦法即時驗證所造成的錯誤。
現在應該是不會有這種狀況了,如果遇到這種狀況,稍微等一下再更新即可。
更新的時候倒是沒有出現什麼其他的問題,(包含女王的iPhone4也順利更新到iOS5)
不過論壇上看到蠻多人在更新的時候出現問題...
大多數都是卡在回復資料的時候。
以下說說小弟建議的更新步驟供還沒有更新的大大參考。
1.先更新iTunes到10.5版本,並重新開機。
2.對iPad做一次備份與同步。
3.使用"回復"選項,不用"更新"選項,先回復到最乾淨的iOS5系統狀態。
4.用iTunes"從備份回復",來回復及同步iPad。
5.完成。
這樣的更新步驟問題會比較少一些,
尤其是App越多的人,越建議用這個方式更新,因為要回復的資料比較多,
一步一步來問題比較少。

由於iOS5支援背景同步,所以回復完成後,是可以先進入iOS5的初始設定畫面,
App會在背景慢慢的同步回來,(與iOS4不同,iOS4在同步的時候是無法操作iPad的)
不過這裡有個重點,在同步完成之前,不要去更動App的位置,
不然同步完後App的位置與資料夾會跑掉。等確定同步完成後,
再開始整理App,這樣之前整理過的就不用再去整理一遍了~
什麼?你已經先動了喔...那就...再從備份回覆一次吧^^,總比你再整理一次來的快~
(App少到還好...小弟裝了500多個App在iPad裡,64G都快滿了,都是App,要我重新整理會轟掉...

iCloud
iCloud是iOS5主打的功能,對於資料的備份、多裝置同步可以無痛操作
(好啦...我承認還是有一點痛...還是要先設定好...

iCloud主打功能
同步E-Mail、行事曆、聯絡人、代辦事項、尋找iPhone、iWork與文件同步、照片串流。
同步E-Mail、行事曆、聯絡人這三個應用大家應該都很熟~
對~Google也提供了這三樣功能,而且很久之前就提供了,
Apple只是把這三樣事情放入雲端並整合進iOS系統與Mac OS系統中。
2011/10/16 Update
E-Mail目前只能與MoblieMe郵件帳號同步,所以要去申請一個MoblieMe信箱(免費),
附掛在您Apple ID 的iCloud服務底下(其實現在應該稱為iCloud Mail)。
當你開啟iCloud郵件同步的時候就會自動跳到申請頁面。
然而,雖然網域是@me.com沒錯,但是與之前的MobileMe似乎有些不同,功能變的比較少,
而且現在的iCloud Mail似乎沒有支援外部POP3收信,
小弟在偏好設定裡找不到,使用Gmail擷取iCloud Mail POP3郵件也回報伺服器錯誤,
POP3收發功能還蠻多人會用到的,希望未來的iCloud Mail能支援這個功能。
E-Mail小弟還是建議用GMail管理比較方便,GMail的功能太強大,這是無可否認的,
在iCloud Mail裡面有個轉寄的選項,可以轉寄所有收到的Mail到GMail裡,
這樣就可以用一個Google帳號管理全部的E-Mail帳號。
(只有一個例外...Yahoo信箱...要開啟Yahoo的POP3以及自動轉寄功能是要錢的...
垃圾信還一堆...索性放棄不用...

-行事曆
2011/10/16 Update
行事曆可以做到無縫推播,這點倒是不錯,介面也比Google的好看許多,
並支援多行事曆管理與分享,也可以同步代辦事項,總算追上Google了~
在雲端伺服器上面,可以同時看到行事曆與代辦事項,
不過在iDevice上代辦事項不會顯示在行事曆裡,
要在代辦事項的APP裡才看的到。
小弟覺得這點可以再加強,畢竟看行事曆的時候,也會同時想要知道還有那些事情要做。
還有一點遺憾,iPad的代辦事項不支援標記位置功能,這點蠻可惜的,
雖然iPad Wifi版可能沒有辦法及時知道正確的位置,
但是還有iPad 3G版阿...希望iPad 3G可以有這個功能,應該會蠻方便的。

行事曆無法直接與Google直接做同步,這點也蠻可惜的...
變成要兩邊的行事曆分別管理...
其實依"基本功能"來說,是可以"只用"Google行事曆或是"只用"iOS的行事曆。
但是如果要用到更進階的功能,兩邊都使用是無可避免的。
iOS的行事曆分享只支援Apple的iDevice,但不是每個人都拿iPhone的...

