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集達人 wrote:
這些話應該是中國人在...(恕刪)
鴻海不是台資企業嗎??????就算他在非洲生產就不叫台資企業???
bedavinci wrote:
不用去爬了.. 那些我爬過.
大部份都是猜測 (雖然我知道 NCC 很爛. 很閒. 也不快一點台灣的網路弄好一點)
但是整個內容都沒有證據...說是NCC拖到.
(一樣.都是猜測..因為最主要還是希望不要NCC就沒事)
也沒有人知道到底是何時送 NCC (因為沒有公開的資料,只可以確定是在Ipad發表後)
monto.geo wrote:
拿現有的事實加上邏輯思考理性分析,跟純亂猜測很不一樣喔,再說明一次:
NCC要求審核通過一定要照片曝光(事實),造成無法提早送件(分析)。美國送FCC要三個月(事實),但他們可以提早3個月前送審(分析),因為FCC會保密(事實),NCC法規則是需要公佈(事實)。
NCC要求要打上通過審核後的號碼(事實),其他國家是只需打上廠商跟型號碼(事實),所以可以提早知道號碼交給工廠製作(分析),台灣版要等通過審核才能讓工廠開始另開一個產線來製造(分析)。大家想想從排產線列印組裝測試出貨運送海關鋪貨等等,不用6星期嗎(分析)?
蘋果跟台灣沒有仇(猜測),都只有商業考量(分析),台灣消費力應該大過第三四梯某些小國家(分析),蘋果沒必要把台灣擺後面(分析),有錢賺幹嘛不賺。理性思考得到結論就是,問題不是蘋果造成的(分析),是NCC的規定跟世界太脫節且不切實際造成delay(分析)。
這樣解釋夠清楚,分析夠合理嗎?覺得哪裡不對歡迎提出理性的一起討論,為反對而反對的就免了
blair01 wrote:
以下是我的記憶,
可能是之前的樓太高你漏看了也不一定
NCC的型式認證規定需要立即公布照片,而這跟Apple的機密保護政策是相違背的,美國和歐盟的相關認證機構也的確有配合產業的機密保護需求故有照片公布緩衝期的規定。由於NCC的規定使得Apple在台灣無法先行送驗,當然,Apple為何在3月底才送審,那就是我們不知道的故事了。
而NCC另有規定須將型式認證號打上背板(有iphone/ipad的人,請翻到背面看就知道了。)
所以程序變成:送審(因機密問題所以上市後才能送)→鴻海開始將台灣的貨排入排程(背板需另外加工)→開始生產→出貨
從iPad2的經驗就可以知道,從送審到台灣上市是一個半月
而台灣的量真的不多,所以有人說過台灣的量是不足量出貨,也就是剩的才給台灣
至於阿里不達小國為什麼可以比台灣先出?
如果NCC至少可以廢除須將型式認證號打上背板這個規定,
台灣應該就可以跟這些小國一起出了吧(因為不必為台灣這個不足量出貨的地方另外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