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ck.pc wrote:
Apple 只回應會研究,並沒有正式回應。
若成定案,請問 Apple Store (非 App Store 喔)也被要求一樣的規定!
你們覺得 Apple 會同意 Apple Store 上買的東西,也都可以 7 日內無條件退貨嗎?
這個範例一旦成立,所有相關的網路賣場沒有一個逃得掉。
說不定 Apple 也在等著看 Google 後續如何處理,跟著做。
只是他沒馬上拒絕,只說會研究。
最差的情況, Apple Store, App Store 都退出台灣市場。(Apple Store 至少還有實體通路)
所以 Apple 的使用者也可能受害。
Apple store目前就是這樣了
七天內不需要任何理由可以退貨...
爸爸買不起 wrote:
Apple st...(恕刪)
不好意思,請看過apple store再來說,別再幫apple亂說了~~
就軟體來說,也是無法退貨的....
退貨原則
--------------------------------------------------
所有退貨必需符合 Apple Online Store 條款及細則,符合退貨條件的Mac及iPod產品,請在收到貨品後 14 個日曆日內遞交退貨申請。
無法退貨的項目包含:
開封過之記憶體
開封過之軟體
電子軟體下載
客製化產品,例如已雕刻的 iPods 及 iPads
軟體更新程式產品(軟體升級)
Apple禮品包裝(包括禮品盒加絲帶和賀卡)
蘋果開發人員聯盟產品(Apple Developer Connection)包括會員及技術支援
加菲爾 wrote:
你G社想法,過程就是...(恕刪)
我並不是很認同"以戰逼和"這種想法,
如果你說爸爸買不起大大是G社的想法,
我是不是也可以說"以戰逼和"是陰謀論的想法?
相信我們都大量使用Google的服務,
而且大多數是不用錢的~
既然是不用錢的,廠商本來就沒有義務要永久免費提供,
也沒有義務要無限期的提供~
就算Google今天"無預警"的中止所有服務,
你又能拿Google有什麼辦法?
告他?如果是免費提供,就不是消費行為,如何告?
所以我們本來就要有Google的服務隨時可能中止的"心理準備",
如果要求雲端資料100%安全,那就不要把東西放在雲端...
目前沒有一家雲端公司可以為了免費的服務,
賠償你資料毀損的損失...付費都不一定會賠了...何況是免費...
所以有任何疑慮,請不要用任何的免費雲端服務...沒有任何人強迫你使用...
如果Google做的那麼爛,市場機制會強迫Google退場。
(像這次的事件,很多Google在台灣的客戶應該會審慎評估Google的誠信問題)
如果Google損害全球大多數使用的權益,甚至會有人提出集體訴訟。
像爸爸買不起大大提出的一點我很認同,依商業的角度來說"消費者權益"就是成本...
要從事商業活動,本來就是公司利益高於"消費者權益"。
又不是在做慈善事業...
何況Google是一家在"所有考量都以國家利益為前提"的國家成立的。
商人本來就具有這種特質,所以中國歷代以來對於商人的評價都不會太高...
只是現在是工商社會,只能接受這個事實...
那為什麼公司要做"消費者權益"?
一部分是法律強制提供,一部分是公司考量,
如果我提供的"消費者權益"(成本),能產生大過於成本的收益,(營收、口碑、品牌信賴度等)
那公司當然會提供阿~
公司就是一個不斷把投入的現金,變成更多現金產出的機構。
所以"消費者權益"對公司來說是籌碼,與"消費者"交換利益的籌碼,
至於公司的利益要放多高?是否是您說的"無限高"?還是無限低?
這就是考驗商人的智慧了~
至少依我的角度來看,這個事件Google只是做出對他自己有利的決定而已,
要說Google罔顧消費者權益,我覺得倒是沒有這麼嚴重,
畢竟目前全球市場都通用於Google所訂下的規則,
如果罔顧了"大多數"消費者的權益,那Google不可能成為今天這麼大的一間公司。
再說這件事不是Google"主動"這麼做的,
今天如果台北市政府沒有發文要求,
Google也不會"主動"下架所有付費商品。
畢竟Google做的是"全球市場",
他要確保的是提供全球的"消費者"公平的"消費者權益"。
站在台灣的角度,可能他今天是有損害到台灣消費者的權益,
但是站在全球市場的角度,Google這麼做保住了全球市場的統一架構,
所以棄車保帥下,就是現在我們所看到的這樣...
那是不是政府部門就拿企業沒有辦法?
依目前來看,這種趨勢會越來越明顯...
<當企業購併國家:全球資本主義與民主之死>
這本書有完整的論述,消費者未來要保護自己,就像我說的,
消費者要聯合抵制,因為消費者才是企業最終的獲利來源,
就像象棋暗棋裡的小兵可以克掉將軍一樣,一切都是環環相扣的~
hack.pc wrote:
Apple 只回應會...(恕刪)
恩...照目前看來,如果台北市政府強硬執法,的確AppleStore應該也會適用,
當然這要看台北市政府是否能維持現在這樣的執法力道...
依台北市政府過去的執法經驗...那絕對是虎...恩...你應該知道我想說的...
