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的重點在同步跟整理資料庫.....
也許 itune 並不完美這我也瞭解,如果不拿來同步的話要整理音樂資料庫根本也有很多其他東西可以選擇
但是以一個容量已經到 64G 的東西,我真的想不到目前還有什麼東西比這個更快,我自己是使用 windows 7 加 wm的手機(那些 apple hater放過我吧,我可沒有用 apple的產品,我只是說句我的想法,我也沒有把apple神化),iphone我只有用過一二代的半年時間,如果聽音樂跟娛樂我真的還是會選 iphone,可惜收訊跟一些功能讓我不得不選WM手機
平常我用 wm 手機也是不得不用 SD卡,然後用讀卡機先刪掉原本內容再複製新的音樂進去,我敢說這是最蠢的事....(有時候有些東西想保留的話),如果有時候只是純粹的想隨機挑選一些同類型的音樂..根本太困難...
用手機執行這樣的動作慢到想死,更不用說那幾個跛腳的同步程式,sony mp3 那個也是差 itune 太多
至於yuxian大您分散資料庫在不同硬碟,我反而覺得更適合用 itune之類的
我的書籍也是多到差不多像您一樣的數量,必須用好幾顆 500G以上的硬碟分開存,有時候我真的很希望有類似整理音樂一樣的程式,也許您記性跟邏輯比我好很多,但是用資料夾來整理音樂或書籍真的讓我很困擾,常常要找某一類的資料卻找不齊全,老實說常常連放在哪顆硬碟都讓我快搞不清楚...>_<
我還真希望書籍整理也有個 itune....-_-
chiachanghsu wrote:
至於yuxian大您分散資料庫在不同硬碟,我反而覺得更適合用 itune之類的
我的書籍也是多到差不多像您一樣的數量,必須用好幾顆 500G以上的硬碟分開存,有時候我真的很希望有類似整理音樂一樣的程式,也許您記性跟邏輯比我好很多,但是用資料夾來整理音樂或書籍真的讓我很困擾,常常要找某一類的資料卻找不齊全,老實說常常連放在哪顆硬碟都讓我快搞不清楚...>_<
我整理資料很有一套系統
頭腦是最好的資料庫..所以不怕找不到要的資料
我是好幾顆"外接式"硬碟
所以iTUNE的能力是當我要找每一筆資料,
他就可以知道我的資料在哪顆外接式硬碟 ?
或者是當我外接式硬碟接上去後,
他就自動把這顆硬碟的資料庫全部一次show給我看 ?
並且有效分類完畢
iTUNE是這樣子的統整能力嗎 ? ^^"
chiachanghsu wrote:
但是以一個容量已經到 64G 的東西,我真的想不到目前還有什麼東西比這個更快
我是有點好奇
這64GB是純粹Flash ram
還是有控管存取以免容易損壞的SSD
如果是SSD
那是MLC還是SLC ?
已搬至 Yuxian BLOG,標題 + yuxian 就可以搜尋到。
yuxian wrote:
我整理資料很有一套系...(恕刪)
可參考舊文 :
[分享] iTunes 可以是資料夾的好朋友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479&t=103594&p=1#
iTunes 數位音樂管理中心 完全應用筆記

http://playpcesor.blogspot.com/2008/01/itunes.html
iTunes智慧型播放列表完全制霸!教學+秘笈分享

http://atlasweng.blogspot.com/2010/03/itunes.html
(本來想買BenQ的n60觸控電子書 但是看了開箱文之後就打消念頭)
在買電子書的時候
我也一直關注著ipad的消息
畢竟可以看漫畫 可以看書 可以玩遊戲 可以看影片等
實在是太棒了
完美的結合了電子書 mp4 遊樂器等
但是離台灣上市還要蠻久的 心裡想先買一個電子書來用看看
但是在我使用一個多月的d20之後
我又用信用卡在淘寶買了一台台電K6的電子書給老爸
因為那個d20電子書真的很棒 反應很快 翻頁不會黑入白出閃爍一下
(但是後來買的台電k6就會黑入白出閃爍一下 反正我老爸不計較)
從這個月的使用經驗來說 (我都拿來看書 雖然台電那個6寸應該可以拿來看漫畫)
以下是我這個月用過的配備 我簡單比較一下使用的經驗
漢王d20 重量100多克
台電 K6 重量300多克
htc hd2 重量不太確定 感覺跟d20差不多
台電C500 MP4 重量最重 但是應該不可能比ipad重 就以400g~500g估計好了
重點是用那個mp4看電子書
就會覺得手越來越重 看起書來就是不舒服
因為看電子書的時候坐姿一定千奇百怪 (根本就不是像坐在書桌前的姿勢)
所以只靠手腕的力量拿著是很正常的
ipad的看書介面再棒 但是這樣一個重量真的適合看書嗎我是蠻疑問的!!