有可能你的老闆你的同事是用Android手機,所以Google行事曆還是有存在的必要。
內建的iOS行事曆可以與多個Google行事曆同步,
(最多25個,一般人應該用不到這麼多個吧...)
一般我們都會用Exchange的方式連結Google行事曆,
但由於我們台灣預設的語系是中文,沒有支援多行事曆顯示,
所以要用iDevice的Safari到http://m.google.com/sync/把語系改成英文,
(一定要用iDevice的Safari,不能用PC的瀏覽器)
這樣就可以選擇需要同步的行事曆並正確在iOS的行事曆內顯示了。
(感謝jjenglin大提供教學)
iOS的行事曆看似可以放棄,不過想想iPhone4S的Siri個人助理~你會想保留他的~

Siri可以直接幫你新增行程與代辦事項,而且目前看起來應該只支援iCloud的行事曆。
而且iOS5的代辦事項可以提供分類的功能,這點Google就真的遜掉了...
所以兩全其美的辦法還是要用第三方程式來達成囉~
這裡推薦一個App
Pocket Informant
有iPhone版
http://appshopper.com/productivity/pocket-informant-calendar-todos-gtd
也有iPad版
http://appshopper.com/productivity/pocket-informant-hd-calendar-tasks
這個程式可以加入與管理多個行事曆,並"同時"顯示在同一個頁面,
包括Google上面別人分享給你的行事曆以及iOS的內建行事曆,
連代辦事項都可以顯示在行事曆裡面,功能十分強大。
(但是代辦事項不是iOS5內建的代辦事項,Pocket Informant的代辦事項是跟Todoledo做同步)
日前Pocket Informant已經對V2.0版做封閉測試,期待未來的V2.0版可以與iOS5做緊密的結合~
希望可以同時顯示iOS5的代辦事項,這樣這個App應該就無敵了~
(目前Pocket Informant還有一些同步與運作穩定性的問題,該開發公司承諾2.0版會改善這方面的問題)
-聯絡人
2011/10/16 Update
一般人都習慣用Google聯絡人來同步與管理,Outlook也蠻多人用的,
小弟之前還以為iDevice會自動的把Google聯絡人"合併"到iDevice上面,
但是實際到iCloud的伺服器上面,卻會發現Google聯絡人根本沒有進到伺服器裡面...
我被騙了...

由於iDevice可以選擇秀出全部的聯絡人,所以會以為iDevice把所有的聯絡人都合併,
但是當你把群組打開,會發現,用Exchange的方式匯入聯絡人,會新增一個Exchange群組,
iCloud本身也是一個群組(就是原本iDevice上的聯絡人),雙方的聯絡人都是各自Sync的。
也就是說,假設你的手機有
Mary(Google)、Sam(Google)、Steven(iCloud)、Bill(iCloud)等四人。
當你修改Mary的資料,Google會與之同步。
當你修改Bill的資料,iCould會與之同步。
這樣就會變成跟行事曆的情況一樣,需要同時管理兩邊的聯絡人...