我覺得現在台北市政府、Google與Apple都在靜觀其變~
Google走出第一步棋,顯然下的不夠好...
Apple下的第一步虛棋顯然高明許多~
就看三方面後續的動作了~
當然我也不希望AppStore與AppleStore退出台灣...
Google退出台灣到還有破解的空間,翻個牆就好了...
但是如果Apple退出台灣,依Apple的區域政策定的這麼嚴格,
以後要消費可不是像Google那樣翻個牆就好...
以後如果只剩下"實體通路"可以購買Apple產品,
加上台灣的經銷商就那麼幾家...如果聯合哄抬售價,苦的還是台灣的消費者...
如果真的發生這種事...我也只好捨棄Apple的產品了...
畢竟Apple的東西對我來說算單價比較高的,
如果售價再提高,我會選擇放棄Apple...
不過如果AppleStore沒有退出台灣,並提供"七日鑑賞期"
我想販賣的東西就只會剩下沒有爭議的產品...
不然大家就有"福"了...
買的軟體拆封後,不合用~退~反正燒下來了...
刻字的iPad不好看~退~退了就算了,還可以刻到滿意為止~換個帳號買就好...
如果要面臨被這樣惡搞的風險,我想Apple應該不會想要玩下去...
原本還對iTunes的線上音樂在台上架有一絲絲的期待,
這樣搞下去,我擔心Apple可能就會像大大說的直接退場...
爸爸買不起 wrote:
如果你有持續追蹤新聞的話,應該知道北市府給GOOGLE的最後期限是星期一,如果沒回覆就要開罰
到了星期一跟美方通過電話,GOOGLE總公司還是無法配合,結果,被罰了100萬,還說要連續開罰!
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 當然要將產品下架,以免受罰,
結果,被抹黑成「綁架消費者」,如果是我,我會覺得很無辜,如果不下架,每天罰100萬,有誰受得了?
最後期限之前有幾星期時間,Google有沒有作任何溝通.協調?
或是高層誤判台灣政府的處理態度,以致最後期限只能強硬面對?
Apple只是承諾改善並未真正施行,既不用產品下架也無罰款.
這就是我說的:
Google是作了努力無效才將軟體下架?
或是未作任何協商.申訴就逕自將軟體下架?
二者給消費者(或談判對手)的觀感差異.
就算最後也可能要面臨產品下架的狀況,但Google真的可以作得更漂亮.
我猜想這次Google台灣高層是誤判形勢,否則大公司一定有最好的談判專家,至少不會把局面搞僵.
中國規定所有PC都要保固二年,記得年初也對iPad作出通知,要Apple改善.而Apple美國高層到中國
協調後,目前依舊是保固一年,繼續賣...
muicing wrote:
中國規定所有PC都要保固二年,記得年初也對iPad作出通知,要Apple改善.而Apple美國高層到中國
協調後,目前依舊是保固一年,繼續賣...
說到一個很有趣的點~
對於中國來說,他們是"人治",所以凡事只要與高官喬一下就好了~
所以我想Apple在台灣應該也是這種處理心態~
先答應,風頭過了再說~
管他未來有沒有違法,雙方檯面下運作即可~
現階段也沒有人知道Apple所謂的改善,
是七日有條件的退貨,還是七日無條件"一鍵退貨"?
但是Apple給消費者的觀感就比Google好太多了~
反觀Google,論對於"法律"的尊重,Google比Apple有誠意多了,
反正違法就先下架,等完全"合法"後在上架,
如果公司無法配合台灣法律,Google就退出台灣市場~
既然不能配合台灣的法律,違法就是違法,還要協商什麼?溝通什麼?
看怎樣逼台北市政府就範?
還是看要如何跟官員阿蝦子?
還是要想怎樣鑽法律漏洞嗎?
正確的做法本來就是把軟體先下架,再來協商溝通,
看是要更改法律,還是要給Google特權或是Google願意讓步~
等一切都有"共識"與"結論"後,在來做上架的動作~
如果不先下架,先作協商溝通,那不就是不尊重法律了嗎?
為什麼同樣在違法的情況下,Apple就有特權可以在改善期內販售App?
為什麼要給Apple這一個禮拜的特權?(到7/8日,特權不分時間長短,就是特權)
但是反過來說,Google給消費者的觀感一定不好,再加上台北市政府的"說法",
Google就變成了不重視消費者權益的一家濫企業...甚至拿全台灣的消費者來與法律抗衡...
所以經過這次事件,我了解到...我們的國家制度美其名說是"法治",
但是"人治"的影響甚至大過於"法治"...
雖然我喜歡Apple的產品,但是Apple其實在這次的事件裡,
給我的感覺,應該就是把台灣視為與中國一樣的人治國家...
Google這次的這樣的處理方式,當然不是盡善盡美,
但是至少Google表現出他們自己對於"全球一致"的堅持,
而不是遷就區域化的差異,不然Google不會退出中國市場。
以及願意遵守台灣的法律,下架違法的商品。
不過這樣的做法,在台灣廣受"消費者"的批評,
間接影響到台灣消費者,質疑Google雲端資料的安全性,
我想這是Google高層始料未及的吧...
(當然也凸顯出台灣科高公司與Google美國的高層溝通有非常大的問題...)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