而使用電子書之後我感覺電子書本身不發光也不反光
不發光不反光在看文字類的書的時候是真的非常棒
在我買E-ink電子書前 我常躺在客廳沙發上看書 都是用htc hd2看電子書
效果很好 就是反光的問題就有點討厭
而電子書反應慢跟翻頁會黑白一下的問題
反應慢我是覺得不會
而翻頁時會黑白一下的問題
至少我買的漢王d20沒有黑白一下的問題 ( 台電k6還是會 為什麼會有差異我不知道)
我看了蠻多的討論文都是在討論電玩影片漫畫等
我不太確定ipad看漫畫是不是也會感覺到機器的重量
所以不敢評論
至少我以自身的經驗認為
ipad的閱讀介面不管做得如何
但是在看純文字的書上面一定不如pda的輕巧
更不如E-ink電子書
如果是想買來看書的人 我覺得對ipad的重量要注意一下
而ipad的其他功能如上網看影片等等
感覺跟小筆電又有點重複
各位先進所作的動作跟我平常有時候用eeepc 701那台所做的動作好像也差不多
當然各位開機比我快多了 你們是一瞬間 我要20秒左右吧
用ipad上網應該比eeepc 方便 (因為可以觸控的關係)
但是小筆電可以多工 而且有個鍵盤打字其實也不是大敗
其實打了這麼多
是覺得ipad是不錯 但是想買來看文字書的朋友最好試用看看比較好(除非你手很夠力)
而且我一直感覺配備windows 7的平板電腦真的有這麼差嗎? 我超想買的
我一直在等有觸控功能但是不要有鍵盤功能的win7平板電腦(類似HP SLATE)這樣的東西
這樣子就可以送給老爸老媽讓他們玩玩明星三缺一等線上麻將撲克牌遊戲
因為他們不會用電腦 我想有觸控功能的應該比較有希望吸引他們
讓他們打發打發退休後的時間
而這些東西應該是只有windows上面才有提供這麼完善的功能 而不僅僅是個小遊戲而以
最後還是註明
以上這些資訊是提供給那些想拿ipad來看書的人所參考的
bluemoon9394 wrote:
[分享] iTunes 可以是資料夾的好朋友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479&t=103594&p=1#
iTunes 數位音樂管理中心 完全應用筆記
http://playpcesor.blogspot.com/2008/01/itunes.html
iTunes智慧型播放列表完全制霸!教學+秘笈分享
http://atlasweng.blogspot.com/2010/03/itunes.html
感謝您提供的文章
我看完了..呼~~
加深我不想用iTUNE的想法了
首先編輯ID3就是一件麻煩的事情...
扣掉這個, iTUNE也是沒辦法跟我的SONY隨身聽共用
他壓縮不了SONY隨身聽所要的格式. 也無法傳輸給SONY的隨身聽
因為我想聽的歌都是任選
最好隨身聽可以讀檔名不要去讀ID3亂碼
非不得已只有編輯要聽的歌曲ID3..其他的就不理會了
但看來iTUNE管理很吃重ID3
也就是說我還是得用SS (SONY傳輸軟體)來傳輸音樂
那這樣子我在iTUNE編輯在多也只能APPLE ONLY
可是我硬體也不僅有APPLE而已.
至於指向資料夾的快捷, 這在Windows7已經是內建的功能了
Windows7的最愛就是一個大型快捷, 可以任意加入快捷,看起來就像是最愛原本的資料庫一樣.
但是他是不會影響到原本資料夾的,
可是用起來又像是在使用最愛資料庫
可是通用性更佳, 整理起來更是方便通用
已搬至 Yuxian BLOG,標題 + yuxian 就可以搜尋到。
1.它真的有點重。之前提過加了原廠皮套後大約是820克,說真的,用單手拿久,真的會痠。所以我在想二代應該會跟IPHONE二代之後一樣改成壓克力背部?
