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蘋果是商業公司,同時它也很賺錢
但蘋果的種種營運模式,與一般商業化公司有很大的差異
故此常常會感到疑惑,無法了解蘋果為何會有這樣的行為
比如:
一年一機:
大多數廠商每隔三~四個月就會推出新產品,以刺激消費行為
且推出的產品多樣化,有高階、中階、低階,有適合各種族群的機種
明顯利益最大化的政策
然而蘋果總是一年一機
這會有一定風險,如果推出的機種不受到歡迎,那可能會大量流失客戶
因為若是今年推出的新機種大家不喜歡,消費者會認為與其再等一年期待新產品,不如買其他家的
消費者總是喜新厭舊,再加上科技業更新頻率快,再好的3c產品,推出後過幾個月就會有新產品來取代
即使iPhone新機種剛推出時大受歡迎,一年後銷售量也漸漸不如其他廠商推出的新產品
像是最近就有報導指出HTC在台灣的手機銷售量超過iPhone
合理來說,蘋果應該至少半年推出一次新產品,並提供三種以上的機種供不同族群選擇
然而蘋果卻沒有這麼做?
不符合消費者的期待:
一般3c產品總是會以消費者的需求來研發產品
蘋果卻是堅持自己的作法
像是現在的智慧型手機螢幕越來越大,4吋以上比比皆是
iPhone推出了4年,螢幕仍舊是3.5吋,跟一代一樣
友人曾經和我提到,賺錢不是蘋果最重要的事
所以若以商業利益的角度來看,會發現許多矛盾的地方
難道蘋果真的就是如他們所說,只想做出偉大的產品嗎?
foxleeuse wrote:
且推出的產品多樣化,有高階、中階、低階,有適合各種族群的機種
有的
君不見 Apple 在推出 iPhone 4後還繼續賣 iPhone 3GS ?
Mac:
Mac Pro , iMac , Mac mini
MacBook Pro, MacBook Air
Others:
Airport Extreme , Airport Express
foxleeuse wrote:
然而蘋果總是一年一機
這會有一定風險,如果推出的機種不受到歡迎,那可能會大量流失客戶
因為若是今年推出的新機種大家不喜歡,消費者會認為與其再等一年期待新產品,不如買其他家的
有一定風險沒錯
所以就儘全力推出叫座的產品
foxleeuse wrote:
不符合消費者的期待:
一般3c產品總是會以消費者的需求來研發產品
蘋果卻是堅持自己的作法
比以消費者的需求來研發產品更強的是創造,引領消費者的需求
這個蘋果很在行
The New Flying MacBook Pro; Seatbelts sold Separately!
foxleeuse wrote:
我知道蘋果是商業公司...(恕刪)
每家公司都該有它自己的文化與形象,不是每家公司每種產業都適合同樣的策略。
蘋果之所以是蘋果就是因為他所建立的精緻文化,集中資源把產品做到最好,如果像你想的來個機海戰術,那蘋果也不再是蘋果了。
有興趣你可以參考看看之前Steve Jobs的訪談內容(推薦AllThingsD的總集)或是即將推出的Steve Jobs傳記,你就能更近一步了解很多為什麼蘋果今天會這樣做的道理。
foxleeuse wrote:
我知道蘋果是商業公司..
友人曾經和我提到,賺錢不是蘋果最重要的事
所以若以商業利益的角度來看,會發現許多矛盾的地方
難道蘋果真的就是如他們所說,只想做出偉大的產品嗎?
.(恕刪)
你友人已經講出答案了.....
不過.沒想通而已
其實規模小到專門技術的達人大到如蘋果等級的企業到最後會發現它們有這共同的一件事.那就是
其實反而不把賺錢擺在第一位~而是專注於做出偉大的產品.
這樣其實更可以賺到更多的錢...
反而滿腦子把賺錢擺第一擺優先...或是把costdown用到走火入魔的~到最後會被消費者唾棄.
你看日本那種大排長龍的拉麵店.有哪個達人是專注在數錢的?
還是埋頭繼續專注在盯著他的拉麵是否各部份都有到位.
我覺得秘訣就是~專注在自己的產品上~推出更完美的產品~而不是把賺錢擺第一.
專注的把產品做好~賺錢是自然來的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