在還沒有iCloud服務之前,這也許沒什麼關係,反正就用Google管理聯絡人並同步就好,
但是由於iCloud也有自己的聯絡人管理,才會突顯出這個問題。
在行事曆裡面這樣的問題比較沒有那麼大,因為每個行事曆可能都有專門的用途,
工作行事曆可能是Google行事曆,個人行事曆則可以建立在iCloud,
反正只要同時顯示在iOS行事曆介面就可以了。
但是聯絡人,說實在的我會想要維持"一份"就好,Google與iCloud沒辦法即時雲端同步,
變成兩邊都要維護,說實在的還是蠻遺憾的...
總之,目前就只能利用iTunes來做合併雙方聯絡人這個工作,但是合併完後不會自動更新喔,
當你在iCloud建立新的聯絡人,他不會自動同步到Google,
同樣的,當你在Google建立新的聯絡人,iCloud也同樣不會理你...
唉...聯絡人就只好選邊站了...新的iPhone4S還沒有到手...
也不知道Siri到時候是用甚麼方式來處理Google的Exchange sync...
如果都能運作正常,那就可以繼續用Google聯絡人來做管理,
如果沒辦法運作正常的話...也只好打包一下,轉用iCloud的聯絡人囉...
用iCloud做聯絡人同步還有一個好處,可以正常使用群組功能,
Google Sync一直無法解決群組同步的問題,需用第三方程式輔助,
(當然無法同步...iPhone對於Exchange Server的定義就把他定義在一個群組了...)
我想用iDevice還是要用iCloud才能做到完美的整合吧~(還好iCloud不像MoblieMe需要付費...)
Google的服務當然也還是要用Andriod手機才能無痛無縫銜接...
-尋找iPhone
這個功能原本是MobileMe的付費功能,在iOS4.2.1下放為免費功能,
在iOS5整合入iCloud,非常好用的一個功能,一定要設定~
君不見~01裡面有很多的大大都是iPad或是iPhone掉了,才想到忘了設定這個重要的功能...

-iWork與文件同步
這個算是iCloud強項重點之一,目前支援度最高的是iWork系列(Pages、Numbers、Keynote),
可以做到iPhone、iPad與Mac之間的無縫同步,
可以在iPad開始編輯,然後在iPhone繼續編輯,最後在Mac完成~
有點類似DropBox,但是DropBox在iPad與iPhone沒有辦法做到"自動"同步,
DropBox的自動同步只有在PC與Mac上面,在iPad上面比較像是網路硬碟,
目前做的比較好的App只有GoodReader,不過也是要手動按按鈕同步資料夾。
文件同步就像把DropBox帶入iDevice系列,並且放出API給開發者,讓開發者可以使用iCloud,
期待未來有更多更有趣的App可以好好的使用iCloud的這個功能~
-照片串流
如果說文件同步是iCloud的強項,那照片串流就是殺手級的應用了~非常強大~
且目前沒有任何的網路商與軟體商把雲端應用做到如此的無縫銜接。
沒錯,Google大神與DropBox都無法做到這一點。

Google與DropBox都可以做到雲端與多裝置檔案交換,
但是自動化、多裝置的特性考量與多裝置的無縫整合,這三點,就完全被Apple的照片串流打趴了...
不過Google也不是省油的燈,未來應該可以在Android系統看到相似的應用,讓我們期待吧~

照片串流到底是怎樣的運作方式?為何強大?
以下是照片串流的大略情況:
![<教學>[更新]iOS5 iCloud 運作說明、Apple ID規劃及系統設定全解析](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110/mobile01-e1a316f889599673f6b3138dd95ffa1e.png)
抱歉,用小畫家畫的...醜了點...
圖中用了幾種狀況套用在各個平台(紅字標示),
並且說明了照片的流動方向,以及套用完狀況後,資料夾內的照片與iCloud上的照片情況。
希望這張圖可以讓各位看官稍微了解iCloud照片串流的概念~
所以說,你不再需要作照片的Sync(同步)了,只要都連上iCloud,你的照片就會跑到各個裝置上,
並且每一張照片有30天的時間,讓你用Wifi連上iCloud並抓照片到iDevice裡,
(應該沒有人一個月以上不連Wifi吧?)
一旦連到iCloud後,檔案就會下載到iDevice上,
並且有1000張照片的機會讓你決定檔案要不要永久保留在iDevice上。
不只是照片,連螢幕的擷圖(同時按下Home鍵+電源鍵)都會上傳~
所以這篇文章的所有擷圖都是透過這個方式上傳到電腦的。
這真太神奇了~傑克~ 恩~是的~珍妮佛~ (希望這個哏沒有透露出小弟的年紀...