2.LCD容易沾指紋。3GS的LCD有一層防污膜,我妹的3GS明顯比我的3G不容易沾指紋,很怪的是IPAD為什麼不比照3GS呢?不過這個缺點只限於休眠,因為LCD一亮後,根本看不到指紋就是了。
遊戲相關:
一般來說,IPAD軟體在APPS上面,會駐明FOR IPAD或是在軟體名稱上加上HD。
而抓過的IPHONE軟體,IPAD極大部份都可以使用。
不過IPHONE軟體放在IPAD上用,不知大家有沒有像素的這個觀念?就是一般點陣圖,你只要縮小使用都沒事,但要放大,畫質就會變粗。
所以IPHONE的遊戲在IPAD上玩,會明顯感覺到顆粒變粗,這就要看本來的軟體公司功力高不高明了。
像CAPCOM的快打四,就算在IPAD上玩,畫面還是可以接受。至於IPAD的專用遊戲,在IPAD上玩,畫面就非常棒了。有些比較佛心的公司,比如說柯拿米,之前特攻神諜有更新過一次,更新完後,特攻神諜單一個軟體,它在IPHONE上玩是IPHONE格式,在IPAD上玩也是會變成IPAD專用的高清模式。
而比較狠的公司,就會故意再出一次IPAD版,就看你要不要被賺了。
兩種畫面的差異度,說真的不小,舉個簡單的例子,真的一個是WII,一個是PS3。
另外,個人主觀的認為,有些遊戲適合在IPHONE上玩,有些則比較適合在IPAD上玩。
如TD類的守城遊戲,IPAD上玩真的是超級爽,以及槍卡類的遊戲,害我覺得特攻神諜變的超好玩的。
總之可以將IPAD放在桌上或腿上,用手指去移動及點螢幕的遊戲,真的很適合IPAD,我保證你在IPAD上玩一次你就不會想在IPHONE上玩了,所以我IPHONE上的守城類及一些這種用手指移動及點的遊戲,我都殺光了,只放IPAD裡。
那像一些動作類的,需要把IPAD或是IPHONE雙手拿來手上的,我則認為IPHONE比較適合。
比如快打四或是BIO4,都是IPHONE玩起來比較順手,IPAD太重。
而賽車遊戲就很難取捨,因為IPAD真的有點重,手會痠,但是畫面比IPHONE爽太多。
yuxian wrote:
感謝您提供的文章...(恕刪)
感覺會出現~~~把CD丟進去就好了~或者是謎版之類的回應出現~
我來補充一個itunes的不便好了~也可能是有這功能但是我笨沒發現~~所以有錯請指正~
就是分類不敷使用~
以再下蒐集的專輯類型~~爵士類~好~itunes沒辦法做到這分類~
JAZZ=vocal=men
women
compilations
=instrunent
雖然可以自定類型(JAZZ=vocal=men直接編成一個類型)~但是每次從類型選取~~就會看到一大堆分類~不是很方便~~
可能我是從以前資料夾管理的方式去看~所以他的方式就讓我很難適應~沒法讓我把類別弄成一個樹狀圖去逐層展開~
更別說全套的專輯~我也只好把專輯名稱全部訂一個新分類~不然丟到古典樂分類~光找就找到吐血了~
想想打開一個分類卻看到四十張專輯~要一張張翻~翻完我可能就想關機了~更別提在windows下執行itunes的原罪~~~~lag
所以除非同步~我寧願用其他程式~~
就順便請教一下這邊的大大們~有啥輕鬆的方式讓我使用itunes呢?
averyhsu wrote:
感覺會出現~~~把C...(恕刪)
我可以理解你所說的
在我使用iTunes之前,我也是乖乖的使用樹狀式排列整理所有的專輯歌曲
看起來整齊,又有規律,分門別類的非常清楚
但是久而久之我碰上一些難以解決的麻煩
在分類急需求越多時,需要的檔案夾層級就越來越多
曾經有調查顯示,當一個檔案管理超過三層,使用者就會開始感到厭煩與不便
我那時就漸漸遇上這種情況
另外一種情況就是碰上難以分類的曲目
例如一個男性流行專輯
它裡所當然會放在 流行->vocal->male->歌手->專輯名稱
但是好巧不巧,其中有一首是與女性歌手合唱
那我是應該要抓出來,另外放在 vocal->合唱的檔案夾底下,還是放在原處不動,還是拷貝兩個檔案兩邊都放
這個就成了一個煩惱
再來就是個人聽音樂的分類,常常會隨性更換
例如我今天想聽 搖滾+重金屬的「男性」歌手
除非另外從這兩個檔案夾抓出來,不然很難以層級式的方式播放
我還很重視「語言」的分類
自從用的iTunes,轉而了解ID3的原理之後,才解決了我的需要
在一首歌中,我出了該專輯的應有基本資料外,還會在Grouping的部份標註語言
Genre的歌曲類型除外,Sorting的部份還可以標註歌手性別、音樂類型(vocal or instrument)等等的資訊標註
當然,以上都有用批次更改,不然一個個改一定改到死
最後在編歌單時,就可以仰賴智慧型播放清單來整合我想要的
例如
所有日文歌曲但不要動畫歌曲
所有義大利文女生vocal也包含男女合唱
日文與韓文的流行歌曲
所有樂器演奏的古典音樂,包含歌劇配樂
最新加入的10卷專輯
..........
