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iPad 2為何沒有視網膜(Retina)顯示器?答案是....


Elton523 wrote:
這位大大很相信官方說法耶...通常官方號稱對小弟來說都沒什麼說服力的,而且圖像能力提升9倍,是某一測試單一數據提升9倍吧,再者解析度提升4倍,一定代表圖像能力只要提升4倍以上就能有辦法處理了嗎?小弟深深懷疑...


解析度四倍對圖像的要求是低於四倍
因為解析度只是繪圖要求的"其中之一"而以
kevinlo315 wrote:
iPhone 4的視...(恕刪)


您換算的是 132ppi -> 326 ppi 嗎?

其實,iPhone 變成 Retina 顯示器只是把一個劃素變成四個, 所以應該是 2048x1536 才是等比平方的 "iPad Retina Display" 解析度。但是,他畢竟已經是 9.7吋的螢幕了,有 131 ppi 的成績。14吋的螢幕 1280x800 (筆電)的 ppi 也只有 107 ppi...

如果是LCD電視更慘... 1920x1080 @ 42 吋,只有 52 ppi....

所以關鍵並不是 iPad 需要做成 Retina Display, 而是觀賞距離.... (確實,看過 iphone 4 跟 ipod touch 4 當然會看到 iPad 一粒一粒的)

況且,現在 iPad II 的HDMI 輸出其實只有 720p 放大而已....

其實我覺得... iPad 2 的外型根本就是 iPod touch 4 的外型...

附上一個解析度/斜角尺寸換算PPI的網頁...

http://members.ping.de/~sven/dpi.html
....
您還是去Apple官方網站多惡補一下知識吧 ..
Lion跑的App Store叫做「Mac App Store」,不是iOS上的App Store ...
再者,你認為iPad 2接HDMI跑1080p表示的是你可以用支援HDMI輸入的螢幕當觸控介面,還是單純的把iPad 2上的畫面輸出到HDMI螢幕上而已?
唉 ...
你這種行為真的令人覺得噁心
只會嘲笑他人,認為自己比別人懂比別人厲害,說別人是教徒以示自己腦袋清楚沒被洗腦

其實說穿了,你只不過是把自己洗腦成一個臉皮厚的人罷了
別硬撐了,你還是快去多讀點資料吧
就連我這個不是教徒的人都可以婊你了 ... (( 嘆


所以你承認你自己沒寫過觸控裝置的軟體了吧?
要不要親自寫看看?
呵呵
geniesjan wrote:
所以iPad2接HDMI跑1080p會死的很慘囉?
不但解析度不成比例放大 而且還要跑同步耶(兩種解析度一起跑)
還有既然是教徒的話應該知道Lion要可以跑App Store了耶..
App Store的東西不是一碰到非1024x768就會讓工程師死的很慘嗎?
CFC in the SKY
根本沒有必要做成視網膜螢幕吧,這麼大的螢幕到底什麼狀況會需要靠的很近看...家裡的電腦螢幕也沒有人靠的很近看的吧
樓主要不要也寫一篇
iPad2為何沒有四核心處理器
iPad2為何沒有杜比音效
iPad2為何沒有3D
iPad2為何沒有微投影

很值得討論唷

kevinlo315 wrote:
回頭看看哪些媒體預測...(恕刪)


對啊~說好的七吋螢幕呢?
媒體揣測就跟鄉土劇一樣,大家罵,大家也愛看....

我自己也在懷疑 iPad 2 會不會跟 iphone 3 一樣,半年後推出 3GS...可是我什麼都不能說,不然我也在造謠

mtsui wrote:
當初MBA一代,只有一個USB port, 不也是一堆人理由一堆,認為MBA不需要兩個USB port。現在變兩個USB,那些解釋的說法呢?


我只能說,一個的時候有一個的用法,既然只有一個,你就是去適應它
那兩個呢?兩個就兩個唄,所以呢?幹嘛還要什麼解釋?
Ehrippura Seruziu
USB 明明是可以並連127個裝置,可是推出10年以來,好像大家都不怎麼習慣要去買 usb hub (而且大部分看到的低價位 HUB都倚賴電腦供電)....
不要再不負責任亂猜了, 就是現階段技術做不到嘛~~~
我已經po過好幾次了啦...昨天也才剛發表過...

撇開CPU/GPU/RAM夠不夠力, 傳輸介面速度夠不夠快, 以及app的支援性,
你這樣的螢幕要做一塊出來所耗費的成本實在太高, 根本就沒有效益~
另外小尺寸跟中大尺寸的考量完全不一樣, 不是只是放大而已:

--------------------------------------------------------------------------------
1. 平台複雜度與成本:
iPad/iPad2為a-Si TFT-LCD, iPhone 4為LTPS TFT-LCD,
TFT substrate光是光罩的數目就變成快兩倍,
懂半導體製程的人就知道多一道光罩造成成本提升的意義,

2. 平台良率&難度差異:
因LTPS的複雜度遠大於a-Si, 對元件電性的要求與敏感度更遠遠高於a-Si,
相較於頭好壯壯的a-Si TFT, LTPS要難做很多且良率也較低,

3. 超高解析度對良率影響:
因為解析度超高導致最小線寬/線距需大幅縮小, 甚至超過目前能力極限,
甚至可能會影響到元件物理的層面 (ppi若再提升一定會),
假如目前所有半導體廠最頂尖的量產製程是30奈米,
你現在硬用現有的機台能力衝25奈米大量量產, 良率怎樣可想而知了吧~
且不是只有TFT substrate的良率考量, 對color filter substrate良率也一樣,

4. size放大對良率影響:
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手機用面板保固可以容忍零亮點, 但電視卻可有3顆還要看位置?
因為面板size愈大則在相同大小玻璃基板上可做的片數愈少,
同樣defect density下則中標機率愈大,

昨天的算法是誇張了一點, 如果精確一點來算的話,
假設一樣用4.5代LTPS玻璃基板, 3.54"大概可以放120片, 9.7"大概只有40片,
假設平均defect density相同為一片玻璃有2顆defect,
則3.54"的yield loss是1.67%, 而9.7"卻是5% → 是3.54"的3倍,

另外LTPS先天有均勻性較差的問題, 造成電性甚至影響顯示效果的yield loss,
把size放大的話這個效應會更明顯許多, 因此9.7"的yield loss可能會是3.54"的5倍以上,
--------------------------------------------------------------------------------

綜合以上, 如果現在retina display的良率是80%(事實上個人聽到的是遠低於這個的數字),
直接放大成9.7", 就算把規格大幅放寬好了, 最後良率可能還是只有10%,

再加上不同平台對成本的影響,
iPad/iPad2的螢幕假設apple購入成本是10塊美金,
現階段買9.7" retina display恐怕100美金都買不到,
這樣造成的效應有兩個: 1. 售價極大幅度調升, 2. 供貨數量完全無法達到需求


聰明如你, 就算沒當到CEO也知道該怎麼做決定吧~

257287 wrote:
個人拙見iPad 2...(恕刪)


裸視3D 目前解析度又低 色彩又LOW 還不會這麼快就進入市場

不過這次沒提升解析度真是一大敗筆

考慮到APP相容性 不一定要RETINA 至少也要長寬各兩倍吧(四倍面積)

不然現在解析度真是有點不入流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