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iPad pro+iPadOS能夠成為一台筆電嗎?答案是:不行。

featheringer wrote:
原來Lightroo...(恕刪)

前期部分裝置還是依靠手機本身處理協定,尤其是IOS有更多怪限制被強制要需求某些規範!
後期外接擴大機重點都是數位傳輸,所以android直接使用電腦板的USB 擴大器就可以了(可大可小),且還有type c版本
因此比較沒有品質問題,有問題的都在你買的USB 擴大機水準到哪裡!

Lightroom好像晚ios一年的樣子,但還是一樣要錢@@
dx9901mk5 wrote:
前期部分裝置還是依靠...(恕刪)

Android在OTG接DAC這方面確實也真的很不穩,像我前面說的Note 10.1 2014在當時接的是Fiio E18,雖然不是什麼高階好料但在那時是市面上唯一標榜為Android裝置設計的,買來確實也可以用,但是後來從4.4升級到5.0以後就抓不到了…我後續有再換過幾台DAC,也是有些抓不到有些抓到不能用,如我現在使用的DAC就是它有抓到但沒聲音,解決方法未知…不過我後來平板換成Z500KL以及華為M5就都沒事,朋友&自己換過各廠各型號眾多手機也都正常運作…阿災,或許就是那一版的韌體問題吧
還有,轉接頭對聲音真的是有差的…我以前也是打死不信數位傳輸線材or接頭差異的人,倚天屠龍記換一條線傳過去怎麼可能變成射鵰英雄傳?不都是0101?但實際上就是我當時只用E18,只插車上AUX進原廠主機推改裝入門喇叭,等級低到自己現在想都想笑的硬體…結果只為了省一個體積龐大的讀卡機兼OTG轉接頭,換成TLab雙頭MicroUSB線,聲音還真的不一樣…
現在車上音響器材其實也沒多好啦,只是比起以前完善許多,轉接頭我從一個30塊買到一個500塊,都不一樣的聲音…iPad用這個起碼有一個基準,原廠就對了,不用再去想什麼奇奇怪怪的不知名廠手工線還是音響大廠出的天價線(而且頭還是不對還是要轉接),同好之間交流也可以省去轉接頭不同的差異與麻煩
嗯,我用平板的方式真的頗奇葩
喔對了還有一點,不過這算我自己功課沒做好吧,就是Wifi版的iPad居然沒有GPS,現在2019年連中國白牌寨板都標配的東西(以前沒有)我大蘋果居然還要買4G版才有…我買之前是有想到,我在Android上有買導航王,那我換iPad不就還要再買一次?想想現在都用手機看導航所以應該不用再買…結果東西到手才知道,iPad雖然可以從分享網路的手機取得GPS資訊,但是反應速度慢到根本不能拿來導航…很好,這筆省起來了
featheringer wrote:
Android在OT...(恕刪)

type c有統一規範,所以只要別買太低階或冷門的手機,相關設備幾乎是通用的

你遇到的問題是很早期microusb的時代,那時還很多規格要自己加,現在都統一了

所以你買的兩款android平板,雖然都是中階,但受惠於統一的USB type c規範,大多都通用
dx9901mk5 wrote:
type c有統一規...(恕刪)

了解,不過TypeC的統一規範,對於iPad Pro好像還是起不了太多作用?我這台10.5入手一個多月,當時也有考慮直衝新的11,這樣我可以省下不少線材的錢…但是上網爬過文,iPad的TypeC不是我想像中的那個TypeC…現在上iPad OS有改善嗎?
featheringer wrote:
了解,不過TypeC...(恕刪)

至少全殘變成半殘,現在比較不殘

ipad有在進步,突然間想到我忘了測試iPad pro 11的type c吃不吃一般的type c mini擴大機,晚點來測試看看
iOS跟Android在支援USB Audio最大的差異是Android預設會做SRC導致輸出會被改成單一規格,通常是16/48,要做到Bit Perfect需要用UAPP之類的軟體透過自己的Driver跳過這個限制,iOS則不用,要輸出Bit Perfect很簡單,也比較不挑撥放軟體,所以很多發燒友都用舊的iOS設備接USB DAC,接法簡單音質又好。

至於iPad上的專用軟體,我自己常用的Adobe Lightroom for iPad、Affinity Photo、Canon DPP Express、Roon Remote等等都是iPad版比iPhone版、Android版都好用的例子,不過這不代表我就不會開電腦了,光是批次大量轉RAW或剪接編輯NAS裡的影片等等用電腦還是方便太多,樂見iPad開始有專用的OS,那個檔案APP也的確需要改進,不過這跟取代電腦是兩回事。
featheringer wrote:
了解,不過TypeC...(恕刪)

測試完畢,可以透過USB係例外接USB DAC,正常使用,音質跟接其他裝置一樣(因為都是數位的)