就像已經上雲端的賈伯伯說的,只要設定好iCloud~
"It Just Works"
最好的部分是~It's Free!!! 而且照片串流不占用你的5GB iCloud空間!!!
不過...不過...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東西...照片串流也是有缺點的...

-不支援3G傳送
殘念...原本還想說可以在外面用iPhone拍照,然後在iPad上直接看~
這下行不通了,一定要用Wifi才能上傳...
當然啦,會這麼做應該是考量到,iPhone的耗電、3G傳檔的速度
(如果是iPhone4S那檔案大小就更可觀了,加上台灣的3G速度...)
以及3G傳輸的費用...
我相信當行動上網的費率調降、速度提升、手機蓄電量增加,就可以使用3G上傳了~
但是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實現...

-電腦容量
由於PC與Mac都會保留全部的照片串流在電腦裡,所以容量與管理就很重要,
當然這種機制是兩面刃,有優點(所有的iDevice照片都會保留在電腦),就會有缺點(管理及容量),
所以定期的去刪除照片串流資料夾裡的照片是必要的。
不然就會出現一張照片,iPhone也有,PC的一般資料夾也有,PC電腦的照片串流資料夾也有...
小弟個人的建議是,當需要管理PC照片串流資料夾的時候,
把所有的照片從串流資料夾移出來再做管理,
這樣至少可以確保照片串流資料夾裡沒有重複的照片~
至於Mac的管理方式...抱歉...小弟太窮了買不起Mac(真的好想要一台...

所以有勞使用Mac的大大說明iPhoto的使用方式了。
設定iCloud
上面講了這麼多,廢話一堆,那到底iCloud要怎麼設定?
恩~就把Apple ID填進去,把iCloud功能打開就好啦~ That's it~~ ^.^y-~
(未成年請勿吸菸)
迷之音:最好看官們有這麼好騙啦...

okok~認真回答~
如果各位看官只有一個人使用一個Apple ID,不管你有幾個裝置,的確就像上面說的,
把每個裝置連同你的電腦填入你的Apple ID,把iCloud的同步功能打開,就完成了~真的很簡單~
但是事情往往不是憨人想的那麼簡單...
各位應該常常遇到一種狀況,當你吃完蘋果後,覺得這東西不錯用,你會推薦你女朋友買,
你女朋友覺得好用,可能會推薦他媽媽買,你妹妹覺得很好用,也吃顆蘋果,
令堂覺得iPad好像蠻適合老年人,所以也啃了一顆,搞到最後,
你身邊的親人全部都啃了蘋果,然後蘋果的股價就一飛沖天...

