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小小一分鐘的 iPad 網頁瀏覽體驗






動態操作youtube影片連結

使用心得
實際操作感上表現出色,整合了眾人熟悉的觸碰科技與嚴選把關的顯示面板, 在畫面上與流暢性表現得體。材質運用鋁質在環保上下足功夫外, 質感上也依舊令人滿意。平均評測超過11小時的電池壽命更是比初期官方所給與的10小時數據更加強力。網路的分享感在 iPad 上成功呈現, 三五好友不再需要杵在辦公桌前觀看趣味圖像、短片, 而是轉化於客廳沙發間, 更加舒適愉悅地分享來自世界的資訊與娛樂。

不過重量方面在運用約半小時之後手部便會開始感到疲累, 而周邊配件價格也達到不合理的昂貴, 包括了另售的 iPad 基座價格為 30 美元。而 iPad 也無法單獨連接電腦USB孔進行充電, 另外在 app 程式的共通性上, 由於 iPhone 與 iPad 畫面解析度不同, 所以雖然可以共同使用 app 但是在解析上面卻差強人意, 擺明將再噱一次蘋果迷們的口袋...

source
2010-04-06 14:49 發佈
ninedragons wrote:
動態操作youtub...(恕刪)


他的重量跟電池待機時間已經達到一個很好的平衡
怎麼說呢.....
這東西是放在客廳讓你在閒暇時間就拿來看
不會有人一拿就是好幾個小時,別說ipad,iphone拿沒多久我也會手酸
自己要調整姿勢才會輕鬆

再者ipad被定義為平板..不是手機或是mp3,電池容量跟電壓都較高不可能用USB充電
以USB 5V*0.5A..ipad要充到何時才會充飽電?配件貴但是卻很有質感....

解析度這就是common sense了...
手機螢幕小解析度當然跟這種將近10"的"電腦"一樣
當然可以買iphone版app,只是放大後顆粒會變大....


何來噱錢??
心定下來不心癢就不會被噱~

至少我覺得他很划算...
這幾天假期一直搭車
發現iphone電力十分不堪..我想ipad是更好的選擇....
我看月底我應該就會去衝一台了
覺得可以等3G版本上市之後才考慮
不然現在wifi版本拿來看影片讓人回想到當年DVD隨身播放器
雖然有很多人批評,
但我覺得這大小剛剛好。
在外面上網、看電子書或看影片,
都很適當。
到目前為止, 不看好或批評多過讚美的都是沒有用過的,一點公信力也沒有, 只是表現出他們的盲點
就像 iPhone出的時候一樣,

肚子痛男 wrote:
雖然有很多人批評,但...(恕刪)
rinconj wrote:
到目前為止, 不看好...(恕刪)

網路討論本來就不要去想什麼公信力之類的東西,經由討論慢慢去訓練自身對於未來的洞悉力才是真的.


rinconj wrote:
到目前為止, 不看好...(恕刪)


很多號稱有公信或者自認有公信的
也都是一樣的盲目的批評與讚美

但這些好聽的不好聽的
都是我們這些沒看到的看不到的
對這產品了解與認識的階梯之一

重點是能否在這些好的壞的評論理~
理出自己真正的需求

才是重點

但就算理不出來~盲目追求又如何?盲目排擠又如何?消費不就是如此?
“公信力” 或許不是對的詞, 主要還是看個人的是非判斷能力,
我只是要提醒 不要被從來沒有摸過的人的下評論造成錯誤的印象

要嗎自己找機會去摸, 要不然 youTube 上面也不少別人測試的結果,那些才是真的

et7899 wrote:
很多號稱有公信或者自...(恕刪)
其實所謂AP可以共用這件事, 很多人都誤解了.
我的了解是這樣的,
iPhone和iPad似乎是用相同的一份程式碼,
但因為裝置的解析度不同, 如果AP想支援iPad就必須辨認裝置, 然後採取不同的邏輯去運作,
才可以同時支援iPhone與iPad, 所以我看到很多應用程式最近都趕著出新版支援iPad,
但我想應該也只有解析度的差異, 除非整個UI想針對大螢幕重新設計, 否則修改應該很小.
如果應用程式沒有修改, 就他就會假設螢幕只有480x360大小, iPad只好直接把畫面放大而變得很醜了.
ninedragons wrote:
由於 iPhone 與 iPad 畫面解析度不同, 所以雖然可以共同使用 app 但是在解析上面卻差強人意, 擺明將再噱一次蘋果迷們的口袋...(恕刪)



那就是說該遊戲設計使用的是點陣圖而非向量圖吧!
蘋果教服膺三大定律 第一定律、蘋果的創造者是無上之神 第二定律、蘋果的產品永遠無懈可擊 第三定律、當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