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perlee wrote:
我們的人均真的準嗎?...(恕刪)
如果是有加入一些不確定資料的預估(譬如尚未結束的2011年), 當然不一定準,
但是藉由年度確切資料(譬如已結束的2009,2010年)所計算出來的結果, 那就一定很準.
行政院主計處的網站都有這類的統計資料, 如果你覺得擁有台灣完整經濟數據的主計處都算的不夠準, 那你可以找到算的更準的單位?
chl2528 wrote:
如果你真的有去了解泰...(恕刪)
了解泰國又如何呢? 你該不會以為泰國每個城市都跟曼谷一樣繁華吧?
泰國跟台灣的國民所得的差距可以大到這種地步, 即使他們人口有6000萬人,
短期內要超過台灣也是不可能的, 長期我就不敢說了...
另外, 就網路上的資訊來看. 泰國的產業結構, 離已開發國家還有一大段距離...
最明顯的例子, 已開發or先進國家, 會輸出那麼多廉價勞工(泰勞)去一個比他落後的國家(台灣)?
sympholin wrote:
什麼鬼話?
人均所得是我們的五分之一,居然『反而比台灣好很多』?
是泰王還是四面佛這麼厲害?
要是賺錢的都是特定產業,人均數字是反應不出來的
台灣的經濟數字不也是這樣?
還有台灣人其實也沒有頭路,很多人只好去大陸去國外...
不是建築工人或幫傭,但意義上是一樣的
至於泰國是否進步,我小時候在泰國長大,光今年又在曼谷待了好幾個月,我來說說看我的意見
以貧富差距,還有政府該做而沒做的公共建設(比如人行道!)來說,絕對是比台灣差
很多生活上的雜事沒有台灣方便 = 政府無力顧及,丟給小民自己看著辦
但是真的去了,接觸到一些東西
很多人又會覺得耶,這地方出乎意料的給力...為何會這樣呢
我想理解泰國的關鍵在於,要理解它是階級非常分明的社會
沒有印度那麼強烈,但是社會觀念上清楚分出了不同階層
很多遊客去曼谷玩,接觸的是有錢人的世界
我親耳聽不是很窮的泰國朋友說過,他不好意思去Paragon逛街
但他來台灣玩就沒有這種顧慮
泰國有錢人的世界當然會比台灣一般民眾的世界華美...
還有,台灣有錢階層的人,心態和投資方式都比較孤芳自賞
有野心也不會拿錢說,我要在國內蓋世界級的百貨,醫院或飯店(招搖也是個人範圍招搖而已)
而且觀光不是台灣的主要收入,大家不覺得需要著力
所以台灣這些東西跟東南亞比就是會有落差
而當遊客接觸到泰國真正的市井小民生活
又會用自己的心態想像:人家怎麼那麼知足...
每個人安於自己的位置,就是階級的力量
先不說對錯,但是泰國紅衫軍事件有很大一部分
便是比較低階層的人民不願意再安於階級賦予自己的位置
想要跟台灣一樣,誰都可以無限上綱的自由
回頭來說3C產品,泰國人口就硬是比較多,市場大
而且泰國人有一個習性
跟我們比,他們願意用收入的更高比例,集氣去買一個很昂貴的東西
這主要會反應在買車上,但是去曼谷街上逛逛
也會看到很多刻板印象中"買不起"的人(收入絕對不過萬吧)
都紛紛拿著iphone在街上晃,這是一個重點
第二個重點是,受到比較低的收入牽制+競爭更激烈
很多手機在泰國從上市就比台灣便宜,也更早降價促銷
低價機種台灣不出,泰國都會出
Nokia更換系統字體設計,第一波可以沒有中文,但是有泰文
在泰國的低價位一直施力,拼了命要打退大陸的山寨手機
電信公司的生意也都是以預付卡為主,消費方式比台灣厚道很多
記得iPad去年泰國上市前,MBK水貨已經降到跟公司貨幾乎同價了
台灣的水貨商會願意這樣嗎?應該會怕不夠自私天誅地滅,所以繼續多賺吧
台灣人對這種事情的態度一直是
"我恨你,但我實在太想要,所以我會自己找管道去買"
台灣人都這麼自動自發去國外買,國內市場又有限,那誰會想要給台灣優先?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