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

[分享]Apple Pencil 試用心得

geniesjan wrote:
一大部分還是一小部份看你怎麼定義啦
PS只是一個泛用型的軟體
其他領域就硬是不會用PS啊
Painter是Adobe的嗎?
SAI是Adobe的嗎?
2.5D Adobe有份嗎?
在iOS上大推的2D繪圖軟體procreate也不是Adobe的
我還真不知道你所謂的獨大是怎麼個獨大法?
泛用確實很泛用
但Adobe幫Apple站台不代表繪圖的世界就被Apple掌握
業界的人心知肚明
更別提就算這樣叫做Adobe獨大
也不代表他要把全力都灌給iOS
這邊都還只講2D
這樣算起來夠不夠"一小部份"了?
你要說這樣叫一大部分我也沒輒了
老話一句
軟體上 PC就是一個滿分的狀態
其他平台就是從PC下去扣分
果粉很難接受
但這就是殘酷的事實
果粉就拿個Adobe來講的好像iOS沒軟體問題
實在太牽強也太唬爛了點


你講的Painter & SAI & 2.5D Painting...等,他們市佔是有比photoshop高喔? 講得出軟體沒有比較專業啦... 你做出東西給我看。

從事美術設計人員,哪一位電腦裡沒有Adobe Photoshop? 就連網頁工程師電腦都有Photoshop耶...

市佔最大的Adobe在iPad Pro上出軟體,這具有指標性意義。其他廠不會更進嗎?

真的是神邏輯

你的業界是在哪裡啊? 南極?

而且 iPad Pro的定位是 前置作業的部分,誰跟你拿它來完稿啊? 要完稿也可以啦... 只限2D繪圖類的。

不只平面繪圖,其他設計產業也用得上。

工業設計前置作業需不需要設計草稿?

3D建模前需不需要草稿?

室內設計需不需要草稿?

...都需要啊

你製作一個專案前,你不會先在紙上畫出你的idea?

iPad Pro+Pencil就是扮演這樣的角色~

如果你在業界混,你會不知道嗎? 所以你才在這胡說八道兼嘴砲嘛...

還有去暸解為何"一堆"專業人士用蘋果有那麼難嗎?? 還是你遇到不到專業人士?
今天不回家 wrote:
你講的Painter...(恕刪)


你說得很對啊,Mac在遊戲軟體真的輸PC很多。業餘的說滿分,對專家來說可能要打個好幾折...

現在確實是資本主義時代,喔,我差點忘了iPad好像賣得很好耶,那日後支援Pencil的軟體不是更多,那我不就更要買了。
geniesjan wrote:
今天不回家 wrot...(恕刪)


收入高的設計從業人員都知道,創意草稿是整個設計流程最重要的。

你不知道?因為你認識的可能都是在設計產業鏈的底層的設計工人。人家有錢花三萬來畫草稿你吃味嗎?

geniesjan wrote:
資歷太老所以沒再更...(恕刪)


誰有正版ZBrush都還不知道呢...

geniesjan wrote:
對了順帶一提
現在草稿 構想
不一定要用鉛筆喔
有些人就直接上了
鉛筆畢竟是鉛筆
只是二次元的
ZB直接Dyna下去看你要怎麼發揮都可以喔
更別說對稱 重複之類的動作
我看你鉛筆怎麼設計咧
還可以避免不合理的設計
這麼多設計人
還沒update到這裡喔?
lag了喔
甚麼叫快速雕刻??
沒聽過沒看過吼?
當你可以在兩分鐘內做出一個草模
你還會拿鉛筆還是端iPad出來嗎
事實上有點像有人用油土做草模一樣
不過對外行人來說
摸油土
拿鉛筆
感覺就是比較邱
開專業軟體
就弱掉了
果粉太重視形象
忽略內涵
這在競爭力上會有問題喔
蘋果用的人確實多啊
但總是停留在低層次的設計上
拜極簡主義所賜
門檻又更低了
好多"設計"喔
低門檻 重外表
這種假文青確實很多啊


拜託,非專業,就不要耍幾句術語來膨風。

geniesjan = 外行人

外行人說內行話,只是笑掉人大牙。

你說的那些東西Zbrush的dynamesh,前期還是有所謂的草圖發想好嘛...

你天真以為草圖用意就拿筆隨便畫畫就好了哦~ 又是一個外行人的思維。

啊... 我懂了,你是剛踏入3D建模領域,所以才剛會開軟體???

