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kdka.com/college/Seton.Hill.ipad.2.1601094.html
試想以後上課書包裏只需要帶一台iPad,所有的教科書都用電子版。學生直接用iPad做筆記,會宿舍後再傳送到MB。
數學教授出題,你可以直接在iPad上做解,並傳給教授。如果答對,教授還可以傳給其他學生。
考試時考卷直接就用iPad。擔心作弊?其實如果iPad為學校所有,可以在考試期間關閉或限制功能(考卷本身可以設計成一個app,一旦開啓就不能再用任何其他功能),讓學生只能專心考試。
3C產品先出來總是有先死的危機。但教育界是一塊超級大餅。看來這次先讓Apple咬一口,日後它家的tablet是否也能分一杯羹就要看各家的努力。
benie wrote:
教授只喜歡紙本作業,電子檔,想都別想!寧願你操寫一次...(恕刪)
那大概是台灣的教授。美國的教授大多都很開明,也都滿能接受新科技。他們寧願學生多花腦力,而不是浪費體力與時間在炒筆記。
Seton Hall U已經表示要給所有的教職人員做培訓,讓他們善用最新的科技,增加對學生的教育。
天毅 wrote:
台灣很多教授,上課除了把課本或講義抄上黑板和畫些考試重點外就沒其他的事做了(絕對不誇張)
如果用了iPad,應該讓大家回家自息就好了 XD
國外的老師教授也在做同樣的事啊,或者根本不用黑板,都是用ppt簡報,
那把ppt給我們,我們回家自習好了?
的確大部分教授會把簡報檔給我們,
因為不希望我們浪費時間去記簡報上巳經有的東西,
專心在簡報時聽他說什麼和思考提問。
所以教育內容到底該是什麼?很大部分是課堂上的互動,
但這是台灣學生最不想做的就是這一點,
不喜歡問問題、也不喜歡回答問題,
大家只想默默地坐在台下有出席就好。
遇到整班這種學生,再怎麼有內容的老師也只好抄筆記了,
如果老師是多數的話,大概也會有人抱怨:
台灣的學生只會抄筆記、畫重點,上課半天一句話也不吭,
乾脆回家自習好了.......
所以我不太明白台灣學生為什麼要去當被動的一方,
老師只抄筆記,你還是可以提問和挑戰老師,
或許大家很怕因此得罪老師,但那又何妨?
總比你求學那麼多年只得到一個老師只會抄筆記的結論好,
我得罪過老師,但從來不是因為我上課問問題。
當然我也明白有些老師會照本宣科,
我也有萬年講師和萬年教材的同事.....
但是不問問題無法分辨出老師有沒有料,
人一生上過的課,可能可以有幾十個老師,
這裡面只要有一個啟蒙老師,人生就會不同,
我也很期待iPad能為我的學習帶來不同。
fanrir wrote:
台灣的學生不敢挑戰老師
台灣的老師怕被學生打敗
如果被學生問倒就是被打敗,就是沒資格教,那國內外很多教授都不用幹了,
外國教授倒蠻勇於回答學生: 我不知道 我不確定 我不了解......
那就被打敗了嗎? 不,恭喜學生,你可能找到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但也有可能是沒有價值的問題,以致教授無法回答,
我現在也蠻enjoy說我不知道,
學生眼中閃著的不是“我打敗你了”的光芒,
而是了解他的問題觸及我知識的邊界,
他的問題值他去回味和思考。
不過學生用打敗老師的動機來問問題,
老師怕被打敗而避免學生提問,
於是兩方決定用沉默的方式來完成教育,
我真覺得台灣完蛋了。
算了,離題,只是學習的工具硬體一直在進步,
大家也不妨用開放的角度去嘗試,
也不用太過排斥,畢竟工具是死的,沒有對錯,
iPad 不能提昇學習,或許是老師學生的腦子還是那樣吧。
至少作業電子化上傳網路,我再也不用辦公室裡堆得都是學生的作品。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