不過這是我的使用方法
不同的工具,每個人的使用方法不盡相同,呈現出來的效果也不同
就依照個人的需求來使用
不合用就只好放棄,尋求更好的使用方法
不過話說回來, iTunes也容許你直接用你喜愛的方式管理音樂檔案
只要選擇不要複製輸入檔案至資料庫即可,如此使用這就可以依照喜愛的方式管理音樂檔案
不過要注意的是,若是檔案移動了位置,iTunes就會找不到該檔案
C'est La Vie! 法文「這就是人生啊!」
averyhsu wrote:
就順便請教一下這邊的大大們~有啥輕鬆的方式讓我使用itunes呢?
如果你想要多層細分類,有兩個方法可以做到:
1. 正統方法:活用播放列表(Playlist)
有圖有真相,一圖勝千言:

其實播放列表才是 iTunes 整理音樂的主要工具,而不是直接在資料庫裡面瀏覽。
播放列表有兩種,一種是手動方式建立,另一種則是利用「條件搜尋」,稱為「Smart Playlist」。
上圖中最下面有一個齒輪狀的就是智慧播放列表。
上圖是我依照你發文舉例建立的列表,
你可以像上圖一樣建立手動列表、再把音樂手動加入,
或是直接用條件搜尋列表日後讓他自動更新。
手動列表很容易理解,就直接把音樂拖進去就 OK。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如果直接拖檔案進去,那些檔案匯入時就會自動加入這個列表中,
就像你習慣的「把 MP3 檔案丟進分類目錄裡」完全相同的操作習慣,
1-1. 正統方法進階版:活用「Smart Playlist」
Smart Playlist 簡單來說就是一個「搜尋結果」的列表。
Smart Playlist 在建立的時候可以設定你要用哪些條件搜尋,
包括所有的 ID3 tag 欄位,以及播放次數、評分、上次播放時間、匯入時間等等。
一旦設定完成後,Smart Playlist 顯示所有符合這些條件的曲目,
而且會隨時自動刷新。
舉例來說,我上圖那個「Piano」列表,你就可以改成用條件搜尋列表:
條件 1. "分類" "是" "Jazz"
條件 2. "註解" "包含" "Piano"
之後當你匯入新的音樂時,只要把分類選 "Jazz",註解欄位加上 "Piano"
列表就會自動包含你新匯入的音樂。
這種作法的好處是可以自動做到多重分類,
一首爵士鋼琴專輯可能同時會有一兩首曲目是加入 Saxophone,
你在這些曲目的註解填入 "Piano, Saxophone",在兩個列表中都可以找到這首曲目。
當然你用手動的方式同樣可以做到,但是以操作的便利性來說,這種作法方便多了。
2. 資料庫直接瀏覽:使用次要 ID3 tag
一般來說當資料太多時不建議直接從資料庫瀏覽,
但如果硬要這樣做,可以利用次要 ID3 tag 來建立多層分類。
一首曲子可編輯的 ID3 tag 很多,有一些是比較不常用的,包括「Album Artist」「Grouping」等。
這兩個欄位在資料庫檢視中都可以獨立拉出一個分類欄位,
所以可以做到「分類」>「Grouping」>「Album Artist」這樣三層。
你可以用「Grouping」欄位填入 Vocal / Instrument,
「Album Artist」欄位填入 Male/Female/Piano/Saxophone,這樣就完成了。
Grouping / Album Artist 這兩個欄位也可以配合上述的條件搜尋列表一起使用。
設定方法就不贅述了。
averyhsu wrote:
感覺會出現~~~把CD丟進去就好了~或者是謎版之類的回應出現~
這樣說好了,ID3 tag 的麻煩有兩點:
1. 現有的 MP3 檔案沒有 ID3 tag
2. 現有的 MP3 檔案 ID3 tag 看到的都是亂碼
先講第二點,
現在有很多轉碼程式可用:http://briian.com/?p=5784
比較有爭議的是第一點。
ID3 tag 標準制定至今已經超過十年,
而「近年來」絕大多數的正版音樂,
都已經包含完整的 ID3 tag。
自己用 CD 轉錄,絕大多數的工具也內建有 CDDB 查詢功能。
除非是很冷門、自行出版的 CD,不然 CDDB 都會有資料。
完全沒有 ID3 tag 的 MP3,
除非是早年用比較古早的工具轉檔、或是超冷門 CD,
不然還真的很少見。
在此不評論謎版問題,
如果你是有太多無 ID3 MP3 看到就頭暈,請服用:
http://www.codeproject.com/KB/cs/iTunes_playlists.aspx
這個程式會自動依照你現有目錄結構,
建立 iTunes playlist。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