這種情況應該蠻多人都蠻熟悉的~
當一家子都使用蘋果產品,最最重要的是什麼東西?
沒錯~
Apple ID的管理~
常常在論壇上看到很多大大不知道要如何管理Apple ID,
小弟之前的文章有稍微提到過Apple ID與軟體授權的方式,
在iOS4之前,可能大家的做法都是全部人共用同一個Apple ID,省錢也省麻煩,
但是一旦到了iOS5的iCloud,如果全部人都用同一個Apple ID,
你應該會被資料同步搞到一個頭兩個大...
所以這裡就來完整的說明Apple ID與iCloud吧~
依Apple的建議,其實是一個人用一個Apple ID,麻煩會最少,
資料的同步與iTunes的同步都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那為什麼大家要共用Apple ID呢?
為的就是買一套軟體大家用~
這樣不是盜版行為嗎?
非也~Apple佛心的提供一個良好的運作機制,
讓你買的甘願(便宜),用的安心(合法共享軟體),開發商賺的到錢(你看Angry Bird的開發商),
蘋果瘋狂撈錢(如果沒有App,那iDevice就廢了八成的武功...還有這麼多人買嗎...),
三方三贏的App Store運作平台。
Apple所有的付費內容(App、音樂與書籍等)全部都是附掛在你的Apple ID底下,
而且綁的非常緊,Apple ID在,你就可以享受你的付費內容,Apple ID不在,
直接幫你刪光光,根本不需要你的同意。
關於基本的Apple ID運作方式,可以觀看小弟之前寫的文章,有看過的大大就可以直接看下一段了。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63&t=2151986&p=1#27884313
所以各位大大的情況應該都是全家人共用一個Apple ID,來合法的共享App。
這在iOS4的時代沒有什麼大問題,就算都同步到同一台電腦,
但因為每個裝置都有每個裝置的備份檔,互相不會搞混。
但是iOS5的時代來臨,iCloud雖然可以同步並且備份各個裝置,但是資料流會全部混在一起,
由於共用同一個Apple ID,所以失去了獨立的自主性,
所有的資料對於iCloud來說都是同一個人的(同一個Apple ID)。
所以當全家人都用同一個Apple ID來運作iCloud,並且同步資料,你會發現,
你弟弟的工作資料同步到了你的iPhone,你建立的行事曆跑到你妹妹的iPad行事曆裡面,
你的小三連絡電話(大誤),跑到你女王的iPhone電話簿裡...(那就準備鬧分手吧...

我們當然不希望這種事情發生,有沒有可以共用Apple ID來共享付費軟體,
但是又可以各自對自己的iCloud做同步與備份的動作?
有滴~只要設定好就行了,不過會有某些限制,只要是牽扯到共享資料流的部分,
就會讓設定變的較為複雜,以下會詳細說明。
在這裡我們把所有的Apple ID種類切開來,各個服務有各個服務專屬的Apple ID可以共用,
也可以不要共用,端看你如何設定囉~

(Apple ID 其實沒有等級與用途之分,只是為了方便說明,固有以下分類,
不要回文問小弟怎麼設AppleID的等級...對Apple來說每個Apple ID都代表了一個同等的權利)
-App Store 專屬Apple ID (小弟把它稱為Apple ID-S)
-iCloud主要Apple ID (小弟把它稱為Apple ID-P)
-iCloud資料流Apple ID (小弟把它稱為Apple ID-D)
當你共用了Apple ID-S就共享了付費的App。
當你共用了Apple ID-P就共享了照片串流,文件與資料及備份。
當你共享了Apple ID-D就共享了郵件,聯絡資訊、行事曆、提醒事項、書籤、備忘錄、尋找我的iPhone(iPad)。
當然每一項共享的資料也可以個別的作設定。
所以整個範例架構圖會像下面這樣:
![<教學>[更新]iOS5 iCloud 運作說明、Apple ID規劃及系統設定全解析](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110/mobile01-042c4b8e997e8c90580f7293725569a5.png)
規劃的方向很彈性,這裡小弟只是提供一個範例供參考,請各位大大依自己的需要設定Apple ID。
Apple ID-S
所有人都共用Apple ID-S (Apple Store主帳號小弟@me.com),
所以家中所有的裝置都能共享付費的App,
每個裝置所相對應的同步電腦都需要小弟@me.com的授權(一個AppleID最多可以授權5台電腦)
優點:所有人都共享App,只要付一次費用就可以大家一起共用付費App。
缺點:對於帳號的控管要思考一下,由於是用同一個Apple ID,看是每個月對信用卡帳單,
查一下是誰買的App,或是要買軟體時再各自輸入自己的信用卡卡號到Apple ID之類的,
不然所有的付費App可能都會是你買單...