那我建議走這行,你素描多練吧,沒事捏雕塑,對建模有幫助的。不要只會耍嘴皮子而已。觀念要提升,也不要只是會學軟體,其他都不會,軟體強沒用,腦袋的創意和美感更重要。不要建出來的模型比例怪異,然後又沒創意。

不用感激我,你快消失就好。別丟我們設計圈的臉。怕大家被你誤導,以為設計圈出了這樣的貨色。
也別丟windows、surface和wacom用戶的臉了。這樣會壞了一鍋粥啊~
◎感壓比較
SP3可是貨真價實的256階 如果iPP感壓階數是256那也是一樣的感壓能力
SP3還不是有人畫出好東西
感壓階數一樣 但iPP可以反應更快

現在SP4有1024階 也才剛上市 主力還在SP2 3的產品
iPP開賣後 感壓階數會公佈或有人測出來的 東西賣多了秘密就沒有了


◎感壓階段
256階夠不夠用 只要能明顯表現出各階的粗細與深淺 不跳階 256階是很夠用
以前用wacom繪圖板 256階最大問題就是各階段間不明顯 很難表現出階段力道
一筆畫從最輕到最重再回到最輕 會發現粗線間變化只有其中幾階較為明顯 也就是跳階 以至於256會不夠用
到512階後 用更多階段去控制跳階 才明顯獲得力道的控制
1024階之後 再多階段補足跳階 才有較好的手感
其他廠產品跳階更嚴重 以wacom控制最好 才有能力在業界壟斷

如果256階可以靠現在硬體強化的感應 完整捕捉階數 不跳階 256階也會很好表現出筆劃力道


◎延遲
繪圖不是一直轉圈圈 一筆劃延遲0.05秒
當多筆劃時 所見即所得的螢幕會圖板 每個筆劃都要去等0.05秒到追尾結束 就是時間的浪費
追尾時間越長 畫畫的感覺就越不順暢


◎繪圖感
除非貼了有紋路的透明膜模擬繪圖紙質外 現在繪圖板搭筆畫畫 都像是在刻版畫..........
                              彈幕濃!
我覺得很有趣的是,為何要糾結感壓幾階呢?
你用普通鉛筆畫畫的時候會去想自己是用幾階的壓力在畫嗎?
以前的筆要強調階數是因為做不到無縫接軌。
現在Apple Pencil「如果」可以做到無縫感壓,又何必去在意到底幾階?
這不是很簡單的道理?
而且以傾斜筆頭改變粗細來說,這是無論幾階感壓的觸控筆都辦不到的。
以這個角度而言,又為何要強調感壓幾階?

重複一次,PC產業是「技術控」,數據越漂亮才越有機會賺錢。
Apple是「控制狂」,軟硬體都自己掌握才能賺更多的錢。
兩個基礎就不一樣是要比個雕。
不過Apple 賺的硬是比較多就是了

再來說到Adobe,我還是第一次聽到Adobe不重要的...
要電腦繪圖的哪個不會用Adobe軟體你找給我看。
不是沒在用喔,是完全不會用。
除非只做3D建模,不然全世界應該找不出不會用Adobe 軟體的電腦繪圖者,不管專不專業。
要做3D渲染,模型庫裡沒有的還不是要自己做。
那時候不用Adobe軟體嗎?
阿婆生子,很難啦!

吵這個真的很無聊說。

栗子+洋蔥 wrote:
比較Wacom的觸控筆和Apple Pencil


試用過後

唯一的感覺

Wacom時代過去了

跟錄音帶一樣

過兩年必從繪圖市場消失



PS.我不是果粉

fayever wrote:
再來說到Adobe,我還是第一次聽到Adobe不重要的...


沒說Adobe不重要啊
只是說有了Adobe就好像全包了實在是太井底之蛙了
無論3D 2D
光是最先進的古典繪畫
和如雨後春筍最近一直冒出的日系漫畫
都和Adobe沒關係
另外iOS上Adobe的軟體也沒很秋啊
都快被其他小公司幹掉了
上面這幾個都還只是2D
3D就連談都不用談了

這樣還叫Adobe壟斷
根本莫名其妙
而且在iOS上根本不裝Adobe也不會出事情啦

geniesjan wrote:
沒說Adobe不重...(恕刪)


這是什麼鬼邏輯...
Adobe是大廠,別家出新繪圖軟體,Adobe地位不保。
Wacom是大廠,蘋果出Pencil,連國產都出繪圖板,Wacom絕對還是龍頭。

Wacom的13吋Cintiq絕對會滯銷,你沒看到官網已經在促銷滅火了嗎...
  • 2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