我是用NextDrive的Spectra X DAC隨身DAC type c版。

目前是Spotify最高品質的音質相當,但若要撥放自己抓的Hi-res的flac呵襪話,目前Android撥放器大多沒問題Ipad我是暫時用vlc可以正常撥放,其他專門要找找,不過也會卡一個問題,ipad傳檔不透過itune傳進來,就會造成無法讀取的狀態,野六外放置到專屬app資料夾才能用那個app撥放,例如我說的VLC。

但目前透過USb DAC是都正常的。
XerXes wrote:
iOS跟Android...(恕刪)

這些專屬軟體確實比Android多,這點是ipad贏,但問題也是大多還是會回頭依靠電腦端。

可惜的是一般消費者這類軟體也不太常碰到,這是比較專業的領域。
dx9901mk5 wrote:
簡單一句,就是互抄,誰都沒有比較好。

講這麼多,全部都是在偏頗的立場,很可惜這完全是錯的!沒人在講你說的啥圖形介面是誰的,連蘋果都不敢說目前Mac OS裡面每一個都是自己的,圖形介面早已已經不是現在互相對比較競的重點,還活在20年前?

Linux系統也是另外發展起來,而且還是大家共同開發開源的產物,你敢說這些都源自蘋果?我倒是真的敢說很多東西都反過來被蘋果拿去給自己的Unix架構後去回頭開發整合!

你先出現的東西不代表使用就適當,別的開發者可能會更能發揮原本創意的展延,這點不但不只微軟還是Android,連蘋果也是一模一樣!


不可否認,蘋果曾經有很多創新,但創新卻不只是來自蘋果,因此蘋果也納入不少別人的概念,有些專利還因而去買他!
在商場上這是很平常的事情!

還有抄就是抄,很多東西是大家都在發想的東西,蘋果沒那麼偉大,講的好像所有偉大的東西都是他的一樣!

一堆東西都是互抄,你絕對講不出誰先誰後,因為後續蘋果納入別人概念的一樣更多,融入概念這類東西的工作和發展去發揚光大才是真的。

當初光是拉入真正多工,拉入小工具,拉入相機全景,這些在發表的時候講的好像自己才是第一個發明的感覺,才讓人覺得丟臉!
甚至18:9螢幕的發表,Iphone X,一堆人以為蘋果領先潮流,殊不知也是在抄三星!

賈伯斯確實是鬼才,但這類領域發展到後期都已經開始技術重疊了,在早逝之前一樣還是遇到好幾次衝突和瓶頸,雖然蘋果官還確實很有宗教般的吸引力,確實好幾次引領潮流,這點不可否認,但請不要無條件把黑說成白的,無限上綱!

可以舉的例子超級多,但這些東西早在發展成熟的這個世代中,到處都有影子,且絕對你可以找到一堆都不是來自蘋果!

過度崇拜,只會盲目!

PS:別忘了MacOS當年也有走回頭路的時候,那段時間只顧新功能,系統穩定卻大打折扣到處當機,後來幾個大阪才終於醒悟,宣布要更加注重系統穩定度!蘋果一樣是會犯錯的,只是大多數蘋果使用者是沒得選擇,只能將就,和變得很佛!~~甚麼都不在意~
這種各打五十大板 兩邊都一樣的說法其實才是偏頗
不知道蘋果原創的時間點先後 才會以為互抄程度一樣

我說的是在圖形化介面與iOS互相通用的部分 太多被安卓抄去了
反而在安卓原創被蘋果抄的部分少之又少

然後蘋果可能用了安卓絕少部分的創新 就可以讓你氣成這樣
想想谷歌放棄抄黑莓 改抄整個iPhone與iOS的電容式手機操作
谷歌照抄蘋果卻可以獲得你的原諒?

當初蘋果還是用股票換全錄授權使用 微軟跟谷歌呢?

也不用拿三星出來墊背
18:9螢幕蘋果買來的 是有代價的 付出金錢成本購得
也沒說自己第一個實裝
到你變成抄三星?
這樣大概也能說蘋果用OLED也是抄三星的?

-----------------------

看太多蘋果原創的東西 散布在各種層面了
只是你不知道那是蘋果原創 更糟的是還以為是別人原創的 倒頭來打蘋果

不是「過度崇拜,只會盲目!」
只是擇善固執而已
而這擇善固執 只是看多了與在圖形化介面認同蘋果很多創新與防範 才知與其他有所不同
                              彈幕濃!
skiiks wrote:
這種各打五十大板 兩...(恕刪)

想了這麼久終於回文啦?

你純粹就是站在蘋果那邊,不是啥擇善那麽好聽!中立點很難嗎?
黑莓都改為android了,但誰抄誰就你在意,google有他的問題,但不像你只要蘋果出廠就沒問題,各何況有不少歷史案件底下其實有不少的交互授權!
而且抄來抄去是你起頭,我只是堵回去,你也知道那螢幕不算抄襲?那請公平點講其他案例!


誰抄誰大家造就各有定數,也早是業界都互相知道的事,但卻根本不是重點!更何況這些沒有專利,良性競爭確實有不錯的結果!


我說了,我會就此打住,也辛苦你了,這麼久才想到怎麼回文!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