設定畫面:
設定iDevice的Apple Store主帳號請到 設定->Store->設定Apple ID
這裡面也可以設定要不要自動下載你在電腦或是其他同一個Apple ID裝置所購買的App,請視需要啟用。
這裡有個選項,"使用行動數據",這裡的意思是說,
你要不要用3G網路"自動"下載其他裝置(同一個Apple ID)所購買的App,
如果沒有3G吃到飽,千萬不要鉤選,不然下個月的電話帳單...你應該會被另一半扒掉一層皮...
![<教學>[更新]iOS5 iCloud 運作說明、Apple ID規劃及系統設定全解析](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110/mobile01-c75342abffe8fadc4bb0abadeea741d2.png)
Apple ID-P
小弟的iDevice、女王的iDevice與家母的iDevice共用Apple ID-P (iCloud主帳號小弟@me.com),
-小弟的iDevice開啟照片串流,文件資料同步及備份與Find My Phone。各個裝置所有的資料都與iCloud同步,並且備份到iCloud。
-女王的iPhone開啟備份功能與Find My Phone功能,(其他的選項全部關閉)
這樣會把女王的iPhone備份到小弟@me.com的備份空間,
雖然會占用到小弟@me.com5G的免費備份空間,
但是好處是空間不夠時,只要小弟@me.com這個ID購買額外的空間,
就能兩個帳號一起享受大容量的iCloud備份空間。
如果女王的iPhone掉了,也可以用Find My Phone即時定位找回或做後續的處理,
當然啦~如果你要去小三家裡,
記得把這個功能關掉...不然蔡閨姐會帶人去抓猴...

女王的iDevice不開啟照片串流,所以要拍較隱私的照片可以用女王的iPhone拍,
才不會傳到家母的iDevice裡。
缺點是女王的iPhone沒有辦法享受到照片串流的流通性。
-家母的iPad只開啟照片串流功能,(其他的選項全部關閉)
可以讓老人家看我們的照片串流,如果你家有小孩的話,
對老人家來說看他孫子的照片很方便,尤其沒有住在一起的話,開啟照片串流,
最新的孫子照片會"自動"傳到他老人家的iPad裡~

不過要切記不要用你的iPhone拍閨房照,除非你家很開放...
不過這麼做雖然可以照片串流共享,
但缺點是如果你不想與老人家共享文件與資料同步,(關閉家母iPad的文件共享功能)
老人家的iPad也無法與自己的iCloud空間(家母@me.com)做共享文件與資料同步,
因為一個iDevice只能與一個主要的iCloud帳號綁定,與小弟@me.com綁定後,
照片串流,文件與資料及備份這三個項目,沒有開啟的功能就形同放棄該項服務,
相同的狀況也會發生在女王的iPhone上面,
所以要自己取捨囉。
設定畫面:
設定iDevice的iCloud主帳號請到 設定->iCloud->帳號 做設置
裡面也有iCloud相關資訊可以參考。
這裡小弟建議,在安裝完iOS5的時候,一開始先不要由系統開啟iCloud,
之後再自己進入iCloud裡面開啟並設定,會比較有彈性。
![<教學>[更新]iOS5 iCloud 運作說明、Apple ID規劃及系統設定全解析](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110/mobile01-6c1ca3aecc759b8ba71a296dfec3eb4d.png)
Apple ID-D
每個裝置各自與自己的Apple ID-D(iCloud資料流帳號)連結,做以下的私人資料同步服務:
郵件,聯絡資訊、行事曆、提醒事項、書籤、備忘錄、尋找我的iPhone(iPad)服務
可以個別設定每個裝置要與iCloud同步的項目,
每個裝置也可以與多個Apple ID-D來做同步,彈性其實蠻大的,
可以視自己的需求來做設定。
如果iCloud資料流帳號與iCloud主帳號為同一個帳號,可以直接在主帳號那裡做設定就好了,
不需要在(郵件、聯絡資訊、行事曆)選項裡再新增一個同樣Apple ID的帳號,
這樣設定當然還是可以正常運作,只是有點多此一舉...

