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覺得有啥不能討論的。
像小弟買 iPad 主要用來看 電子書,上網。
所以對 電子書 方面的要求就相對嚴苛。
上網會發生的掉圖,雖然遇到過,但發生次數倒是可以接受。(特定網站機率比較高)
相對會有買家很在意這個問題。
但這些都是 iPad 強調的優越部分,以及主推的應用方面,卻不符期望。
只要買家並沒有過分的要求 iPad 主推應用以外的不合理要求,相信都有批評,抱怨的權利。
沒啥好圍剿的,現實就是如此。
每個忍受度不一樣,或許有人達到不可忍受,直接脫手賣掉。
也有人因為沒有其他更佳的產品,繼續忍受那些不完美。
但也不少人希望抱怨一下,或給其他網友更進一步瞭解那些應用,可能不如預期完美。
不要只是憑空一味的想像。
感覺不少人對 iPad 的期望類似是因為買了一雙貴貴的跑步鞋,因此才開始跑步的。
只要能穿得進去,能跑得出去,就 ok 了。
而不是真的想跑步,去要求跑步鞋該有的基本功能。
喜悅,在這邊和大家分享他的不愉快,又何不可? 這個網站可是一個消費者導向的社群網站耶,樓主如此誠懇的態度,卻得到部分著實過分的回文,實在令人感嘆。
在這裡發表文章,又不是寫論文,既要引用數據來驗證,還得搜尋別人是否發表過?太誇張了吧! 發表正面的文章,卻就不用? 那請問如果不出示身分證明,我們怎知道發表爽文的是不是都是商家,想利用社群網站,從事商業行為?
以前PDA WM版,只要有人分享不好的使用經驗,大概就只有那麼一位瘋哥(比較明顯的代表性人物,不是要侮蔑他,只是暫時借用他的symbol,sorry! 其實他蠻可愛的),扮演思想警察的角色,但現在看到許多版面,似乎出現越來越多的"瘋哥們",這實在不應該是這個網站的希望看到的發展趨勢吧。
心胸開放點,有人覺得好用,有人覺得不好用,這樣大家彼此才能得到正確的訊息,這不是才是大家來這爬文的目的? 奉勸各位 "瘋哥們",把mobile01 還給大家吧。
David Yang wrote:
就像有人樂得把用ipad成功地完成一筆生意,願意和大家分享他的
喜悅,在這邊和大家分享他的不愉快,又何不可? 這個網站可是一個消費者導向的社群網站耶,樓主如此誠懇的態度,卻得到部分著實過分的回文,實在令人感嘆。
在這裡發表文章,又不是寫論文,既要引用數據來驗證,還得搜尋別人是否發表過?太誇張了吧! 發表正面的文章,卻就不用? 那請問如果不出示身分證明,我們怎知道發表爽文的是不是都是商家,想利用社群網站,從事商業行為?
以前PDA WM版,只要有人分享不好的使用經驗,大概就只有那麼一位瘋哥(比較明顯的代表性人物,不是要侮蔑他,只是暫時借用他的symbol,sorry! 其實他蠻可愛的),扮演思想警察的角色,但現在看到許多版面,似乎出現越來越多的"瘋哥們",這實在不應該是這個網站的希望看到的發展趨勢吧。
心胸開放點,有人覺得好用,有人覺得不好用,這樣大家彼此才能得到正確的訊息,這不是才是大家來這爬文的目的? 奉勸各位 "瘋哥們",把mobile01 還給大家吧。
這篇說的很好, 小弟在01潛水也有好幾年了
對於蘋果的產品也一向有高度的興趣
雖然說目前手上只有iphone 3G, ipod.
但是未來ipad, iphone 4以及MBP都是會入手的
只是看到樓主發的這篇文章, 突然有種感觸是這裡真的見不得人發表非正面的意見
樓主雖然是提出"不該買ipad的一個理由"
但是回文者卻好像看到"這篇不該出現在這裡的一千個理由"
內容不外乎是:
"樓主有iPad嗎?
用過了,再來抱怨也還來得及.."
不然就是
"你該不會是在夢中用過的吧?"
諸如此類的話語
難道在這裡的貼文僅有:
有使用過&只有持正面評價的才可發言?
一個消費性產品當然不可能盡如人意, 評價當然也有好有壞
而一個討論區可允許的應該是多元化的意見, 正反的評價 而不是只有單一的討論趨向.....
PS. 話說回來, 沒意外的話 18號應該就可以拿到請人從美國帶回來的ipad了..
Daski wrote:
"樓主有iPad嗎?
用過了,再來抱怨也還來得及.."
這是我說,這...也沒什麼不對吧??
有用過產品,再來說有什麼不好或不對,
至少,說的內容才能有依有據.,
用都沒用過,怎麼能說那一個產品真得好或壞?
道德經開頭有一句:
"道可道.,非常道."
你若了解這含意,就連用都沒用過,就在說
它不好.,是很不合理的事.,
我說這話,也沒有批評的意義...,就像很多人
誤會樓主的用意一樣,我只是想說,你有用過,
再來批評它的好壞,會比較真正切入事實的真像,
題外話:
另外,最近我在唸"the male brain"
這本書在說一些男性基本的心理及生理反應,
一般男生在男性賀爾蒙的摧化下,很容易生氣,
或者,對陌生人的言語產生敵意,所以,可以知道
樓主一定是男生啦,女生通常不會正面處理人際衝突,
只有男生會這樣,所以,各位,不要被自己的賀爾蒙給
控制住,而看不清別人到底用意為何?
Daski wrote:
難道在這裡的貼文僅有:
有使用過&只有持正面評價的才可發言?
這句話我在 01 也講過很多次了:
一個東西好不好用、喜不喜歡,見仁見智;但是你要批要鬥要抱怨,請先有邏輯。
今天如果發文者只是在抱怨說,掉圖會嚴重影響他瀏覽網頁的使用方式,沒有人會炮他。
但是今天發文者選擇的表達方式,明白表示「所有人都應該覺得掉圖問題很嚴重」,
這種強制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在他人身上的發言,本身就是爭議。
再來,由首篇可以明顯看出,發文者對於他所抱怨的對象完全不了解;
在這種狀況下,發表的評論有多少價值?
自己的發言文責當然自己扛,一篇公開發表的評論,自然也要受到他人公開的評論。
情緒性的貼文換來的就是情緒性的回文,
難道在這裡的回文僅有:
寫得好&大大你是神的評價才可回文?
內文搜尋

X