設定畫面:
設定iDevice的iCloud資料流帳號請到 設定->郵件、聯絡資訊、行事曆
裡面已經有個iCloud帳號了,這個就是我們剛剛設定的iCloud主帳號。
請選擇新增帳號然後選擇iCloud帳號
![<教學>[更新]iOS5 iCloud 運作說明、Apple ID規劃及系統設定全解析](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110/mobile01-8b2fd3ba1d56c6c5720c3835e2379088.png)
輸入Apple ID (欲用來同步資料流的Apple ID)
![<教學>[更新]iOS5 iCloud 運作說明、Apple ID規劃及系統設定全解析](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110/mobile01-3911198dde34c91c5341067cba690a2d.png)
iCloud授權同意書,拉到最下面選同意
![<教學>[更新]iOS5 iCloud 運作說明、Apple ID規劃及系統設定全解析](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110/mobile01-6a36b91631dae64097eb71a9fb5cb52d.png)
在這裡可以選擇要同步哪些項目,開啟之後就會開始與iCloud雲端同步
![<教學>[更新]iOS5 iCloud 運作說明、Apple ID規劃及系統設定全解析](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110/mobile01-2f4efd2a7d6a630c71cabb86c53cb1c6.png)
電腦上的iCloud
目前一台電腦只能使用一個iCloud帳號,如果要使用其他Apple ID,需要先登出原帳號,
才能登入下一個帳號,所以同一時間只能使用一個Apple ID,請自行取捨需要用哪一個Apple ID。
通常我會設定Apple ID-P (iCould主帳號)
這裡有個很好的功能,由於iCloud可以自動與Internet Explorer同步書籤,
所以可以再用Xmark服務同步所有的瀏覽器(ie. FireFox and Chrome),
讓你電腦裡所有瀏覽器的書籤都是一致的,而且是自動且即時的,
呼~等了這個功能等好久~終於可以實現了~
設定畫面:
PC
Windows版本請到這裡下載
http://support.apple.com/kb/DL1455?viewlocale=zh_TW
目前只支援Vista SP2 與 Windows 7~ (什麼,你還在用XP?...那就只好說

安裝完後會在控制台裡面看到iCloud的選項,直接開啟他會看到以下畫面,
請自行開啟需要與電腦同步的項目。
![<教學>[更新]iOS5 iCloud 運作說明、Apple ID規劃及系統設定全解析](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110/mobile01-11b85e598ab834db59f87787f4d26ed4.jpg)
-圖片來源:Apple官網-
Mac
不頓: 雖然我什麼都會,但是那~~~麼的剛剛好...這個我不會...
因為我沒有Mac...但我想應該跟PC的設定差不多,可以到Apple的網頁查看~
http://www.apple.com/tw/icloud/setup/mac.html
iCloud雲端網頁存取
可以使用瀏覽器查看網站
http://www.iCloud.com
目前網頁上可瀏覽的項目為
E-Mail、聯絡資訊、行事曆、尋找我的iPhone、iWork
在網頁上看到的資訊都是你的最新資訊,因為iCloud是即時同步的,
除非你的iDevice新增資料時沒有連上網路,不然資料都是即時更新的。
當然,如果你更動了iCloud網站上的資料,他也會"即時"的更新到你的iDevice上。
![<教學>[更新]iOS5 iCloud 運作說明、Apple ID規劃及系統設定全解析](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110/mobile01-6f9dfb400d0d8dc388e245f099c949fb.png)
在iCloud的網頁介面上有個很特別的功能,在右上角的用戶名稱上點一下,
會跳出設定視窗,點選進階,裡面有個(重置相片串流)的選項。
這個選項是讓你一次刪除iCloud伺服器上的照片,(沒錯~不能單張刪,只能全部刪)
但是在這裡按刪除,你所有裝置上的照片串流相簿(資料夾)已經有的照片不會刪除,
單純就是刪除相片串流伺服器上的照片而已。
備份與同步
這個也是iOS5主打的部分,多了兩個更新~
-使用iCloud做備份服務
-使用Wifi連結PC上的iTunes做同步服務
這兩個更新都是為了要讓資料備份與同步這件事無線化、雲端化。
以往iDevice的同步都是與iTunes軟體做同步,
但是為了因應雲端時代,以及逐漸推進後PC時代的里程,
無線化與雲端化是勢在必行的,畢竟無線與自動化才是消費者真正會覺得好用的功能。
同時Apple也向PC Free的規劃向前了一大步,
Apple想把"電腦(PC)"定位在"專業用途",
一般的使用者,尤其是年長的使用者,只要買台iPad與Apple TV,
就可以享受數位生活了,根本不需要PC,
因為這兩樣裝置就提供了一般的家庭80%的數位產品需求。
不過PC真的會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嗎?
我不知道,也不敢斷言~但至少比例絕對是會逐漸下降的。
iOS5的架構,就已經批露的這一點,
以下是iOS4與IOS5的架構圖。
![<教學>[更新]iOS5 iCloud 運作說明、Apple ID規劃及系統設定全解析](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110/mobile01-803746e2dca058cbdfdb9c03a5bf2fef.png)
由上圖可知,就算沒有電腦,還是可以完整的保留iDevice上面的資料在iCloud的服務上~
(台灣的用戶在音樂這一塊目前還是只能依賴iTunes,
因為台灣的音樂商店(iTunes Store)還沒有開放,
當然也可以用KKBOX,如果你不是很在乎音質的話...)
也可以全部切割開來,音樂用iTunes軟體同步,照片用iCloud的照片串流,
備份用iTunes及iCloud同時備份,
彈性非常大,端看怎麼做你最方便、最對味~
雖然目前Apple朝雲端化邁進,但是現階段的缺點也不是沒有,
目前WiFi與iTunes軟體同步最大的缺點是慢...可能我用的是iPad一代,所以同步的速度不夠快,
(其實iPhone4也快不到哪裡去...)
不過這點倒是還好,因為現在iOS5系統可以在背景同步,所以就放著讓iPad邊充電邊同步,
睡一覺起來就同步完成了。
還有一個缺點是耗電,就算iDevice沒有插電同步,
但是小弟發現iTunes軟體還是會定期去尋找iDevice,
造成iPhone耗電增加,iPad可能電池容量大,目前的耗電情況還好。
還有一點要提醒各位大大,如果想利用iDevice的WiFi同步功能,記得把PC防火牆的Port打開,
不然iDevice會找不到PC上的iTunes軟體。
至於iCloud備份的方便程度就見人見智了,如果家裡是牽光世代50M/5M,應該會覺得堪用,
但是如果家裡是一般的ADSL那就看各人的接受程度了。
小弟的習慣是兩邊都會做備份,以防電腦掛掉或是Apple的iCloud伺服器掛點。
當然也可能會碰到兩邊都掛點的情況,但是我想機率應該很低很低就是了。
硬體壞掉掛掉弄掉,再努力存錢買就是~
但是資料一旦不見,那是再多錢也買不回來的...
藍芽支援AVRCP 1.3/1.4 版(可以傳送歌曲資訊)
這點要特別拉出來說明一下,iOS5系統已經可以傳送歌曲的名稱與演唱者等歌曲資訊,
到車用藍芽系統或是藍芽耳機了。
目前小弟用MW600測試的結果,英文歌名顯示完全沒有問題,MW600會正確顯示,
但是中文歌名,MW600還是會顯示方框...
MW600本來就是沒有辦法顯示中文的,那iOS5系統可不可正確傳送中文的歌名?
由於小弟手邊沒有任何的裝置可以測試,所以就有勞看官大大幫忙測試一下囉^^
尾聲
呼...打字打的好累...不曉得以後可不可以請Siri幫我PO文~

(原本有想要用Dragon Dictation來寫文~但是辨識度還是不夠高,期待Siri帶來更好的表現~)
以上就是教學文第三彈,希望對各位看官大大有幫助~
發揮手邊iDevice的強大效能,讓iPad與iOS5帶給你更便利的數位生活囉~
為了發揮iCloud的行動力與雲端同步的實力,假日多到郊外走走,拍拍照~
好好的充實自己的人生~不要一直當宅男喔~
(好...小弟我自己招...我從宅男變成"行動宅男"...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
Will See You Later~
後會有期囉^^
moon7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